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卡塔爾世界杯將迎來萬眾矚目的半決賽、決賽,大力神杯花落誰家即將揭曉。有評論稱,西方媒體終于可以關注比賽本身了。的確,半個多月來,一些西方媒體嚴重失焦: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華盛頓郵報》等媒體不斷質疑卡塔爾所謂的勞工問題;英國廣播公司拒絕轉播世界杯開幕式;關于倫敦禁止公交系統刊登世界杯廣告的消息滿天飛……
這些號稱客觀、中立的西方媒體無視卡塔爾為舉辦世界杯的傾力付出,無視在全球動蕩局勢下足球帶來的團結向上力量,一次次向體育凝聚起的團結之火潑冷水,給足球架起的聯結之橋設路障。它們拿著體育政治化大棒,站在了全世界體育迷的對立面。
卡塔爾是第一個舉辦足球世界杯的阿拉伯國家。但是,自從它提出申辦的那一刻起,就遭到了西方毫無根據的責難。從聲稱有近萬名勞工在卡死亡,到試圖掀起“外交抵制”浪潮,“政治化”成了這場世界杯躲不過的標簽。盡管卡塔爾政府多次作出澄清,但是西方一些媒體置若罔聞。
科威特作家法瓦茲這樣解讀西方媒體的表現:“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須像我一樣;如果你長得不像我,我就讓你成為失敗者?!狈ㄍ咂澋脑拞酒鹆撕芏嗳说幕貞洝T隗w育史上,類似的例子并不少見。索契冬奧會、北京冬奧會、卡塔爾世界杯……西方媒體的表現幾乎如出一轍,背后是它們對非西方世界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偏見和種族歧視。
卡塔爾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譴責西方媒體的批評是“虛偽的”,“有些人不接受一個中東小國主辦這樣一場全球盛事”。這道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西方中心主義”在作祟。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網站近期一篇報道也指出,這些批評真的關乎人權嗎?還是那些自以為是世界足球傳統“守門人”的歐洲國家和西方“權威人士”,不能接受由一個阿拉伯國家主辦如此重大的賽事?對于西方來講,一味“自戀”、不能接受其他民族的強大,是一種悲哀,更是走向衰落的標志。
這場搬弄是非的鬧劇也再次成為西方人權雙標的“翻車現場”。人們要問,如果美西方真的關心阿拉伯國家的勞工權利等人權,為何不斷在中東挑起戰火、制造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以伊拉克戰爭為例。據全球統計數據庫資料,2003年至2021年,伊拉克戰爭造成約20.9萬平民死亡,920萬伊拉克民眾淪為難民或被迫離開故土。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說:“就憑我們歐洲人過去3000年來在世界上做的那些事,我們在對別人指手畫腳前,應該先道歉3000年?!?/p>
卡塔爾成功承辦這場全球頂級賽事,為全世界帶來歡笑與精彩,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壯舉。更難得的是,卡塔爾世界杯讓世界看到一個擺脫西方報道偏見、真實多彩的阿拉伯世界,為當今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了新鮮、積極的能量。
人們看到,小組賽中,伊朗0:1負于美國后,伊朗球員跪地落淚,美國球員上前擁抱安慰,這一幕令全世界動容。還有記者捕捉到這樣一個細節:在敘利亞的伊德利卜,人們聚在咖啡館里看世界杯,進球時大家吹著口哨、互相擁抱。對于這片飽經戰爭摧殘的土地上的人們來說,這是少見的歡呼。世界杯讓人們走到一起。
讓體育的歸體育,卡塔爾世界杯不歡迎“西方人權衛士”。所有的雜音與干擾無礙足球的魅力,注定隨風而逝。
?。▏H銳評評論員)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9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