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是商業聯盟,球員在這里打球,收獲了榮譽的同時,也收獲了金錢,這里是巨星的舞臺,靠著巨星的影響力,NBA才成為了籃球圣地。巨星們在比賽中也是有一些優待的,喬丹就曾受到過NBA裁判的照顧,最為經典的一幕是在奇才時期。
當時喬丹投完籃之后,認為是犯規了,但當時裁判卻并未吹罰,于是喬丹示意場邊的裁判,對手犯規了。隨后裁判果斷地響哨,吹罰對手55號犯規。并對喬丹說:雖然我沒看到他打手,但是我相信你。
這一句話,足以看出巨星對比賽的影響力。但現役的球員中,有兩位球員,卻很少能夠享受到巨星該有的待遇。這兩位球員分別是勇士隊的斯蒂芬庫里和湖人隊的球員勒布朗詹姆斯。
詹姆斯和庫里都是當下NBA的頭牌人物,他們受到的不公平吹罰非常多,有數據顯示詹姆斯突破是所有現役球員中最多的,但是他得到的罰球卻并不多,排名要到了10名開外。而庫里就更不用多說了,在所有的巨星中,他是得到罰球最少的,尤其是他的無球跑動,經常受到對手的抓防,即使手臂都被抓紅了,也很難得到犯規。
NBA裁判的吹罰貌似并沒有絕對的標準,本賽季有兩場比賽關鍵時刻的吹罰爭議非常大。一場是在湖人對戰凱爾特人比賽的最后時刻,詹姆斯持球突破,上籃的時候,被塔圖姆打手犯規,但裁判并未予以理會,賽后給出的理由是要讓球員來決定比賽的勝負。
而作為諷刺的是,在勇士對戰獨行俠的比賽中,也是在最后的關鍵時刻,庫里持球,面對防守,庫里投了一記三分球,但餐盤卻響哨了,吹罰庫里走步。通過慢鏡頭回放顯示,庫里確實是有一個細微的走步,但NBA不是一貫主張要讓球員決定比賽的勝負么,怎么到庫里這里就要另當別論了呢?
外媒有記者揭示了詹姆斯與庫里不受待見的原因,其中的幕后黑手直指耐克。耐克是NBA的頂級贊助商之一。在90年代末的時候,在耐克和NBA的推動下,邁克爾喬丹取代了曾經的官方第一人指環王拉塞爾,登上了goat的位置,隨之而來的是“AJicon"品牌的崛起。
如今AJ品牌成為一塊巨大的商業蛋糕,他的商業模式采用的是B2C模式,這種模式在早期互聯網直播沒有流行的時候,獲得了巨大的收益,無論是經銷商、廠家還是耐克公司,都能夠從中受益。
打個簡單的比方,一雙AJ鞋市場售價100美元,生產成本是20美元,運費、庫存、保險、進口關稅6美元,市場營銷推廣8美元,明星代言13美元,零售商再拿走50美元,還有1美元的企業所得稅,耐克賺取2美元的利潤。
可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中間商賣的數量就會減少,賺的錢也會相應地減少??扇绻涂藘炔吭偻瞥鰟e的品牌,那么勢必會對AJ的經銷商們產生影響,而在耐克內部的品牌,對AJ品牌沖擊最大的當屬詹姆斯。
詹姆斯在2003年,與耐克達成了一份7年9000萬美元的合同,2015年,詹姆斯和耐克簽下終身合同,據說這份合同的總價值超過10億美金。近年來隨著詹姆斯對GOAT的強烈沖擊,對AJ的品牌價值形成了巨大威脅,而這勢必會破壞舊有的利益格局,這也是耐克并不想看到的。
詹姆斯的風評相比喬丹差了不止一個檔次,其中被人詬病有三換球隊,還有對于球隊的未來培養上沒有建樹,更喜歡的拿來主義。目前詹姆斯還沒有退役,就已經有了很多的懷疑聲音傳出,雖然目前還能夠用強勢的表現回擊質疑聲,可一旦他退役了,他就再也沒有證明自己的機會了,到那時候恐怕又會是另一個故事了。
所以有一些人認為,詹姆斯很難有能力去推動一個品牌長久地持續下去,而為了不讓他能夠繼續沖擊喬丹的歷史地位,那么只能在賽場上對他進行打壓。
相比較于詹姆斯,耐克更不希望看到庫里繼續封神,因為耐克錯過了庫里是他們一生的痛。當時庫里在選擇簽約品牌的時候,是很希望簽約耐克的,但當時耐克的工作人員給庫里展示PPT的時候,錯把“Stephen”的“e”寫成了“o”,PPT里還多次出現了凱文·杜蘭特的名字,讓人不得不懷疑他們只是把杜蘭特的樣本作了修改,根本就沒有重視庫里,這也讓庫里和他的父親沒有感覺到受尊重,而且在合同金錢方面,耐克只給了1年250萬美元。
安德瑪就顯得比較有誠意了,不但給了1年400萬美元的報價,還承諾為庫里制定個人品牌,正所謂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公雞涅槃之后,未必就不如鳳凰,所以當時庫里毅然決然的簽約了安德瑪,由此也開始了安德瑪的封神之路,在美國本土,安德瑪對耐克品牌產生了很大的沖擊,耐克想要挽回市場,那么打壓庫里就是最好的辦法。
正所謂在商言商,球員引以為傲的成績,在他們的眼里只是索取利益的工具。所以庫里和詹姆斯不受NBA裁判待見,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9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