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足球賽已然開幕。
長期以來,奧運會、世界杯等國際盛大賽事的主辦權,都是各大國家城市爭相搶奪的目標之一。
但主辦國際賽事并不完全是一筆賺錢的生意,主辦國必須受到國際委員會的嚴厲監督。
常常需要砸下巨額資金新建場館或更新基礎建設。
賽事期間一次性的觀光收入,通常都不及賽前的支出。
即使對于卡塔爾這種石油富國來說,也都不是輕易能負擔的事情。
因此舉辦國際賽事背后的潛在收益,就有賴主辦國的長遠眼光與規劃。
但卡塔爾并非傳統足球勁旅,
他是史上第一個從未進入世界杯賽決賽圈的主辦國,
也是第一個在開幕戰就吞下敗仗的主辦國。
就算不看足球實力,卡塔爾也是一個只有30多萬公民,
常住人口不到300萬人的國家。
這種規模的小國,是否真的適合舉辦世界杯,都還有待討論。
國際足聯甚至因為卡塔爾的炎熱氣候,
破天荒將世界杯賽延到北半球冬季時間舉行。
國際足聯總究竟想從中得到什么?
卡塔爾政府的戰略目標又是什么?
為何要搶著當阿拉伯世界第一個舉辦大型國際賽事的國家呢?
有關主辦權的貪污行為
卡塔爾究竟是怎么爭取到2022年世界杯主辦權的,這是個大疑問?
也是本屆卡塔爾世界杯引發的最大爭議。
在當時,僅僅24名成員的國際足聯執行委員會就決定了全球幾十億人矚目的世界杯足球賽在哪里舉辦。
換句話說,如果想爭取主辦權只要和這24人搞好關系即可。
2010年時任國際足聯主席約瑟夫·布拉特同時宣布俄羅斯獲得2018年世界杯主辦權以及卡塔爾獲得2022年世界杯主辦權。
之后卡塔爾申辦世界杯委員會以及時任亞洲足球聯盟主席的卡塔爾人默哈默德·賓·哈曼被指控涉嫌透過賄賂讓卡塔爾成為主辦國。
默哈默德·賓·哈曼于2011年被國際足聯判處終身禁賽。
不得再從事有關足球運動的任何職業,他本人也在2012年宣布辭去國際足聯于亞洲足聯的一切職位。
經過多年秘密調查,2015年5月,國際足聯在瑞士蘇黎世準備召開大會,選取下一任主席的前夕。
瑞士警方與美國聯邦調查局等單位,突襲蘇黎世巴爾拉克酒店,一舉逮捕7名國際足聯高層官員。
他們都被指控涉嫌貪污,貪污標的主要是過去數屆的世界杯主辦權。
當然也包括2018年的俄羅斯與2022年的卡塔爾。
不過布拉特仍在兩天后的國際足聯大會,連任主席,至此他已經掌控國際足聯超過17年。
但丑聞還沒有平息,約瑟夫·布拉特擋不住來自贊助商和國際輿論的壓力。僅僅連任主席4天他就宣布辭職。
這場堪稱,運動界史上最大規模的逮捕行動,最終導致42名足球階高層被起訴,涉嫌貪污的金額高達5億美元。
約瑟夫·布拉特本人雖然沒有直接收賄的證據,但也因為對犯罪處置不當與挪用公款。
于同年9月被瑞士當局提起刑事訴訟,并被禁止參與國際足統活動直到2027年。
卡塔爾國內的其它爭議
卡塔爾達從2010年取得世界杯主辦權以來屢屢遭受質疑。
卡塔爾最讓人關注的可能還有勞工問題
我們剛剛提到,卡塔爾是一個只有30多萬公民,
常住人口不到300萬人口的國家。
為什么卡塔爾的公民數與人口數,存在如此巨大的差異呢?
