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百度世界杯專題(世界杯專題|知名解說張斌:弱者頻頻翻身,重新玩味“冷門”的味道)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張斌
1982年的世界杯,意大利奪冠有些意外。而保羅·羅西在一個月的賽程里,歷經了從“千夫所指”到成為“首席功臣”,在一眾“冷門”的贊嘆中鑄就成傳奇。
三十多年后,“傳奇”衰微,癌癥在其體內恣肆。對著鏡頭,老人回憶著那年決賽:走在步入球場的甬道里,金屬鞋釘敲擊地面的聲音總會喚醒深處的記憶,邁向巔峰前的每一個細碎都會、也該存留下來。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此時老人羅西已故去兩年,不能再以傳奇之尊坐在看臺上,觀賞這非古典時代的世界杯了。而一冠鑄造傳奇,一勝足以振奮,沙特與日本以及韓國此番已很耀眼,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在心中玩味“冷門”的定義。
王國的心愿
這一次,沙特(全名:沙特阿拉伯王國)賺足了眼球。
?。▓D源:FIFA官網)
首戰即爆冷,在落后一球的情況下,沙特在下半場連入兩球,最終以2:1的比分大逆轉了奪冠熱門阿根廷,給梅西的終場之戰,添了一絲陰霾;而第二站對戰波蘭,雖然0:2輸掉了比賽,但贊美聲卻不絕于耳:積極進攻,敢于對抗,面對歐洲強隊仍然高位逼搶,不遺余力。這樣的沙特,仍然足以代表亞洲足球的高度。
沙特以資本的方式入局歐洲職業足球世界,似乎比其阿拉伯近鄰們都動作稍緩,因此當其主權基金擁抱紐卡斯爾聯隊時,人們會暗自驚呼,原來王國需要一支球隊!
當曼聯和利物浦身后的美國資本有意離場時,沙特人底氣甚足,計劃擇其一而擁有,但王國需要的,可不僅僅是一支“豪門”。
此次卡塔爾先阿拉伯世界諸國,在歷盡千難之后,總算在自己的土地上盡享世界杯榮光。而同處阿拉伯世界的沙特,也在啟動著他們自己的世界杯計劃,雖然彰顯舉國經濟改革的2030愿景尚顯得不那么真實,但是王國還是需要一屆在自己土地上的世界杯。如今,王國一開場就獲得一場格外體面的世界杯勝利,伴隨著的,是一天的國民假期從天而降,還有網絡盛傳——全隊獎勞斯萊斯豪車。
四十年前,羅西榮歸故里后,一家制鞋公司獻上自己的感念,“傳奇”余生皆可免費穿上他們的手藝,這樣的獎賞透著世界杯古典時代的溫情;而如今,王國還需要更多的勝利,為此顯得那么“不惜代價”。
從俄羅斯世界杯揭幕戰的0比5脆敗,到卡塔爾世界杯首戰的2比1力克,四年半時間里,沙特“一國一隊”到底發生了哪些演進,官方記述并不充足。
但以下克上、直取阿根廷之后,白衫造型的主教練勒納爾成為了最適宜被“消費”的典型人物——苦出身、曾來中國執教,都是再好不過的故事。但是,三年前,王國為何要將球隊托付給這位法國人呢?率隊創造非洲杯55年比賽以來最大的冷門奇跡,率摩洛哥有新近的世界杯履歷,這些都是簡歷中的閃光點吧。
總之,在俱樂部世界里沒有獲得充足機會的勒納爾,早已徹底轉型為專門塑造國家隊的一等一高手,可以是四年為周期的計劃,也可以是星夜入城救駕補鍋。
弱者的翻身
按照《如何贏得世界杯》一書作者的判定,國家隊主帥雖然兩年才閃耀一次,但越來越多的教練甘愿潛心于這個獨特的世界之中。勒納爾算是手握核心能力的佼佼者,給弱者注入心理的支撐,給弱旅找到圖強進步的路徑。
?。▓D源:FIFA官網)
當年的贊比亞,如今的沙特,這一切顯現出的“冷門”,絕非偶然!選對了人,便讓此前所有的慘敗、屈辱和跌宕所積蓄的勢能,有了轉化的可能。
勒納爾與米盧有幾分相像,駕馭一支球隊有心且有力,但若是期望促動一國足球的基因改變,他們則難以成為終局者。
沙特球員的身材,絕非剛剛變得身形高大,而直到此次世界杯,卻才第一次煥發出了強者面前依舊可以揮灑釋放的強悍,歸根結底還是人的意識驅動了身體。與阿根廷對戰的這一精彩過程中,人們主動將沙特身上的亞洲標簽過濾掉,在眾人眼中,他們不過同樣是可以將足球演繹得精彩、足以克敵制勝的球隊中的一支。
沙特足球的煩惱一直都在——也不會因為在最大舞臺上擊潰“超巨”阿根廷,此后就能持續從勝利走向勝利。世界杯前超過一個月國家隊集訓安排,沙特也需要花費不小的溝通成本,勒納爾也要振臂高呼,“我們需要團結,我們需要國民的支持”。
而沙特自己的聯賽中,甚至允許一支球隊可以使用七名外援,那么,沙特本土球員何以成長?與國家隊“圖強”目標似乎完全背道而馳的這一背景之下,他們何以攻破最強者的大門?漫長的封閉訓練過后,人家為何就能猶如猛虎下山?
