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為什么有主客場(都2023年了,NBA還能爆出數據作假丑聞?)

時間:2023-02-24 13:25:09 閱讀:117

  nba為什么有主客場(都2023年了,NBA還能爆出數據作假丑聞?)

  nba為什么有主客場(都2023年了,NBA還能爆出數據作假丑聞?)

  主場迎戰步行者的比賽開始之前,小賈倫·杰克遜跑到技術臺問了一句:“今天誰幫我改數據?”

  然后他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拿到了5次蓋帽。這是杰克遜本賽季34場比賽中第10次單場蓋帽在5次以上,目前他以場均3.1次蓋帽位列聯盟蓋帽榜首,當然因為受傷導致場次不足,官方榜單暫時還沒出現他的名字,目前排名第一的是籃網中鋒尼克-趙四,場均2.7個帽。

  自杰克遜歸隊以來,灰熊防守效率第一,半場防守效率第一,護框效率第一,籃筐到罰球線限制第一,罰球線到三分線限制第一,這是彰顯數據型寫手功力的三段式廢話,簡單來說,三分線內,灰熊防守無敵。若你問杰克遜在這些燦爛的防守數據里面起到什么作用,那么還有另外一個數據可供參考:他的防守效率是灰熊隊內第一。

  nba為什么有主客場(都2023年了,NBA還能爆出數據作假丑聞?)

  所以現在杰克遜是年度最佳防守球員最有力的競爭者,這種論調并非完全來自于球迷或者專家們的評價,各大博彩公司也都將杰克遜的賠率設為最低。當數據和真金白銀聯系到一起時,就會有人搞點調查研究。美國有名熱心網友在論壇上發布了自己的研究結果,他說杰克遜主客場蓋帽、搶斷數據偏差極大,主場蓋帽數量比客場增加了89%,搶斷則增加了120%。網友認為其中有詐,他給出了這種極大偏差的三種解釋:

  1.杰克遜在主場打得更努力。但杰克遜的其他數據,上場時間、場均得分、場均籃板甚至場均犯規都很接近。

  2.灰熊主場記分員是杰克遜的忠誠粉絲,故意美化他的蓋帽和搶斷數據,因為這兩項數據要比其他數據更容易作弊。

  3.記分員或他的家人押注過杰克遜當選年度最佳防守球員。賽季之初杰克遜在各博彩公司當選最佳防守球員的賠率極高,差不多投入100塊錢就能換回1萬塊。

  nba為什么有主客場(都2023年了,NBA還能爆出數據作假丑聞?)

  最后一條說法真的很動人,尤其是咱們這些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耳熟能詳的理論了,馬克斯在《資本論》中引用鄧寧格的名句:……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

  記分員和他的家人可能不是什么資本家,但如果他們在賽季前就投注了杰克遜,那么一萬除以一百,就是10000%的利潤,確實足夠誘人。2018年有人調查過,NBA記分員由主場球隊雇傭,有些只是兼職,每場可拿50美元,做滿一年41個主場就是2050美元,相比10000%的利潤,這只能算是杯水車薪。

  而他們要做的事情可能也不用太多。NBA進入近代以來,主場數據臺通常是一個團隊協作,一個人負責臨場觀察,喊出數據,另一個負責在電腦中輸入數據,喊話人幾乎要說出所有的籃球動作,出手和出手的距離、命中與否、失誤、助攻、籃板……

  nba為什么有主客場(都2023年了,NBA還能爆出數據作假丑聞?)