答案就在200多萬名的外籍勞工。
卡塔爾是一個高度依賴外籍勞動力的國家,
此次世界杯場館的建設工程,
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依賴外籍勞工的投入。
卡塔爾過去實行卡法拉制,
規定每一名外籍勞工都必須在卡塔爾國內有一個保證人。
這個人通常就是他們的雇主,
負責處理勞工的簽證以及在卡塔爾的法律地位。
在這種制度下,卡塔爾的外籍勞工若沒有雇主允許,
基本上無法換工作也不能離境,
這為雇主創造了剝削勞工的絕佳機會。
盡管卡塔爾政府面臨國際質疑聲浪,
已經在2020年對卡法拉制進行改革。
但根據相關統計,
在卡塔爾取得世界杯主辦權的10年來
仍然有大約6,500名外籍勞工
因為過勞等其他因素死亡。
此外,卡塔爾是一個伊斯蘭國家,
國內女性權益受到高度限制。
卡塔爾女性必須取得其男性監護人許可,
才能結婚出國留學出國旅游或從事政府工作。
同性戀在卡塔爾也是非法行為。
違者可能面臨罰款以及最高7年的監禁。
這些人權因素,也造成國際對于卡塔爾是否適合舉辦世界杯的質疑。
就算將這些爭議放在一旁。
根據估算,卡塔爾在本屆世界杯,花費高達2,200億美元。
這個數字大約是2018年俄羅斯以及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15倍。
為了世界杯,卡塔爾興建7座全新的體育館,翻新一座體育館。
擴建了他們的國際機場,甚至蓋了一個包含三條路線的全新捷運系統。
更別說為了容納上百萬名選手和球迷所蓋的住宿設施
卡塔爾辦一屆球賽的錢就夠其他國家辦15次。
這些投資在未來會有所成效,亦或淪為所謂的蚊子館,至今沒人知道。
那么為什么卡塔爾,甘愿冒著這么多負面議題的風險,也要成為第一個舉辦世界杯的阿拉伯國家呢?
這個問題,得從卡塔爾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開始談起。
卡塔爾是遜尼派的伊斯蘭教國家,卻與什葉派主政的伊朗關系良好。
但在其他遜尼派為主的地方強權,如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眼里相當不是滋味。
卡塔爾就宛如阿拉伯世界的一顆眼中釘、肉中刺。
為了抵抗其他區域大國,卡塔爾必須自我壯大,擁有自己的話語權。
幸好這對于靠石油致富,人均GDP全球第四高的卡塔爾,并不是難事。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中東地區權威媒體,半島電視臺。
但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半島電視臺的總部就位于卡塔爾首都多哈。
2010年阿拉伯之春過后,半島電視臺廣為世人所知。
卡塔爾成功掌握了阿拉伯世界,面向全球的最大話語權。
但卡塔爾的野心還不僅于此。
近10年來,阿拉伯國家致力于發展多元化經濟,
避免讓全國經濟極度依靠在石油這個單一來源上。
卡塔爾也是一樣,為了多元經濟發展又要提高區域乃至全球的影響力。
卡塔爾將眼光放到了世界杯足球賽上。
奧運會和世界杯這兩個最為全世界關注的大型運動賽事,
此前從未在阿拉伯國家舉行過。
但卡塔爾做到了,盡管過程相當不光彩,他們爭取到了主辦權。
一個舉辦世界杯的阿拉伯國家,這個稱號對卡塔爾來說,
代表了無可超越的光榮和絕佳的發展機會。
接踵而來的發展與崛起,卻讓其他阿拉伯國家看的更不是滋味。
卡塔爾與阿拉伯世界爭端的高峰,出現在2017年。
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巴林、也門、埃及等多個國家,在短時間內宣布與卡塔爾斷交。
指控卡塔爾支持恐怖主義、與伊朗交往過密、干涉別國內政等。
卡塔爾瞬間成了半個阿拉伯世界的敵人,沙特等部分國家還寄出一連串強烈制裁。
對卡塔爾關閉路上邊界、港口與領空提出13項要求,迫使卡塔爾讓步。
但卡塔爾也不是省油的燈,他迅速與伊朗和土耳其建立起新的貿易路線
化解了鄰國的封鎖,并持續以石油和天然氣來支撐200多萬人的經濟需求。
從2017年開始持續三年多,這場外交封鎖不僅沒有擊垮卡塔爾,
反倒讓卡塔爾與其他阿拉伯國家兩敗俱傷。
畢竟卡塔爾仍是,阿拉伯地區舉足輕重的經濟伙伴。
加上世界杯就要到了,其他國家可不想錯過,這塊吃大餅的機會。
就這樣,即使卡塔爾從未答應,13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
各個阿拉伯國家還是在2021年初,紛紛與卡塔爾恢復外交關系。
盡管過程充滿了不光彩,卡塔爾最終還是順利舉辦2022世界杯足球賽。
成功擴大其區域影響力與全球話語權,但一個月的狂歡過后。
卡塔爾國內各項問題并不會一系改善,卡塔爾與其他阿拉伯國家的爭端,也不會就此結束。
在引發了這么多爭議之后,卡塔爾辦事足足花的這2,200億美元。
到底值不值得或許,也只有未來的卡塔爾人自己最清楚了。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7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