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提起NBA,無論是某隊總經理的語出驚人,還是傳奇球星科比、鐵血教頭斯隆的與世長辭,總是有些令人唏噓,而每年都不會缺席的《NBA 2K20》似乎也搭上了這輛不知道該怎么形容的破車——一言難盡。除了在metacritic網站上刷出了玩家評分1.1分的“優秀“成績外(2019年倒數第二),在Steam上也不乏玩家“自爆”抗議。
metacritic去年的玩家評分是0.9分,到了今年還稍微漲上來一點
國服Steam玩家的自爆抗議,哭笑不得
一直沒有入手的貓仔一度認為,《2K20》引起不滿是因為進步太小的結果,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類似的觀點(傳送門:《NBA2K20》未發售先被吐槽,我們到底想要什么樣的籃球年貨?),直到最近因為游戲驚人的“骨折”價格而購入后,咱對這個系列的好感徹底碎裂了。
最低0.5折!對于一個還在運行的最新年貨游戲來說簡直就是白送!貓仔用平時買游戲攢下的返點金幣在Switch上“免費”拿到了《2K20》,沒想到竟然開啟了一段令人崩潰的游戲時光。隨后因為賭氣——后面還會講這段故事——又購入了Steam版本,結果竟然又開始了一段提心吊膽的游戲時光……
一、系統層面的災難
國內很多玩家對于《NBA 2K》系列的游戲體驗始于《2K9》而終于《2K14》,那段時間系列以真實著稱,直到后來走上了一條“添油加醋”的不歸路,一下丟掉了非常多的玩家——比如《2K15》在游戲畫面沒有什么實質進步的情況下大幅提高系統需求,直接淘汰了很多玩家的PC。貓仔算是勉勉強強玩到了《2K16》,后來也因為進步實在不夠明顯而放棄了,所以這次《2K20》算是一個回歸。
因為硬件配置問題,很多玩家的2K記憶永遠留在了《NBA 2K14》
對于Switch版的《2K20》貓仔倒是有心理準備,畢竟從系列開始登陸Switch開始,就已經有了“先下載40G+閹割畫面”的傳統。但是實際拿到游戲后,咱還是倒吸了一口涼氣,相比游戲賽場上模糊的畫面,UI菜單也做成低清“磨砂”效果確實是有點說不過去。
分割線左側是PC畫質、右側是Switch,畫質差距明顯
當然對于Switch來說畫面的確不能強求,何況在掌機模式下還是說得過去的。Switch版最結癥的問題有兩個:一是Switch版本減配到連系統內容都閹割了,比如沒有重要的調整鍵位的功能;二是作為“掌機版本”的《2K20》,它和其他版本一樣,除了“快速比賽”模式之外所有模式都要聯網,這本身有悖于Switch的主機理念。從之前兩個版本可以看出,2K Games并不算重視Switch版本,比起初期網絡功能都沒有開放,目前的游戲狀態算是不錯了。
鑒于Switch版本的畫面確實對不起高清時代,加上游戲網絡實在太差勁,貓仔一氣之下又花了66塊錢的史低價格購買了Steam版本,本體83G容量的加持下,游戲畫面一下子高清了不少,但是就算開著加速器后還是瘋狂掉線的狀態,還是讓貓仔狂抽自己的嘴巴——憑借差勁的網絡又騙走咱66塊錢,你贏了2K Games!