  簡單來說,喊話人決定了數據本身。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曾經有一名在90年代擔任灰熊記分團隊領導的人透露,他會有意識地去篡改數據,正是在他的喊話下,剛進入聯盟不久的灰熊主場平均助攻率為67%,高于聯盟主場平均的63%,跑到客場去的灰熊助攻率驟降到56%,又低于聯盟客場平均的59%。而灰熊早期球星阿卜杜勒·拉希姆,新秀年在主場搶斷了50次,客場只有29次,主場蓋帽60次,客場蓋帽則只有19次,比今年的杰克遜夸張得多。

  至于這位記分員為什么要這么干,他倒沒有提到博彩,他講的都是一盤大棋,他說每個人都需要更漂亮的數據,聯盟需要、球星需要,實際上球迷也需要——“人類本性上就是喜歡10次助攻更甚于8次助攻?!?/p>

  這位灰熊隊記分員甚至會給客隊球星加戲,譬如奧拉朱旺從他這里拿到了一個蓋帽三雙,范-埃克塞爾也從他這里拿到了23次助攻。好處是比賽結束后ESPN播報這場比賽的時候會說:“奧拉朱旺拿到了蓋帽三雙,在對陣溫哥華灰熊的比賽中?!?/p>

  nba為什么有主客場(都2023年了,NBA還能爆出數據作假丑聞?)

  如此一來,這位90年代灰熊主場記分員的作弊行為就被鍍上了一圈大義凜然的金邊:“我們灰熊剛剛進入聯盟,沒有全國直播的機會,也不會得到很多媒體曝光。我(幫助客隊球星捏數據)的做法對市場營銷和球隊長期增長來說是有價值的,哪怕會被其他球迷嘲諷,但那也是一種關注啊?!?/p>

  當然了,對于一般球隊來說,自家球星能夠打出“更”漂亮的數據,一方面能夠幫助主場賣票,本質上還是增加了球隊本身的價值,另一方面在交易時也更好出手。這套邏輯很好理解,但也有例外。

  1987年以來,聯盟主場的助攻率是61.8%,客場助攻率為58.3%,主場總是占點便宜,但1996年的快船不一樣,他們主場助攻率比客場低了13%,這種反向落差十分罕見,排名第二的反向落差是1999年快船的12.2%,排名第三的是1998年快船的12.1%,排名第五的是1997年快船的9.1%。

  nba為什么有主客場(都2023年了,NBA還能爆出數據作假丑聞?)

  沒人知道這是為什么,這也許就是當年這支快船如此令球員厭惡的原因之一,球隊管理層和老板似乎是在有意壓低球員價值,當然他們不會公開讓記分員去扣減球員數據,他們也許只是下了這樣一個要求:“我們希望數據更準確一點。”

  這就足夠了,因為很可能在當時,整個NBA的數據在除了快船的所有場地上,無論主客隊,都存在一定量的膨脹,只是主場膨脹系數更大一些罷了。

  這種主觀統計上的膨脹可能持續了相當久,畢竟諸如助攻、搶斷、蓋帽、籃板和失誤之類的數據都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死锼埂けA_就曾經感慨沒人能超越斯托克頓生涯15806的總助攻數:“我不知道當年誰在猶他當記分員?!?/p>

  當年約翰·阿倫在猶他當記分員。他說自己絕對秉公執法,“NBA有兩種助攻,一種是直接導致得分的傳球,也就是我記下的那些,至于另一種——”

  nba為什么有主客場(都2023年了,NBA還能爆出數據作假丑聞?)

  “——另一種是來自猶他當年的播音員羅德·亨得利,只要斯托克頓碰到球,那就是助攻?!?/p>

  老記分員阿倫又補充說:“聯盟統計助攻的時候,接球球員運一次球做一兩個假動作然后命中也算。所以這里面是有主觀因素在的,我能做到的無非是對主隊和客隊一視同仁就好。”

  當然即便是一視同仁,在某些老派球員眼里也很難接受,1995年“大O”奧斯卡·羅伯特森點評當時即將榮登歷史助攻王的斯托克頓,也難免酸水泛濫:“我就站在你身邊,沒人防我,我還把球傳給你,然后你遠投命中,如果這也算一次助攻的話,我可能得有2萬個助攻。”

  nba為什么有主客場(都2023年了,NBA還能爆出數據作假丑聞?)

