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世界杯冠軍盾徽(22屆足球世界杯Logo和冠軍的大合集)
最近最熱門的世界賽事——2022年的卡塔爾世界杯終于結束了,阿根廷最終捧得大力神杯,成就三星阿根廷。那么,讓我們回顧一下前21屆足球世界杯的冠軍是誰,以及對應的Logo吧:
第1屆FIFA世界杯:1930年烏拉圭,冠軍是烏拉圭。
1930年國際足聯世界杯是第一屆國際足聯世界杯,在烏拉圭的蒙得維的亞(Montevideo)舉行。烏拉圭國家隊目前的主場Estadio Centenario就是為此而建的。
當年的盛大場面
冠軍就是以4:2擊敗阿根廷隊的東道主烏拉圭。
烏拉圭國旗
1930年烏拉圭FIFA世界杯Logo
從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個設計圖比較稚嫩,雖然的確能看出是守門員接住足球的畫面,但是并沒有多少與烏拉圭相關的元素。
第2屆FIFA世界杯:1934年意大利 冠軍是意大利
1934年的第二屆世界杯在意大利(博洛尼亞、米蘭、羅馬、熱那亞、佛羅倫薩、那不勒斯、都靈、的里雅斯特)舉辦。
意大利國旗
這是第一次要求參賽資格的世界杯,而意大利成為16個國家中第一個贏得世界杯冠軍的歐洲國家。比較好玩的是,衛冕冠軍烏拉圭拒絕參加,據說是因為只有四個歐洲國家參加了1930年世界杯感到憤怒。
1934年意大利FIFA世界杯Logo
這次設計比第一屆的有提升,而且宣傳畫上出現身著意大利國家隊藍色上衣和白色短褲的經典形象,讓人印象深刻。而這個被意大利稱為azzurro的天藍色,是最終在1946年廢黜的意大利皇室塞沃家族(House of Savoy)的顏色。
冠軍是東道主意大利隊。
第3屆FIFA世界杯:1938年法國 冠軍是意大利
1938年的第三屆世界杯在法國(巴黎、馬賽、波爾多、圖盧茲、斯特拉斯堡、蘭斯、里爾、昂蒂布、勒阿弗爾)舉辦,不過里昂的場地被取消,因為原本將在那里比賽的奧地利被納粹德國侵占了(這也是他們退出比賽的原因,只剩下15名參賽者)。
大合集
法國國旗
烏拉圭和阿根廷沒有參加,原因是他們對錦標賽沒有在南美舉行感到憤怒(我覺得他們真的很作)。
1938年法國FIFA世界杯Logo
這屆的Logo寓意是足球立于地球之上,鮮明地表達了讓足球將整個世界聯系起來的觀點。但現在看來更像是展現一個人將足球踩在腳下,而足球又將整個地球壓在下面。感覺這屆的Logo極具諷刺意義,歷時的歐洲籠罩在納粹德國的恐怖高壓之下,“征服全球”或許正是納粹的夢想。
冠軍依舊是上屆的冠軍——意大利隊,并成為目前唯一一支在同一教練(維托里奧·波齊奧)手下贏得兩屆世界杯冠軍的球隊。
身著黑色球衣的意大利足球隊
這也是二戰前的最后一屆世界杯,決賽時意大利隊身著黑色球衣,被當時的人們誤以為是表示對貝尼托·墨索里尼法西斯統治的敬意……
第4屆FIFA世界杯:1950年巴西 冠軍是烏拉圭
1950年的第四屆世界杯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圣保羅、貝爾奧里藏特、庫里提巴、阿雷格里港、累西腓)舉辦,這是二戰后的第一屆世界杯。
1950年巴西FIFA世界杯Logo
這一屆又有奇葩退出理由,就是法國和印度分別因旅行費用和旅行距離退出,只留下13支球隊出戰。
冠軍是烏拉圭隊,不過這是唯一一場沒有由一場雙方決賽決盾徽定冠亞軍的奇葩情況:當年采用球隊通過小組賽后再次進行循環賽程賽的賽制,并且根據積分的高低來決出最后的冠軍。
在賽后,組委會甚至沒有舉辦專門的頒獎典禮……
第5屆FIFA世界杯:1954年瑞士 冠軍是西德
1954年的第五屆世界杯在瑞士(伯爾尼、蘇黎世、日內瓦、盧加諾、洛桑、巴塞爾)舉辦。
1954年瑞士FIFA世界杯Logo
不得不吐槽這個Logo實在太丑了,雖然圓形的圖標和瑞士的“+”號結合是意料中的事情,但是這密密麻麻地圍繞球體一圈的德文實在讓人糟心,還有中間這突兀的橘紅色加上白色條紋,這不就是一個排球嗎?