這個畫面是常態,即使掛著加速器
終于可以修改鍵位了,結果卻發現一個特別白癡的設定——這游戲在修改鍵位時,比賽內的按鍵邏輯竟然是和系統按鍵邏輯綁定在一起的,比如將“傳球”鍵設定為X鍵,那么在游戲菜單中的確認鍵也直接變為了X鍵!貓仔之前文章曾經提到過,修改按鍵邏輯能夠逼死人(因為一顆手柄按鍵,貓仔吐槽了《荒野大鏢客》一下午),而《2K20》這套按鍵修改系統,則逼著一部分人被迫習慣默認按鍵。Steam精心設計的“任天堂按鍵分布”系統也直接被游戲化為烏有。
《NBA 2K20》的系統處處體現了老美硬派而不拘小節的性格,貓仔被徹底打服了。
二、十年都沒能整改的“光榮”傳統
對于系統層面的一些問題,妥協一下也能忍耐,但比賽內的一些問題則真的有點不能理解。
游戲引導內容基本沒有,對于初學者或者貓仔這樣回歸的玩家來說,比賽系統確實有點晦澀。由于電腦的AI比起《2K16》之前的作品要強化不少,在不呼叫戰術的情況下,想要一個空位跳投或者切入內線上籃都比較困難。在被簡單森林狼按到地上摩擦了幾遍之后,貓仔才通過教學視頻漸漸理解游戲系統,而一旦理解了之后,會發現本作在賽場上的戰術設計還是很精妙的。
跑戰術是全場籃球的核心,這一點還是很有趣的
但是,有些東西十多年了都沒能改過來。
比如謎一樣的摩擦系數,玩家操控的球員很難有一個利索的急停變向——尤其是電腦對手變相空切時,就算把搖桿掰碎了都沒辦法一步跟上;比如謎一樣的傳球系統,如果不使用指定傳球的話,你永遠不知道球會傳給誰,就算搖桿指定的方向只有一名隊友,球還是有可能傳給別人;比如謎一樣的球員動作,跑快攻上空藍時突然來個轉身,被追上來的防守球員一個大帽……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問題。
這種因為等著中鋒撿球回來而錯過快攻的情況,也一直沒變
上面這些問題通過小心操作尚且能夠彌補,但《NBA 2K》系列傳統的“電腦殺”還沒有改掉,就是真的讓人想摔手柄了。最后一節大幅領先的情況下,電腦有時候會突然“打雞血”導致玩家輸掉——所有不合理的出手都會命中,玩家所有的傳球都會被搶斷,而這種事情基本不會發生在玩家身上。當一場十拿九穩的比賽就這么被AI給終結了,很多玩家都會一肚子氣不知道朝哪發。
而這一切問題,從大多數玩家最早接觸到的《2K9》開始就已經存在了!十多年了啊,有那么多的玩家制作惡搞視頻吐槽,怎么2K就是不改呢……
三、徹底輸給籃球場外因素
毫不忌諱地說,《2K20》就是一場詐騙(突然有點激動)。之前也說了,貓仔聯網玩游戲時候全程提心吊膽,核心問題就是(Steam版)這堪比宇宙崩塌的優化和劣質于育碧的土豆服務器。
有進度條而沒有圖像,是《2K20》最危險的畫面沒有之一
提到“優化不好”或者“網絡差”的話,玩家通常都會聯想到游戲體驗差,尤其是在涉及天梯對戰等內容時,因為網絡問題掉線的玩家會被給予扣分懲罰。但是到了《2K20》則是另外一種體驗——玩家們的錢包無時無刻不受到被搜刮的威脅。
平心而論,《2K20》的網絡模式非常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夢幻球隊”模式中,玩家通過收藏球星卡(游戲球員)來充實隊伍,除了提高自己隊伍的強度之外,還能得到收藏的樂趣,除了花錢買球員卡包之外,零氪玩家也可以通過拍賣行“撿漏”等方式組一支不錯的隊伍,幾年來《NBA 2K》系列精心打造的社區系統得到很好的發展。
問題是,Steam版的《2K20》竟然存在閃退的惡行bug——這款游戲可是2019年9月份的游戲,快一年了——到現在仍然沒有修復!第一次閃退,貓仔看著剛剛裝配好的電腦(3700X+2070S)有點不解,直到又連續出現了幾次之后,貓仔終于發現自己不是個例,至于怎么解決問題,目前網上的解決方法已經上升到了玄學的高度……