這專題不是金錢可以解決的問題,那沙特的“圖強”秘訣到底是什么呢?不經歷,是不會真正讀懂的!我們也在圖強,但沙特從這場意外勝利中贏得的心理補強,是亞洲競賽層面永遠無法企及的。
耐心的路徑
亞洲的冷門,不僅僅是沙特。
日本的勝利是在德國足球暗自頹勢的背景下獲得的,但也唯有這樣的勝利,才能讓一直辛苦行進的日本足球找到有形的邁進階梯。
所以完全可以說,日本足球現代化進程的起點之一,便是在多哈城吧。
(圖源:FIFA官網)
大約近三十年前,1993年,日本隊最后一刻被伊拉克攻破球門,這讓日本的世界杯旅程的開啟推遲了四年,也讓首屆三戰皆墨的痛楚和此后的蛻變,直到1998年才緩緩到來。但此后24年的時間里,連續七屆入圍世界杯決賽圈,從魚腩之師到只差14秒便可擊退“黃金一代”,再到如今可以掀翻曾激勵自己足球初心的強大德國,日本足球用三十年演繹了一個幾近完美的發展路徑。
可見苦痛、可見挫敗、可見蛻變、可見豐盈,但不再有“道路”之爭,也無需再為一次出世界杯線而無所不用其極,在全社會正常的心態和發展模式中,日本足球步步為營。
不要以為可以輕易讀懂日本的路徑,即使讀懂,也不易復制,即使復制成功,也并非立竿見影。
沙特與日本就有路徑之別,前者目前并沒有大規模海外踢球的球員群體,一支國內絕對勁旅即可扮演一支準國家隊?!皥D強”的路徑各自有別,各有紅利,但是誰能從世界職業足球發展的核心地區——歐洲贏回更多的發展紅利,自然會進入不同的格局。沙特雖然越來越強悍,但其后勁能否持續,尚需世界杯的舞臺持續檢驗。
再看看東道主卡塔爾隊,沒想到第一場比賽便暗淡下來,但是切不要小看這支世界杯首秀中局促不安的球隊,他們不過是走在同一大洲對手們初始的路徑之上??ㄋ柕囊靶钠鋵嵤?026年世界杯——戰局早已悄然啟動,無論是外籍教練的遴選,還是所謂出線大計的抉擇,有一種“卡塔爾發展模式”,已經擺在了決策者的桌上。
看卡塔爾的足球圖強路徑,“歸化手冷門法”不可忽視。本屆世界杯賽832名球員中,有超過130名球員是歸化或準歸化國腳,不少人是在今年秋天才完成了國籍確定,匆忙披上并不熟悉的戰袍。已是喀麥隆足協主席的埃托奧也要奔波到巴黎,與特定目標人群直接洽談入籍事宜,竭盡全力補強實力。
我們一度不缺錢,旗下也曾桑巴舞動,但最終敗得極慘。
興衰的曲線
放眼世界,善用資源、合理布局,打造像樣的國家隊,有些手法是極為相似的。順勢而為總比平地風雷要正常些,任何不顧常識的操作都會埋下深深的隱憂。
冷門,是個概率問題,并不新鮮,也不足以改變終局結果和總體的強弱格局。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屆世界杯后的轉年之際,又是一輪盤整和選擇。一個正常的足球國度,和一支像樣的國家足球隊看似同一命題,其實各有答案。
2014年制造絕世冷門的德國,如今已經退出奪冠熱門行列。近來的世界杯和歐洲杯大賽中,德國在9場比賽居然僅僅贏了兩場,且在歐洲降級,如今無力控局,連續兩屆世界杯輸給亞洲最強者絕非偶然。
德國足球整體系統無需重啟,但一支超強國家隊緣何不能水到渠成,德國人自己也著急要答案,這是屬于他們的圖強之路。從1998年到2014年第四次奪冠,德國人的足球復興走了16年,而近來的八年則又顯退潮之勢,這是神秘的強盛周期率嗎?
(圖源:FIFA官網)
而意大利人也想知道,為什么?為什么?自己已經兩屆缺席世界杯的緣由何在?他們也像昔日的法國隊一樣掙扎在首次奪冠前的奇跡低谷中嗎?恐怕沒有答案。
弱者巴西此次壓軸亮相,神采飛揚。這支釋放空前攻擊力的青春群體,八年前無一不是東道主慘案的目擊者。那種穿透傷,似乎未曾留下傷痕,人才繼續高密度涌現,雖不能比肩世紀之交的那支冠軍隊,但巴西的強盛曲線明顯上揚。他們的圖強之路,其實不過就是保持生活的樣貌,保持好與歐洲足球的生命紐帶,生生不息,靜待豐年到來。
圖強,還是要走正常的路;不走尋常路,留下成功結局的,寥寥。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6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