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籃球比賽用的什么球(榮光與挑戰-中國三大球的“雙榮光面2022”)
中國女籃時隔28年再次闖入世界大賽決賽,男籃鎖定2023年世界杯入場券,女足時隔16年再次站上亞洲之巔,男排十年后再奪亞洲杯冠軍,男足再次無緣世界杯決賽圈……2022年的中國三大球,有收獲的喜悅,也有失利的苦澀;前進路上有挑戰,更應堅定信心、積蓄力量。
足球:收獲與遺憾
中國足球2022年最籃球大的收獲,是中國女足在亞洲杯決賽中以3:2逆轉擊敗韓國隊,第九次奪得亞洲杯冠軍。此后,多位女足國腳加盟海外俱樂部?!傲粞筌妶F”的壯大,讓人們對明年中國女足的世界杯征程懷揣期待。
對于中國男足的球迷而言,2022年是心碎的一年。年初,中國男足客場1:3不敵越南隊,連續第五次沖擊世界杯決賽圈失利。11月下旬,中國男足原主教練李鐵因涉嫌嚴重違法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體育總局紀檢監察組和湖北省監委監察調查。中國男足還要在低谷中徘徊多久,成為人們難以回答的問題。
好在卡塔爾世界杯賽場上不乏中國元素。中國裁判馬寧擔任了六場小組賽的第四官員,施翔、曹奕分別擔任三場比賽的候補助理裁判。時隔20年后首次有中國裁判參與男足世界杯執法工作。
聯賽方面,上海申花、武漢長江等多家中超、中甲俱樂部因未依規償還欠薪,遭到中國足協扣除聯賽積分的處罰。
寒冬中孕育著希望。首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于11月底落幕,這項賽事以打造我國覆蓋面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競技水平最高、社會影響力最大的青少年足球賽事為目標,標志著足球領域的體教融合邁出重要一步。此外,兩批共15個“十四五”期間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也于今年公布。
籃球:回歸與傳承
女籃是中國三大球在本年度的一大亮點。女籃世界杯上,中國隊繼1994年世錦賽(世界杯前身)后再度晉級世界大賽決賽。大力培養新人、注重錘煉意志品質的中國女籃,重新走到世界女子籃壇的聚光燈下。
鄭薇今年5月正式擔任中國女籃主教練,她帶領著朝氣蓬勃、拼勁十足的中國女籃晉級世界杯決賽。經過大賽歷練的李夢、李月汝、韓旭等隊員逐步形成主力架構,默契程度不斷提高。參加本屆女籃世界杯的中國隊平均年齡不到26歲,讓人們對未來有了更多期待。
盡管受疫情影響一度出現人手緊缺,但中國男籃還是在預選賽第五窗口期順利拿到世界杯入場券。此后亞歷山大·喬爾杰維奇出任中國男籃主教練,塞爾維亞人也到國內聯賽現場考察隊員,為日后國家隊賽事提前布局。
中國籃球回歸的還有初心,這一年中國籃球有了自己的名人堂。經過提名、推舉和終審三個階段,最終確定九名入堂人物,與此前公布的15位“特別致敬人物”以及優秀集體——“新中國籃球運動杰出貢獻獎”獲獎人(“五十杰”)共同進入2022年中國籃球名人堂。中國籃協主席姚明表示,建立中國籃球名人堂的初衷就是“尋挑戰根”。
12月17日,中國籃球協會以線上形式召開換屆會議,姚明連任中國籃球協會主席?!笆奈濉逼陂g,中國籃球協會將聚焦巴黎奧運會的備戰參賽和洛杉磯奧運會的人才培養、體教融合推進等工作。
排球:更迭與復蘇
對于中國排球而言,2022年是新老交替之年,是密集出征國際大賽之年,是聯賽復蘇之年。
這一年,面向巴黎奧運會周期的“新”男排、“新”女排在國際賽場上進行了大量實打實、硬碰硬的較量,一方面極大地磨礪了隊伍,另一方面也看到了與世界強手的真實差距,明確了繼續奮斗的目標。國內排球聯賽懷揣著重整規范賽制、提升對抗性的愿景重新啟程,邁出了復蘇的一步。
朱婷、張常寧等世界一流攻擊手自東京奧運會后持續處于傷病恢復狀態,缺席今年的國際大賽;顏妮等老將退役;仍奮戰在賽場上的丁霞等隊員,競技狀態隨著年齡增長也有所下滑。
但擁有光榮傳統的中國中國女排,從未停止前進腳步。經過6月至10月世界女排聯賽和女排世錦賽的考驗,這支隊伍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一是主教練蔡斌及其團隊展現了不錯的臨場指揮和戰術能力;二是隊員們經受了強隊挑戰、頂住了疲勞積累,在戰術素養和心理素質上有明顯成長。
需要正視的是,中國女排在兩次大賽中暴露出與世界頂尖強手相比,在主力攻擊手、進攻多樣性以及一傳穩定性方面的短板。要想在新的奧運周期走得更遠,中國隊還要進一步提升團隊配合,改善戰術打法,增強隊員自信。
中國男排也經歷了長達三個多月,包括世界男排聯賽、亞洲杯以及世錦賽的“魔鬼賽程”考驗。這支隊伍由吳勝任主教練,以奪取巴黎奧運會門票為近期目標。自今年5月開始,中國男排長期在海外多地輾轉比賽和訓練,既有在世界聯賽戰勝巴西隊、在亞洲杯奪冠的高光時刻,也有在世錦賽上一局未勝的遺憾。隊伍仍保有參加明年舉行的巴黎奧運會預選賽的希望,隊員們通過密集的海外參賽也得到了一定磨礪。
2019年至2021年,因為東京奧運會備賽以及疫情影響等多重因素,國內的排球聯賽賽程短、比賽封閉、對抗性較差。2022-2023賽季中國男、女排球超級聯賽已對此做出了積極調整:賽制朝著更加規范化的方向努力,賽程時間跨度上也有所增加;新賽季對各隊引進外援不設總人數、位置和上場人數限制,意圖增加國內聯賽的對抗性。
盡管如此,由于各地投入、重視程度不同,加之商業化水平較低,目前國內排球聯賽球隊實力差距很大,且隨著外援新規的實施,差距將更為明顯。提升排球聯賽的社會知名度和商業價值,是重振和增進聯賽整體水平的應有之義。
加快建設體育強國,推動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三大球的振興是重要內容。唯有腳踏實地、久久為功,三大球振興系統性工程的根基才能真正牢固,為體育強國建設增添強大動力。(記者 蘇斌 盧星吉 姚友明 曹奕博)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