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nba小球為什么這么興起(小球時代是怎么來臨的?是外線人才井噴、內線人才凋零造成的嗎?)
小球時代,一些NBA球隊擺出的陣容,讓人看著都覺得很奇葩。勇士總冠軍首發陣容,死亡五小——鋒線杜蘭特208,格林201,伊戈達拉198,后衛湯普森198,庫里191。更奇葩的是馬賽克隊,有的時候場上就沒一個人頭超過2米的,什么塔克、威少、哈登、戈登、豪斯,唯獨一個卡溫頓高點,也才201cm。
以前這樣防守。
現在這樣防守。
哪種突破更容易?
2,進攻方投籃空間更大。
一方面是持球者擺脫投籃空間更大了。你都不敢碰我,我隨便一個晃動,然后撤一步距離,直接投籃,防守人還得再把手舉起來,干擾效果差天遠。
另一方面是無球球員投籃空間更大了。因為持球者突破更容易,防守就需要更多的協防,一協防就造成側翼有投籃空間。
3,造犯規次數驟增。
一方面是持球者找防守人的手臂,哈登是這方面專家。當然,下圖這個示范…額…不解釋。
另一方面是防守人不能用手接觸持球人作為支點,很容易吃晃,吃晃就容易被造犯規。以前覺得吉諾比利造罰球犯規挺厲害的,場均6+次,而現在哈登場均罰球12次,好吧,我走!
No hand check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讓外線進攻更有效率,雖然罰球這個事挺受人詬病的,但整體而言,比賽的觀賞效果還是要好一些的,而這也正是聯盟想要的效果。
二,間接影響
1,內線球權減少。
此消彼長,外線進攻更有效率,那么就進攻時就不會第一時間考慮給內線吊球了。以前馬刺戰術本子上就寫一句話,把球交給鄧肯低位單打;OK組合時期,強如科比也不得不給奧尼爾吊球?,F在這個現象幾乎全部消失了,最典型的就是大洛佩斯,以前背身單打挺不錯,還有點球權低位單打,現在?跑外面投三分去了。
2,遠投水平提升,背身單打水平下降。
這個很好理解,投籃空間多了,那就苦練三分。后撤步三分、超遠三分,就是各種玩。要擱以前,來個后撤步中距離跳投,教練會夸你玩的溜,要是來個后撤步三分?教練會打死你!
以前奧拉朱旺背身單打技術訓練班很吃香,姚明、科比、霍華德、詹姆斯都去參加過,現在?誰還練那玩意兒。一場比賽下來壓根就沒什么背身單打機會。
3,內線球員籃板機會減少,外線球員籃板機會增多。
打過籃球的就知道,如果是突破上籃、拋投、近距離中投,籃板90%以上是內線大個子得到的。如果是中遠距離投籃,籃板機會有將近40%會彈到較遠的地方讓外線球員得到。
所以我們看到,遠古時代節奏快,內線球員籃板都多得嚇人,動不動20+,30+;現在節奏也快,但內線球員籃板數卻不那么嚇人。原因就在這里,遠古時期籃板都掉在內線,而現在?遠投多了,有很多籃板彈到外線球員手里了。
綜上幾點影響,內線球員越來越不吃香,球權機會越來越少,內線技術水平也越來越差;而外線球員越來越吃香,突破更容易,投籃機會越來越多,外線水平也越來越高,連籃板數也很多了你說氣人不??!!
結論
小球時代是No hand check規則使然,而不是因為內線人才凋零,外線人才井噴。恰恰又是規則的變化導致了人才結構變化,內線球員越來越往外面打,進一步適應了小球時代的球風。換句話說,就是現在給你個奧尼爾,你在內線使勁鑿,拿了2分,我一個3分還反超你一分。你球權越來越少,籃板機會都要少,就算面對小個陣容,能予取予求,但是改變不了這個小球時代的大勢所趨!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