西德國旗
冠軍由西德隊贏得,注意現在再也看不到這面國旗在世界杯球場上升起了。
第6屆FIFA世界杯:1958年瑞典 冠軍是巴西
1958年的第六屆世界杯在瑞典(索爾納、哥德堡、馬爾默、赫爾辛堡、埃斯基爾斯圖納、諾爾科平、烏德瓦拉、桑德維肯、博爾?s、哈爾姆斯塔德、?rebo、V?ster?s)舉辦。
1958年瑞典FIFA世界杯Logo
冠軍由巴西隊贏得,著名足球運動員貝利的在這屆世界杯上首次亮相。
1958年稚嫩的貝利
第7屆FIFA世界杯:1962年智利 冠軍是巴西
1962年的第七屆世界杯在智利(圣地亞哥、維尼亞德爾馬爾、蘭卡瓜、阿里卡)主辦。
盡管阿根廷最初是最受歡迎的選擇,但國際足聯還是決定選擇智利作為東道主。不過由于智利正在從1960年地震后的重建中恢復,智利政府的支持微乎其微。
1962年智利FIFA世界杯Logo
這個搞成跟飛碟差不多得世界杯Logo我也不想評論了,沒有一點創意,就是簡單的重疊拼接而已。
冠軍就是巴西,成功衛冕,成為繼意大利之后第二個(目前也是最近一個)連續兩次獲得世界杯冠軍的國家。除東道主智利隊和衛冕冠軍巴西隊自動獲得參賽資格以外,還有14個國家獲得了參賽資格。
第8屆FIFA世界杯:1966年英格蘭 冠軍是英格蘭
1966年的第八屆世界杯在英格蘭(曼徹斯特、倫敦、伯明翰、謝菲爾德、桑德蘭、利物浦、米德爾斯堡)舉辦,也就是回到了現代足球回到發源地。
1966年英格蘭FIFA世界杯Logo
這Logo真是將英國人的皇家氣質顯露無疑,依舊活在日不落帝國的夢想之中。
冠軍是英格蘭,英格蘭隊以4–2擊敗了西德隊。
有個小插曲是雷米特杯在世界杯舉辦前夕曾經被偷走了,但被一只名叫皮克斯(Pickles)的小狗意外找回了。
雷米特杯和小狗皮克斯
第9屆FIFA世界杯:1970年墨西哥 冠軍是巴西
1970年的第九屆世界杯在墨西哥(墨西哥城、瓜達拉哈拉、托盧卡、萊昂、普埃布拉)舉行。這是第一屆由北美國家主辦的世界杯,也是第一屆由非歐洲或南美國家舉辦的世界杯。
1970年墨西哥FIFA世界杯Logo
冠軍還是巴西隊!而1970年的巴西國家隊被公認是歷史上最好的世界杯球隊。
本屆世界杯是雷米特杯的最后一次亮相,此后該杯被永久授予巴西人。
欣喜若狂的貝利
第10屆FIFA世界杯:1974年西德 冠軍是西德
1974年的第十屆世界杯在由西德(西柏林、慕尼黑、斯圖加特、蓋爾森基興、杜塞爾多夫、漢諾威、法蘭克福、漢堡、多特蒙德)舉行。這場比賽是國際足聯世界杯獎杯(FIFA World Cup Trophy,也就是大力神杯)的首次亮相,也是東德在德國統一之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世界杯上亮相。
1974年西德FIFA世界杯Logo
這個logo,是我最喜歡的幾個世界杯logo之一,有夠抽象和簡潔。
冠軍是西德。
第11屆FIFA世界杯:1978年阿根廷 冠軍是阿根廷
1978年的第十一屆世界杯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科爾多瓦、馬德普拉塔、羅薩里奧、門多薩)主辦。本屆世界杯是最后一次保持16個國家的資格限制的世界杯,不過由于兩年前的軍事政變,阿根廷作為主辦方備受爭議。
1978年阿根廷FIFA世界杯Logo
這個Logo我也很喜歡,因為和阿根廷的球衣擁有同樣的藍白條紋,很好辨認出來就是阿根廷。
第12屆FIFA世界杯:1982年西班牙 冠軍是意大利
1982年的第十二屆世界杯在西班牙的17個場地舉辦(場地太多了,不想羅列出來)。
這屆世界杯創下了最多比賽場地的紀錄(17個),也是世界杯第一次點球大戰,同時也是第一次擴大到24個國家參賽的世界杯。
1982年西班牙FIFA世界杯Logo
這個Logo一下子就給了我熱情奔放的斗牛士感覺,也像一盤豐盛的海鮮飯。
第13屆FIFA世界杯:1986年墨西哥 冠軍是阿根廷
1986年的第十三屆世界杯在墨西哥(墨西哥城、瓜達拉哈拉、普埃布拉、克雷塔羅、圣尼古拉斯·德洛斯·加爾薩、內扎瓦爾喬蒂爾、蒙特雷、托盧卡、伊拉帕托、萊昂、薩波潘)舉辦。
