摘要:神仙打架,鹿死誰手(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編輯|楚琦
這幾天馬云老師很忙,忙著各種姿勢上熱搜。
有人質疑雙11數據造假,他辟謠:我向大家保證,在數據時代,在互聯網時代,每一分錢都極其準確。
對于雙11數據屢創新高,他表示:其實對阿里巴巴來講沒多大意義,更多的是一個技術測試。
雖然退休,馬老師果然還是那個馬老師,江湖上永遠不缺他的金句。
相比前兩個熱搜,蜜姐更關注另一個:阿里回歸香港上市。
據報道,11月13日晚間消息,有權威媒體獨家獲悉,阿里巴巴已于11月13日開啟國際路演,計劃集134億美元,擬11月26日掛牌。
由此,阿里將成為首個同時在香港和紐約兩地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
阿里與香港的那些事兒,蜜友們應該有所耳聞,那是一場短暫又糾結的戀愛。而這一次雙方復合,也是意料之中。畢竟去年,港交所就已經"為阿里"修改了規則。
相信這段時間,不少股票愛好者已經開始摩拳擦掌,準備打新。
根據中國證券網消息,知情人士表示阿里巴巴港交所上市的最終定價取決于11月20日當天阿里巴巴在紐交所收盤價的1/8,并不會給予市場折扣。
究竟玩法如何,官方沒有表態,所以也只是市場猜測。不過從公開的消息可以看到,這次阿里的募股重點對象應該是大型機構投資者,因為募集數量非常大。
作為普通小散的我們,靠打新阿里賺錢的幾率非常小。所以問題來了,如果打不了新,那后續股票值得買嗎?
這是個問題。
2014年,阿里赴美上市,將其IPO(首次公開招股)價格確定為每股68美元,首日報收于93.89美元,較發行價上漲38.07%,勢頭非常強勁。
彼時,電子商務經過了快速發展期,已經獲得市場認可。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到2016年,我國網絡購物用戶人數從2.42億人增長至4.67億人,增長近一倍。電子商務交易額從8.1萬億元增長至26.1萬億元,年均增長34%。
隨之而來的移動互聯網發展、智能手機普及,更是開啟了電商巨頭的"第二春"。
曾經一度,阿里在美市值幾次破5000億美元,成為當之無愧的互聯網巨頭。
但行情在2018年表現微妙,國際資本開始減持阿里。
公開信息顯示,阿里的第5大機構投資者淡馬錫2018年末披露,賣出162萬股。第7大機構投資者,匯豐控股也賣出38萬股。
此前,蜜姐的好基友杠桿游戲曾做過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末,有634家機構減持阿里,2017、2016年同期分別為476、414家。
大的背景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深入發展,我國的流量和需求天花板越來越近,競爭趨于白熱化。
無論是老對手京東還是新攪局者拼多多,以及傳統電商轉型來的蘇寧等,大佬們都在搶食國內的蛋糕。而阿里目前主要市場也還是在中國。
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巨頭,阿里的市場已經做的足夠大了,大到很難持續維持亮眼的高增長,畢竟市場總量就在那里。
市場在哪?在國外。而國際市場,面臨美國互聯網巨頭的直接白刃戰。
阿里的中長期股價,實際就是這個問題。如果阿里國內盤子可以更好,國際市場也有斬獲,毫無疑問,股價是有支撐的。反之,則……
另外還有一個風險,就是兩大國的關系。事情會怎么發展,我們都不知道。
這點阿里在招股書中也披露了: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地緣政治和貿易摩擦等潛在沖突,都可能減少國內商業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二選一",也被列為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阿里巴巴指出,針對阿里巴巴的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指控或監管行動,可能會導致阿里巴巴被處以罰金,限制阿里巴巴的業務發展并損害阿里巴巴的聲譽。
阿里巴巴有錢是肯定的,阿里到處收購,蜜友們也都是看到的。收購也需要錢啊,所以,阿里也想要融資,也需要更多的錢。
大企業都有很多融資渠道,但是有什么渠道比股市更好呢?
值得注意的是,公開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2月31日,馬云擁有阿里巴巴權益股份3.08億股,權益占比12%;到了2019年6月,這一數據為1.62億股,權益占比6.2%。
1年半時間減持近1.5億股,這意味著什么?
至于這次回港上市,投資者會不會成為韭菜,這就要看阿里能不能用業績說話了。業績說不了話,那么就只好用鐮刀說話。
我們吃瓜群眾又有得熱鬧可看了。因為阿里掛牌之后,港股將會集結中國兩大頂級科技巨頭,阿里及騰訊。你看好誰?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