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運動員陳若琳最新消息(曾拿下22個世界冠軍,三歲時被父母拋棄,陳若琳成名后父母求原諒)

時間:2023-01-31 15:25:06 閱讀:106

原標題:跳水運動員陳若琳最新消息(曾拿下22個世界冠軍,三歲時被父母拋棄,陳若琳成名后父母求原諒)

  她3歲被外祖父母撫養,14歲贏得首枚國際金牌,24歲解鎖奧運五金王,年少成名,堪稱“金牌收割機” 。她是中國跳水“夢之隊”的靈魂人物,是首位在10米跳臺上獲得過所有頂級獎項的“大滿貫”跳水王者。

  事實上,職業生涯斬獲22個世界冠軍的陳若琳,一生處于高光中,但是她卻有不可言說的童年之痛。她風光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艱辛故事?

跳水運動員陳若琳最新消息

  跳水運動員陳若琳最新消息(曾拿下22個世界冠軍,三歲時被父母拋棄,陳若琳成名后父母求原諒)

  夢起跳臺

  1995年,陳若琳的父母感情生變,選擇離婚,那時候她才三歲,正是天真爛漫的年紀。她的母親只選擇帶走哥哥,母子二人前往加拿大生活,父親身體不好,也沒有盡到贍養的責任。陳若琳只能由外公外婆撫養。跟著祖輩生活后,她就跟隨外婆姓氏,改姓為陳。最終她被過繼給了舅舅名下,但是大部分時間還是由外公外婆照顧。那時候的陳若琳還小,不懂事,總是吵著要找爸媽。

  外婆回憶說:“為了安慰若琳,我會帶她去吃她喜歡的東西,路上她喜歡上一雙運動鞋,便站在櫥窗前不肯離開?!边@個孩子天生就和運動有緣。從小失去父母疼愛的陳若琳,卻在外公外婆這里得到百般呵護,但是外公外婆卻不會一味地溺愛她,相反,外公對她十分嚴格,最終才成就了一位奧運冠軍。

  小時候,陳若琳體弱多病,南通的大街小巷就是她的運動場。當時沒有什么運動條件,她的外公就想了一個最簡單有效的鍛煉辦法,他騎自行車,讓陳若琳跟著后面跑步。隨著陳若琳不斷長大,外公為了陳若琳擁有一個好身體,就把送她去了南通市幼兒業余體校學習體操,外公的這個決定,成為陳若琳走向奧運冠軍的重要一步。

  當時,陳若琳先是去了體操隊,但是教練嫌她年紀太小了,讓她一年后再來學習。結果,就在出門的時候,外公外婆碰上了教跳水的高峰教練,就這樣她練上了跳水。

  歪打正著!在體校,啟蒙教練高峰看陳若琳是一個不錯的好苗子,陳若琳第一次下水,教練說:“來,你把繩子綁在身上,不要怕,在水里試著游一下?!睊暝鷰追昼姴坏?,陳若琳就游回了泳池邊,高峰震驚小姑娘的水性,又佩服她的膽量,想必以后她肯定能成才。

  陳若琳曾經隨著家人一起到上海觀看比賽,當她看到健兒們在空中騰躍,如飛魚落入水里的美麗,她對跳水運動更加心馳神往,她的腦海里出現一個念頭:“我一定要練習好跳水,爭做冠軍。”

  冠軍夢在陳若琳的心里扎了根,她表現出異于常人的吃苦精神。6歲的時候,陳若琳被江蘇省少兒體校選中,去往南京體校繼續參加訓練。有一次,她正準備參加少兒比賽,不料在賽前訓練中,一位隊友不慎和她相撞,陳若琳意外性造成關節脫臼。為了不耽誤比賽,年幼的陳若琳請教練幫她“正骨”,那天“哇哇”慘叫聲響徹場館,但是執意能盡快參賽的她,最后還是咬牙挺了下來。

  陳若琳在省少兒體校,她發現天賦好的選手不止她一人,為了力爭上游,不落人后,她只能不斷進步,才能早日進入國家隊。陳若琳成為“拼命三娘”,每天6點出早操,一遍遍練習從10米跳臺上騰空、翻轉,最后扎入水中,一個動作不滿意,就再來一遍。有一次,外婆去訓練房看望她,發現一起訓練的孩子們一個個倒立著,雙腳反貼在墻壁上,一段時間后,有的人就敗下陣來。陳若琳也在其中,頭朝下,身體筆直,紋絲不動。奶奶說:“她訓練特別能吃苦?!?/p>

  陳若琳跳水運動員陳若琳最新消息(曾拿下22個世界冠軍,三歲時被父母拋棄,陳若琳成名后父母求原諒)

  金牌收割機

  2003年,11歲的陳若琳參加全國少兒跳水競賽,小小年紀卻展現出少有的老成,一舉拿下三塊金牌。2004,她在全國跳水錦標賽上取得了全國第五名的成果。由于這場競賽,她開始從熱愛走向職業。當時,中國跳水領路人周繼紅一直在物色優秀的年輕跳水運動員,陳若琳優異的表現讓她刮目相看,從此,她正式入選夢之隊,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陳若琳的跳水運動成長之路,外公外婆一直記錄著,她從南通市兒童業余體校到省少兒體校,最后進國家隊,僅僅5年時間里實現了“三級跳”。進入國家女子跳水隊以后,受到更加系統的培訓,陳若琳把10米跳臺中難度系數較高的動作練成了拿手戲,她的專業更上一層樓。2006年,陳若琳遇到了自己職業生涯重要機會之一,14歲的她是當時中國跳水隊參賽選手年齡最小的一個,她和賈童合作,以高分獲得了女子10米跳臺雙人賽的冠軍,首登世界冠軍寶座,可謂“年少成名”。獲獎后,專程趕來看陳若琳比賽的外婆,一直拉著孫女的手,她驚訝地說:“沒想到若琳那么小年紀可以拿到世界冠軍?!痹陔S后的多年間,她幾乎統治了10米跳臺,完成了跳水界的“大滿貫”。