  當然,大O的言論已經涉及到助攻的價值判斷,一個助攻到底是刷出來的還是真正精妙的傳球,是很難去判斷的。就好比會有人問出類似的問題,如果沒有卡爾·馬龍,斯托克頓會有那么多助攻嗎?這個問題就像在問如果沒有老魚費舍爾,科比可以奪冠嗎一樣很難回答,畢竟你并不知道當這些如果發生時,誰又會出現在卡爾和老魚本該出現的位置上。

  有一種判斷方法可能是公允的,首先助攻就是助攻,不用附加價值,然后我們來看看主場記分員給這份數據注了多少水,也就是按前文所述網友的方法,比較一下主客場數據。斯托克頓生涯主場助攻比客場高了7.3%,在知名傳球大師中已經算比較低的了,歷史助攻數前50的球員中,平均主場助攻數要比客場多10%。如果你感興趣,魔術師這項數據是5.4%,詹姆斯則是5%,真正令人發指的是納什,他主場助攻數甚至比客場低了4.5%。至于對斯托克頓發出質疑的保羅本人,他的主客場落差,正好也是7.3%,和他質疑的對象并沒有差別。當然保羅也有理由啊,你斯托克頓待過幾個主場,我保羅待過幾個?

  nba為什么有主客場(都2023年了,NBA還能爆出數據作假丑聞?)

  不過主客場之別也很難完美地作為呈堂證供來說明主場記分員捏造數據,在指出杰克遜數據有假的那篇帖子中,熱心網友還是給自己和記分員留了一些臺階,他舉出了幾個“無論怎么看都和杰克遜沒關系”的比賽錄像片段以說明問題,但他加上了這樣一句話:“除非他們有慢動作鏡頭和其他角度?!?/p>

  他們真的有。

  當代NBA的現場記分員能夠確鑿把控的東西可能只有犯規和暫停數,當代計分團隊一般由4人組成,分為兩名觀察員和兩名紀錄員,一名觀察員負責喊出比賽內容,一名記錄員記錄數據并傳到另一名記錄員電腦上,后者負責校對,最后一名觀察員將數據傳至NBA本部數據庫作為官方數據放出。

  nba為什么有主客場(都2023年了,NBA還能爆出數據作假丑聞?)

  事實上,在那個網絡熱帖曝光之后,NBA專家凱文·奧康內爾就發文表示了反對,他多角度逐幀慢放仔細回看了杰克遜主場的66個蓋帽,發現其中只有3個是誤判,最后他的結論是:這樣的討論只會讓杰克遜防守的細節更為人關注,他拿到最佳防守球員的概率會更高。

  官方對這篇帖子的態度也很平淡,NBA高級公關副總裁發文解釋說:“為了確保我們比賽統計數據的完整性,獨立于現場統計人員的校對人員會在NBA比賽期間實時審查所有比賽的統計,如有問題可以及時糾偏或者事后糾偏。帖子中提到的所有疑點經調查都符合NBA統計手冊的規定?!?/p>

  意思就是說,官方連3個誤判都不給。

  至于所謂主客場的落差,正義凜然的老記分員說的也有幾分道理,畢竟多年以來主場勝率在6成左右,顯然球員在主場就是要表現得更好一點,數據更好一點又怎么啦?

  nba為什么有主客場(都2023年了,NBA還能爆出數據作假丑聞?)

  但熱心網友會買賬嗎?答案是很明確的。網友也許沒有時間把每一幀視頻都看過去,但用鍵盤敲下諸如“NBA越來越假了”、“也許我們錯怪了多納吉”、“聯盟被操控太久了”之類的言論就很容易。對于大多數不太熱衷福利彩票事業或者花錢玩數據范特西游戲的人們來說,他們倒未必有切身之痛,只是一個充斥著陰謀和流言的故事自有其誘人之處罷了。

  當然了,一個商業體育聯盟也好,一部商業電影也罷,數據上弄點花樣,也不過是大多數人茶余飯后的談資而已,資本大佬的游戲到底會玩到多離譜,也不會讓我等屁民感同身受,倒是倘若某些和大多數人相關的嚴肅領域同樣令人信任動搖的話,就頗有些危險,歸根到底還是那句話:數據不騙人,騙人的是人。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8960.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