1986年墨西哥FIFA世界杯Logo
墨西哥是第三個連續舉辦世界杯的西班牙語國家,雖然之前的哥倫比亞打算申辦世界杯,但由于財政原因于1982年退出。而墨西哥成為第一個兩次舉辦過世界杯的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1986年6月22日,在1/4決賽里,阿根廷對陣英格蘭,馬拉多納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蘭隊的球門,并且裁判判定進球有效,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上帝之手(Hand of God)”。
1986年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
冠軍就是馬拉多納所在的阿根廷國家隊。
第14屆FIFA世界杯:1990年意大利 冠軍是西德
1990年的第十四屆世界杯在意大利(羅馬、米蘭、那不勒斯、都靈、巴里、佛羅倫薩、熱那亞、卡利亞里、維羅納、烏迪內、博洛尼亞、巴勒莫)舉辦。
1990年意大利FIFA世界杯Logo
意大利成為繼墨西哥之后第二個兩次舉辦世界杯的國家,而它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貧窮的世界杯之一,場均進球數創下歷史新低,為2.21球。
決賽是西德和阿根廷踢的,并不好看。反而是1/8決賽,西德vs荷蘭的比賽異常好看,火藥味十足,在比賽第23分鐘,里杰卡爾德和沃勒爾就雙雙被紅牌罰下,兩隊同時以10人作戰。
荷蘭“三劍客”:古利特,里杰卡爾德,范巴斯滕
德國“三架馬車”:克林斯曼、馬特烏斯、布雷默
冠軍是西德隊,不過幾個月以后,兩德就合并了,西德從此不復存在。
第15屆FIFA世界杯:1994年美國 冠軍是巴西
1994年的第十五屆世界杯在美國(帕薩迪納、龐蒂亞克、斯坦福、芝加哥、達拉斯、東盧瑟福、奧蘭多、??怂贡?、華盛頓特區特區)舉辦
1994年美國FIFA世界杯Logo
這個Logo是不是看起來很眼熟?是的,使用的顏色就是美國國旗的顏色,構圖也比較像,簡直就是美國國旗的魔改版本。
這一屆世界杯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比賽之一,目前保持著最高平均出席率和最高總出席率的記錄,總觀眾人數也以將近360萬人次打破記錄。
1994年外星人——羅納爾多初次登場
巴西隊對意大利隊的冠軍爭奪戰,是世界杯賽歷史上第一場在常規賽120分鐘內沒有進球(0:0)以踢點球決勝的世界杯決賽,最終巴西隊獲得冠軍。
第16屆FIFA世界杯:1998年法國 冠軍是法國
1998年的第十六屆世界杯在法國(圣丹尼斯、馬賽、巴黎、里昂、朗斯、南特、圖盧茲、波爾多、蒙彼利埃、圣埃蒂安)舉辦。
1998年法國FIFA世界杯Logo
本屆球隊的資格限制從24個國家擴大到32個國家,而法國也成為第三個由舉辦兩次世界杯的國家。
第17屆FIFA世界杯:2002年日本和韓國 冠軍是巴西
2002年的第十七屆世界杯在韓國和日本(城市太多,無法計數)舉辦。這是世界杯第一次在亞洲舉行,也是第一屆也是目前唯一一屆聯合舉辦的世界杯。
2002年韓日FIFA世界杯Logo
巴西在32支球隊中贏得了這場比賽,并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五次贏得世界杯的國家。
2002年韓國世界杯可算是讓人印象特別深刻的一屆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中國男足史上唯一一次參加世界杯決賽圈,雖然3場比賽全部告負,一球不進;黑哨助韓國擊敗意大利隊,歷史性挺進世界杯的四強;巔峰期的羅納爾多率領巴西第五次獲得世界杯冠軍,成就五星巴西。
中國對巴西的小組賽讓中國球迷永世難忘
