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歐冠為什么還要歐聯(祖上闊過,卻一直被歐冠“吸血”!“雞肋歐聯杯”,還有春天嗎?)
為什么說歐聯杯是一項“雞肋賽事”?
看到題主這樣問,我只能說,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么!
你說歐聯杯“雞肋”,那也要看是對誰來說了。
本文大約1700字,看完需要4分鐘,如果覺得太長不看,就看綠茵守望者總結如下:
1,歐聯杯:祖上也曾“闊過”?
2,歐冠被歐冠“吸血”的歐聯杯??
3,結語:博弈論!歐聯杯也有春天??
01歐聯杯,祖上也曾“闊過”?
在“歐洲三大杯”時代,聯賽冠軍參加歐冠,杯賽冠軍參加歐洲優勝者杯,聯賽排名靠前的球隊參加歐洲聯盟杯。
在該階段,“三大杯”內部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歐洲優勝者杯偶然性較大,所以沒有球隊衛冕。
歐冠,是檢驗聯賽冠軍球隊的實力。
而歐洲聯盟杯,可以檢驗該聯賽的整體實力。
因為歐冠參賽球隊數量少,偶然性也大,各隊也很重視歐洲聯盟杯。
像巴喬還有羅納爾多等球員,都因為歐洲聯盟杯而拿走金球獎。
反過來,在2007年卡卡帶領AC米蘭拿歐冠之前,連續十幾年的金球獎得主,都不是從歐冠冠軍球隊當中產生。
可見當時歐冠對于球員的聲望加成,沒有現在這么大。
因此,球員在選擇轉會的時候,也沒有說一定就得選擇有歐冠資格的球隊。
比如羅納爾多在選擇巴薩和國際米蘭的首個賽季,他們并不是歐冠參賽球隊——如果按照當時的規則,梅西和C羅也不能確保年年都參加歐冠。
但是,隨著“金元足球時代”的到來,各種資源向豪門球隊傾斜,歐冠的優勢開始變明顯。
02一直被歐冠“吸血”的歐聯杯??
1992年,歐冠改制,由“歐洲俱樂部冠軍杯”升級為“歐洲冠軍聯賽”,賽制更規范。
但那幾年,歐洲優勝者杯和歐洲聯盟杯依舊云集了不少頂級豪門和頂級巨星。
一直到了1999-2000賽季,歐冠擴軍到32支球隊,基本上可以覆蓋四大聯賽的“前四豪門”。
歐洲聯盟杯與歐洲優勝者杯合并,變成中游球隊的競技場。
此時,因為大部分豪門都能參加歐冠,因此歐冠對于頂級巨星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強,收益也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歐洲聯盟杯的球星和球隊資源,幾乎被歐冠“挖空”。
哪怕是歐冠小組賽第三的球隊被“降級”到歐洲聯盟杯,也可以獲得歐洲聯盟杯的冠軍。
由此可見,該階段歐洲聯盟杯的水平,已經被歐冠拉開了好幾個檔次。
而英超聯賽的商業化的成功,讓各隊的爭冠和爭四越來越激烈。
至于歐聯杯?收益還不如踢聯賽呢,萬一雙線作戰,導致球隊降級怎么辦?
當年拉瓦內利和儒尼尼奧領銜的“米德爾斯堡悲劇”,還歷歷在目。
也難怪主流聯賽的強隊,不敢重視歐聯杯——除非某支球隊太久無冠,才需要歐聯杯去刺激一下士氣。
03結語:博弈論!歐聯杯,還有春天嗎??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們主流聯賽豪門想擺爛是吧?
好!歐足聯又出臺規定,歐聯杯冠軍可以擁有下賽季歐冠參賽資格。
這下好了,部分無法進入聯賽前四去獲得歐冠資格的豪門球隊,就通過歐聯杯來了“曲線救國”。
2017年,曼聯獲得歐聯杯冠軍,并取得下賽季的歐冠參賽資格,算是立竿見影。
歐冠和歐洲聯盟杯的興衰,也是各大豪門與歐足聯博弈的結果。
一方面,歐冠擴軍,是因為各大豪門想組建“超級聯賽”,雖然G14計劃被歐足聯叫停,但歐足聯也只能讓豪門獲得更多的歐冠參賽名額,算是讓步。
另一方面,歐足聯還要考慮不同地區的平衡,也不敢貿然放棄歐聯杯。
畢竟,對于小聯賽的球隊來說,歐聯杯的收益很重要——雖然那些錢還不夠主流豪門塞牙縫。
歐聯杯
所以,我的答案就是,對于主流聯賽的足球豪門來說,歐聯杯在競技價值和商業價值方面,都有點“雞肋”。
但是對于沒落豪門或者無法“爭四”的球隊來說,歐聯杯還是很重要的。
而對于小聯賽球隊來說,歐聯杯不但不是雞肋,簡直就是“搖錢樹”,怎么舍得輕易砍掉?
英超射手王!人氣很高,進球很少?切爾西名宿,他算頂級巨星嗎?
21世紀利物浦3大巨星:杰拉德范迪克上榜,你猜有沒有蘇亞雷斯?
皇馬巴薩等“西超豪門”如此強大,其他西甲球隊為何還要努力?
曼聯傳奇!他是西甲和英超雙料金靴,但范佩西比他更偉大?
你覺得歐聯杯算不算雞肋賽事?你覺得最經典的一屆歐聯杯,是哪個賽季?歡迎一起討論。
如果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可以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綠茵守望者”,您的回復,關注和點贊,是我發文雞肋的最大動力!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5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