目前的解決方法有:改鏡頭、升顯卡、驗證完整性……都沒啥用
游戲閃退的時機基本都是在進入比賽讀條達到100%的時候,這時候閃退會判定為輸球。當然,輸球本身不是什么問題,但要是牽扯到錢就成了問題?!皦艋们蜿牎蹦J街忻恳粡埱蛐强ǘ际怯小昂霞s”的,比如4場比賽的合約到期之后,就需要花費MT點數(游戲內點數)進行續約,當然,MT點數用完了的話您還可以氪金買合約呢!如果玩家臉黑連續閃退個3次,就意味著你可能需要花錢了——而掏這筆錢完全是用來陪2K“打水漂”的……
辛辛苦苦攢下一點家當,很有可能因為閃退就沒了
另外,“閃退”不僅僅出現在游戲開始前,有的時候比賽中期也會突然閃退,最可氣的是花了20分鐘打贏比賽結算獎勵時的閃退,此時不光獎勵沒拿到,時間、金錢也全部都損失掉了——當玩家再次進行相同的比賽時,往往是氣不打一處來。
而當“閃退”組合上“掉線”之后,可以想象那是一個什么華麗的場景……貓仔拿著手柄打比賽,有時候都不會去多想戰術,而是膽戰心驚地祈禱這把千萬別掉線,著實被比賽之外的因素給擊倒了。
每次閃退出來都得和濃眉哥大眼瞪小眼……又氣又好笑
但是收藏球星卡又那么香……我怎么就控制不住我自己呢。
長一點的寫在最后:《NBA 2K》的路在哪里
作為籃球迷,貓仔本身對于《NBA 2K》系列是非常喜歡的,雖然對進步不大能夠有寬廣的胸懷來包容,卻萬萬沒想到幾年之后的回歸撞了一鼻子灰。除了上面的這些之外,游戲平衡性上的問題也是由來已久,比如流行了好久的“蘭姆大神”梗,又比如在“銀河歐泊(最高級卡面)”麥迪面前連球都運不穩的“98分粉鉆(次高級)”納什,這些超脫籃球戰術本身的問題,讓《NBA 2K》變得不再是那么純粹的競技游戲,反而成了金錢至上的氪金游戲。
遇到這種“三銀河”土豪大佬基本上就不用玩了,他還用名字羞辱我==
玩家買游戲來玩,本身就是出于對籃球運動的熱愛或者對于NBA聯盟的喜愛,當以“還原賽場”為初心的《NBA 2K》,開始搞一些花里胡哨的“場外噱頭”時,玩家的評價自然就降低了,挽回口碑最有效的方式,無疑就是專心于賽場本身。
另外對于時代來說,“全程聯網”這個概念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問題,雖然網絡運營換來的是2K敢于“骨折”賣游戲、靠內購賺錢,但不算平衡的卡面設定、令人絕望的出卡率、價格略高的卡包和倒數第二的游戲評價,究竟還能有多少土豪玩家繼續支持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說“不算平衡"都是輕的,卡片性能壓制已經到了可以無視戰術的地步了
尤其是2K明目張膽地賣著國行游戲,還請來楊毅、蘇群、楊健老師傾情配音,卻將國內的網絡做得如此之爛,確實是有點說不過去。將網絡要素越做越大的同時,忽略了其本身作為單機游戲的根基,更是挺遺憾的事情(Switch玩家哭死)。
如果要我說《NBA 2K》如何贏回口碑?專注賽場好好優化、專注網絡功能好好優化、專注游戲系統好好優化、專注兼容性好好優化,總之把上面說的那些毛病都改好了,貓仔本身是能給打好評的。
鑒于2K公司部分年貨游戲作品已經不準備再出新作了,加上目前NBA聯盟自己也遇到了不小的問題,下一作《NBA 2K》很可能是決定系列前景的分水嶺,重生或者死亡,4個月后或許就能見到分曉。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7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