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復習資料(中考歷史|特級歷史老師整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復習資料)
離中考僅僅幾個月時間,初三學生復習歷史要抓住重要知識點,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績。中考歷史|特級歷史老師整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復習資料。希望能幫助初三學生提高中考歷史成績。#家庭教育##歷史##中考##學習資料#
一、外國列強的侵略
1、☆★☆簡述《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
內容:①割香港島給英國;②賠款2100萬元;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通商口岸;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偕鐣再|的變化。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步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主要矛盾的變化。由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開始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前者成為各種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③主要任務的變化。中國人民開始了反對外國侵略者,同時反對本國封建統治者的斗爭,中國歷史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④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第二次鴉片戰爭
☆★☆知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強占我國領土
英法聯軍于1860年10月占領了北京,并放火燒毀圓明園;俄國通過以下不平等條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勘分西北界約記》、《中俄改訂條約》等。割占中國北方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
影響:外國侵略勢力由沿海深入到內地,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3、甲午中日戰爭
☆★☆(1)知道鄧世昌與黃海大戰
黃海大戰中,“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壯烈殉國。體現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不怕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
☆★☆(2)簡述《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并說明其影響:
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
內容:①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影響:刺激了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它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是帝國主義變中國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重要的步驟。
危害:(1)臺灣等大片領土的割讓,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的完整,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2)巨額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同時,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清政府大借外債,列強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通商口岸的開放,使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
?。?)允許在華投資辦廠,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5、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其影響
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
內容:①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②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虎蹚奶旖虼蠊恋奖本┭鼐€設防的炮臺一律拆毀,允許列強各國在北京到山海關沿線要地駐兵;④清政府保證嚴禁中國人民參加任何反帝活動。
影響: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二、中國的近代化歷程(探索史)
6、洋務運動☆★☆ 知道洋務運動的口號,列舉其主要企業
(1)派別:洋務派(封建統治階級)。(2)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
?。?)內容:前期以“自強”為口號,采用西方先進技術,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后期以“求富”為口號,創辦民用工業為主,主要有輪船招商局、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
(4)人物: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評價洋務運動的地位及作用:
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7、戊戌變法 ☆★☆知道“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
(1)時間:1898年。
(2)派別:維新派(資產階級)。
(3)主張:變法圖強,發展資本主義。
?。?)內容: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訓練新式軍隊;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等。
?。?)地位和作用:戊戌變法是一場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有利于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為辛亥革命的發生創造了有利條件。
8、辛亥革命 ☆★☆了解孫中山與同盟會
孫中山 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 革命指導思想: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 知道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的成立
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和革命士兵經過浴血奮戰,取得武昌起義的勝利。
中華民國的成立——1912年1月1日
☆★☆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9、新文化運動 ☆★☆列舉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 了解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地位及作用
?。?)時間:1915年。 (2)派別:資產階級或知識分子。
?。?)主張:民主、科學。(4)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
?。?)內容:前期以四提倡、四反對為主要內容;后期以介紹十月革命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主。
(6)地位和作用: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大大激發了廣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熱情,探索救國救民的新出路,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的創造了條件。
感興趣者可點擊下面的20張圖片,了解更多知識點內容。圖片十分清晰,可以用A4紙直接打印出來使用。
近現代史
綱要
資料
歷史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6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