  2008年,北京奧運會,陳若琳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她與父母隊友王鑫聯手,再次勇奪女子雙人十米臺的桂冠。而她也拿下了個人生涯首枚單項金牌。

  在北京奧運會上摘得雙金的時候,陳若琳年僅16歲,這個年紀的孩子正處于身體發育期,而跳水運動對身材和體型的要求非常嚴苛,體重小的隊員往往更有優勢,做起動作來更加流暢,入水的水花也好。為了達到教練“將體重控制在48公斤以內”的魔鬼要求,陳若琳雖然是個吃貨,但是為了訓練已經長達5年嚴格節食,未曾吃過一口晚飯,她不僅訓練艱苦還不敢大吃大喝,一天只吃一頓飯,連她最愛吃的外婆包的肉粽子都不敢碰了。

  陳若琳想吃肉的時候,就逼著自己只能吃蔬菜,每每經過食堂時,她眼睛都不往里看一眼,不管隊友如何引誘她,她都堅持著減重。在那段最艱難的發育期,陳若琳曾多次因營養不足而暈倒,但她卻用意念堅持著。她的教練曾評價她:自覺性高、聽話乖巧、穩定性高、刻苦訓練、對自己要求高。

  經受節食的挑戰,還有遠遠超出負荷的運動量,也給陳若琳運動員帶來常人無法想象的傷痛。跳水運動員要求做到高難度的“水花消失術”,這意味著陳若琳必須經歷了無數次水面的重擊,常年訓練的她全身上下到處都是青紫瘀痕。耀眼光環的背后,鮮有人知道,長期的訓練使得她患有嚴重的頸椎傷病,有時候疼痛襲來猶如針扎,手指還伴有麻木感,陳若琳經常都只能靠著電療,來緩解肌肉疼痛。在摘金奪銀的背后,陳若琳經歷了無限次危機四伏的跳躍。

  2012年,陳若琳再次克服重重困難,再次站在倫敦奧運會的冠軍領獎臺上。她在會后表達獲獎心得,接受記者采訪說:“只要我想,沒有不可能?!边@些成績是一次次自律背后的成果。

  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是陳若琳運動生涯里最后的一屆奧運會,不負眾望的陳若琳,和年輕的隊友劉蕙瑕一起成功地摘走了女子雙人10米跳臺的冠軍,給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完美句號。她曾經因為傷病問題,一度支撐不下,還好挺過來了。陳若琳數度落淚,盡管在倫敦奧運會后,飽受年齡漸長的壓力和身體發育及傷病的困擾,她曾經狀態嚴重下滑,所幸的是“王者”依然歸來。

  而在這場奧運會上,有一位特別的觀眾在看臺一直為陳若琳加油,那就是她多年未見的母親。從國外趕回來的母親,看著如今功成名就的女兒,眼神里帶著了些許的不安和愧疚,但陳若琳露出了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并和母親緊緊在賽場擁抱。陳若琳在賽后接受采訪時,陳媽媽總是靜靜地站在孩子身旁,不時撥一撥陳若琳的頭發。陳若琳多年的比賽,獲得了很多獎金,她都轉交給了舅舅舅媽打理,回報他們的養育之恩。成名之后,遠在國外的母親前來相認,她也是一笑和解,畢竟血濃于水,她內心還是渴望收獲這份遲來的母愛。

  跳水運動員陳若琳最新消息(曾拿下22個世界冠軍,三歲時被父母拋棄,陳若琳成名后父母求原諒)跳水

  回歸平靜

  由于高強度訓練會造成很多傷害,里約奧運會后,獲得過五枚奧運金牌的陳若琳榮耀隱去,選擇退役。她到人民大學在公共管理學繼續學業,回歸普通人的生活。陳若琳生活里不單單只有跳臺訓練,她也像其他的女孩一樣,喜歡追星,有自己的愛好,喜歡玩吉他和單板,她曾經在微博調侃了自己學習單板的過程:第一次玩單板,把自己摔了一下午,終于能滑下來了,但是屁股已經腫得很翹了!

  2018年,陳若琳通過社交平臺正式公布了自己的新工作,她身著國際泳聯的裁判裝,正在為選手頒發獎牌。很明顯,陳若琳的新工作就是國際泳聯的跳水裁判,為中國跳水爭奪更多話語權。她以另外一個身份回歸她熟悉的賽場。

  裁判長幾乎相當于比賽時的“大管家”,從事體育賽事的幕后工作,需要嚴格執行競賽規則和賽會競賽規程,里里外外的事情都要去操心,事無巨細。面對新身份、新挑戰,陳若琳還是謙遜地說:“自己還需要很多學習,比如加強外語交流。”

  2021年開始,陳若琳身份又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她正式官宣,成為了全紅嬋等多名年輕跳水運動員的主管教練,組建了自己的“陳家班”。陳若琳能留在國家隊當教練,勇敢承擔起執教這份責任,這對于一名退役運動員來說實屬不易。因為自己在訓練的過程中得到了教練很多幫助,所以,她也想將自己曾經受過的幫助回饋給更多新人選手,成為那個陪伴他們度過職業生涯的重要依靠。

  跳水運動員陳若琳最新消息(曾拿下22個世界冠軍,三歲時被父母拋棄,陳若琳成名后父母求原諒)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7193.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