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什么看nba的越來越少了(為何看NBA的人越來越少?沒時間只是借口,這5點原因讓比賽變乏味)
必須承認,如今國內看NBA的人日益減少,作為20年的老球迷,我現在也很少觀看過一場完整的比賽,有些時候都是在集錦、新聞中了解情況,不會像以前那樣每場必看,甚至繁忙時也會瞄一眼文字直播,如今周圍的人聊NBA話題的也不多,這的確是廣泛現象,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
第二個原因,專業性降低。過去的比賽對抗激烈,球星需要打磨大量的技術,還有各種小技巧,現在各種躲著投,團隊配合上是進步很大,但小范圍內的破壞性進攻幾乎沒有,實在不好看。
第三個原因,團隊籃球文化消亡。工資帽的改變,改變了一人一城的局面,如今抱團成風,典型的不正當競爭,毫無精神面貌可言,各個都是打工仔,和過去那些斗士一般的英雄形象差距太大,甚至都沒有談差距的意義了。
第四個原因,小球興起,觀賞性下降。就競技體育而言,本質核心就是競技對抗,從這點上看,如今的3分風潮傷害了NBA,3分的隨機性太大,沒有規律可言,命中率高的一方會瞬間殺死比賽,很多時候第一節上來就打花了。
籃球,它的精彩在于,為了一分之差,教練斗智斗勇,球員高光時刻,觀眾身臨其境。現在的籃球,就像是全明星比賽,沒有對抗,只有三分,得分如切菜般容易,有何意義?
球迷看球除了自己主隊,很少有人愿意看沒有懸念的比賽,這也就導致了球迷的流失,沒有對抗,保護進攻方和無限制的抱團使得強者恒強,過去5年,6年的總決賽有多少人看的審美疲勞了。當年湖人F4也被能平民活塞,不像現在賽季開打大家都知道冠軍是誰,毫無懸念的結果,大家誰還在乎過程。
第五個原因,聯盟造星無下限。聯盟沒有培養出詹姆斯的接班人,導致詹姆斯之后,無人接管聯盟,然而明明沒拿得出手的球星,卻硬降低防守強度讓球員得分看上去很強,導致很多常規賽球星一到季后賽便現原形。
上一代的球星慢慢老了,退了,突破、籃下、背打,球員會得越來越少,就投三分,一看不行,只是三分不好看,就再改防守規則,防守突破不能伸手了,讓球員能輕松突破暴扣,總之就是改變規則去襯托球員,和以前改變規則去限制球員完全背道而行。后繼無人的NBA,球迷數量只會越來越少。
個人認為,NBA改變的時間到了,應從以下幾點著手:1、改變工資結構,一個球隊頂薪的隊員最多二人,而且設置限制條款,高薪隊員三到五,中等薪酬的隊員幾個,這樣一來頂薪酬的隊員不允許共存一隊。
2、頂薪球員如果裸簽其他球隊,那么簽約的球隊將支付該球員能拿到的最大薪水同等的“罰款”(也就是這名球員理論上最大合同薪水),另外這名球員將在8年內不再擁有頂薪合同。(可以起名叫做“詹姆斯條款”或者是“杜蘭特條款”)。
3、調整比賽時間,減少比賽場次;4、引進升降級制度。沒有升降級的聯賽是長久不了的。就好像一些擺爛球隊比賽幾乎都不想贏球,這樣的比賽誰會去看呢;5、NBA必須加強進攻和肢體接觸,恢復head check,讓容易得分的外線遠投難度增加,那么觀賞性立刻就上來了。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7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