第18屆FIFA世界杯:2006年德國 冠軍是意大利
2006年的第十八屆世界杯在德國(柏林、多特蒙德、慕尼黑、斯圖加特、蓋爾森基興、漢堡、法蘭克福、科隆、萊比錫、凱澤斯勞滕、漢諾威、紐倫堡)舉辦。
從技術上講,德國應該是第四個舉辦過兩屆世界杯的國家,雖然第10屆世界杯在非統一的西德舉行。
2006年德國FIFA世界杯Logo
不過,這屆世界杯后續被國際足聯認定是德國賄選方式贏得舉辦權的,這里面包括德國世界杯申辦委員會主席貝肯鮑爾、前德國足協主席尼爾斯巴赫在內的六人。
貝肯鮑爾涉嫌賄賂
第19屆FIFA世界杯:2010年南非 冠軍是西班牙
2010年的第十九屆世界杯由南非(約翰內斯堡、開普敦、德班、比勒陀利亞、伊麗莎白港、波洛克瓦內、內爾斯普魯特、布隆方丹、魯斯滕堡)舉辦。
2010年南非FIFA世界杯Logo
這同樣也是一屆被很多人聲討的充滿賄賂和腐敗行為的世界杯。2015年,國際足聯官員承認,南非方面曾向國際足聯行賄1000萬美元獲得了2010年世界杯的主辦權。
前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涉嫌賄賂
這是第一屆在非洲舉行的世界杯,也是第一屆東道主在第一輪被淘汰的世界杯。西班牙在32個國家中奪冠,成為第一個在歐洲以外贏得世界杯冠軍的歐洲國家。
第20屆FIFA世界杯:2014年巴西 冠軍是德國
2014年的第二十屆世界杯由巴西(城市太多,無法計數)舉辦,這使得巴西成為第五個兩次舉辦世界杯的國家,也是第一個使用球門線技術(Goal Line Technology)的世界杯。
2014年巴西FIFA世界杯Logo
德國獲得了冠軍,成為第一個在美洲贏得世界杯的歐洲國家,也是第三個連續贏得世界杯冠軍的歐洲國家。
第21屆FIFA世界杯:2018年俄羅斯 冠軍是法國
2018年的第二十一屆世界杯由俄羅斯(莫斯科、圣彼得堡、索契、薩馬拉、喀山、伏爾加格勒、頓河畔羅斯托夫、下諾夫哥羅德、葉卡捷琳堡、薩蘭斯克、加里寧格勒)舉辦,這是第一屆在東歐舉行的世界杯,也是第一屆同時在歐洲和亞洲舉辦的世界杯。
2018年俄羅斯FIFA世界杯Logo
可以說,從西方國家集體抵制俄羅斯世界杯開始,這一屆世界杯就充滿了濃厚的政治色彩。這一屆也是第一次使用視頻輔助裁判(VAR)的世界杯。
視頻輔助裁判(VAR)
第22屆FIFA世界杯:2022年卡塔爾 冠軍是阿根廷
2022年的第二十二屆世界杯由卡塔爾的7座城市(盧塞爾城、多哈、教育城、阿爾、哈里發、運動城、烏姆)舉辦。這是第一次在中東舉行的世界杯,也是第一次不在夏季(或五月)舉行的世界杯。
2022年卡塔爾FIFA世界杯Logo
這次的會徽設計體現了用足球將世界連接在一起的愿景,同時突出了卡塔爾的阿拉伯文化。會徽上彎曲的弧線代表起伏的沙丘,連續的圓環體現了數字8,讓人想起8座舉辦比賽的體育場。而如果將8躺下來變成∞這個無窮大的符號,也象征無限可能。
這次世界杯的小組賽冷門頗多,不過淘汰賽異常精彩,最后由法國和阿根廷貢獻的決賽可謂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終阿根廷捧得大力神杯,成就三星阿根廷。
梅西終成球王
接下來,就輪到2026年的第23屆FIFA世界杯了,將由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墨西哥城、蒙特雷)、加拿大(多倫多、埃德蒙頓、蒙特利爾)和美國(帕薩迪納、東盧瑟福、堪薩斯城、阿靈頓、蘭多弗、丹佛、休斯頓、巴爾的摩、亞特蘭大)舉辦。
2026年FIFA世界杯Logo
2026年的世界杯,有很多第一:
第一屆由三個國家聯合主辦的世界杯;加拿大首次主辦;墨西哥成為第一個三次舉辦世界杯的國家;美國成為第六個兩次舉辦世界杯中的國家;第一次將參賽資格限制擴大到48個國家。
好了,那么請問大家,哪一屆世界杯才是你們心目中最好的世界杯呢?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