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談到了博爾特都想要的超級跑鞋,這一期咱們聊聊中國隊奪金的跳水比賽。
從日本奧運會開幕至今,在東京水上運動中心的場館內,中國跳水隊已經奪得了數枚獎牌,包括男子雙人三米跳板金牌、女子雙人十米跳臺和三米跳板金牌。
相信許多人也都看了這些比賽,不過大家是否依然只盯著"水花"大小,從不關注其它動作的有木有?
而且最讓人心累的是比賽解說不停冒出的跳水術語,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有木有?
從現在起,帶你全方位揭秘奧運跳水,拒絕不明不白地看比賽。
跳水基本功
跳板和跳臺是跳水動作的起點,奧運會跳水冠軍李娜曾坦言,走板和跑臺都是中國跳水隊十分重視的基本功。
運動員助跑時,在跳板上跨步和跳動,以及在跳臺上跑步和跳躍,被稱為走板和跑臺。雖然兩者看起來十分不同,跳板非常有彈性,跳臺則十分堅硬,但它們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跳水動作的動力。
進行跳板跳水時,教練常常會講,要把跳板當作最好的朋友,不應該粗暴地踩踏,而要講究節奏。
倘若走板時發出的巨大聲響,說明運動員的動作與板的運動沒有同步,這樣就造成一部分用來進行跳水動作的能量被浪費掉了,也會影響跳水動作的完成。
在平臺的末端,跳水運動員還要通過肩部和臀部的屈曲動作,把前沖的趨勢轉化為翻騰和轉體的動力。
這些動作還必須在腳部與平臺接觸時完成,一旦在空中,將沒有任何借力的地方,唯一能做的就是縮短身體半徑,來加快翻騰速度。
好的運動員會盡量保持腳部與平臺的接觸時間,確保獲得足夠的動力,提高空中翻騰動作的完成度。
讓人懵圈的跳水動作
從比賽解說嘴里不時冒出的109C、5131B最是讓人不解,這些符號又是什么意思?其實它們都是跳水動作的代號。
其中第一位的數字是動作組別,根據運動員起跳前站立的方向和起跳后身體運動的方向分成六組:
向前(1)、向后(2)、反身(3)、向內(4)、轉體(5)、臂立(6)。
最后一位的字母是空中姿勢,可以分為4種:
直體(A)、屈體(B)、抱膝(C)、任意姿勢(D)。
需要說明的是,1至4組跳水動作由四位數字符號表示,第一位的數字表明動作組別;第二位的數字代表飛身動作,有(1)、無(0);第三位的數字代表翻騰周數,半周(1)、一周(2)、兩周(4),以此類推;第四位的字母代表空中姿勢。
例如,109C是向前翻騰四周半,抱膝;305B是反身翻騰兩周半,屈體。
第5組跳水動作由五位數字符號表示,第一位的數字5特指轉體跳水;第二位代表翻騰轉體的方向,即1-4動作組別;第三位的數字代表翻騰周數;第四位的數字代表轉體周數;第五位的字母代表空中姿勢。
例如,5131D是向前翻騰一周半,轉體半周;5337B是反身翻騰一周半,轉體三周半,屈體。
撕裂式入水
入水是最后一步,大家都希望看到運動員可以“嗖”地一下劃開水面,沒有明顯聲響和水花。
撕裂式入水就是這樣的完美入水方式,入水時的聲音聽起來像撕紙一樣。這就需要運動員通過疊起雙手,并且以正對速度的方向破開水面,讓整個身體從頭到腳尖都進入水面上雙手撐開的“水洞”。
就像順著“水洞”滑下去一樣,大部分水花也會被帶入水下,而且運動員在入水后,也會立即張開手臂劃水,來把身體的其它部位快速拉入水中。
此外令人驚嘆的是,從10米臺跳水時,運動員入水速度可達50公里每小時,所以經??梢钥吹竭\動員會用膠帶纏住手腕或肩部,用來減少入水沖擊對腕部的損傷和對入水動作的影響。
如何打分?
跳水是根據美學和技術完成度來評判的,繃緊的腳尖,筆直的腿部,以及干凈利落的入水都會提高得分。
實際上裁判會考慮四個主要方面:走板(跑臺)、起跳、空中動作、入水。
單人和雙人跳水比賽的評分系統略有不同,其中單人跳水由7位評委打分,分數在0(失?。┑?0(極好)之間,去掉兩個最低和兩個最高分后,其余三個分數相加,再乘以動作的難度系數。
雙人跳水的評分相對復雜,裁判需要額外考慮運動員的動作同步水平。
雙人跳水由11位評委打分,其中六位分成兩組分別評判每個運動員的動作完成度,五位評判同步水平。
每個運動員的完成度得分只取一個中間值,同步水平得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分數后,得到的5個分數相加,再乘以難度系數。為了與單人跳水的成績保持一致,還要除以5得到平均分后再乘以3。
男子跳水有六輪跳水機會,女子跳水有五輪跳水機會,每次比賽會累計所有跳水的成績。
講了這么多,大家應該對跳水運動也更加熟悉了,是否有一種撥云見日的感覺?
從此跳水運動沒有秘密可言,什么走板,什么反身跳水,什么翻騰三周半,再也不會讓人抓狂了。
下一次看中國隊的跳水比賽,你就有信心"踢開"解說,向家人朋友講一場明明白白的比賽。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