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發展至今已有26年的歷史,CBA出現的那天,一直就被定義為中國男子籃球聯賽,原本NBL也是全國聯賽,但是CBA的出現后,NBL天生就矮了CBA一頭,CBA早年的擴軍采取NBL冠軍加入制,這直接導致NBL成為CBA輸送球隊的次級聯賽,NBL風光不再,CBA乘著東風覆蓋全國,成為了代表中國男子籃球的代名詞,開啟統治中國男子籃球。
CBA成立后,一直希望能實現全面職業化,成為另一個NBA聯賽,特別是姚明上任中國籃協與CBA主席后,球迷與媒體一度認為這是個最好的契機,姚明作為NBA火箭隊的核心領袖,深入了解NBA的職業操作,姚明完全可以把NBA那套成功模式復制,讓CBA成為中國版的NBA,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CBA特別難以實現NBA化,姚明的管理能力也飽受質疑,大多數球迷都覺得姚明打球能力一流,管理能力很差。
剖析
CBA無法達到NBA高度原因一覽
1.頂級人才短缺,國內球員無法擊敗在NBA打不球的外援,CBA至今不敢放開外援政策限制。
2.CBA賽程飄忽不定,一直在為國際大賽讓步,CBA披著職業化的外衣,實則還是一個半職業聯賽。
3.CBA定位模糊,既想全面職業化,又一直定位在為中國男籃輸送人才。
4.CBA對抗性不足,忽略防守,一味追求無防守刷高分,導致比賽索然無味,變成投籃大賽。
姚明管理能力如何呢?如果我們單純的看結果,那么姚明的管理能力確實不好,畢竟中國男籃失去了打奧運會的資格,不過在CBA的管理上,姚明是否做得稱職呢?CBA合同法與限薪令的頒布,我們能看出姚明為了CBA長遠發展,避免金元化在努力,這點高度姚明做得十分到位,但是競技體育從來只看成績,姚明擔任CBA主席后他的成績單確實不好,這也是他總被質疑的最大原因。
姚明為何很難將CBA帶到NBA的高度呢?首先NBA是一個全世界頂級籃球人才匯集的聯賽,反而CBA,最多只是一個中國人自娛自樂的聯賽,作為姚明曾經在火箭隊的隊友,在CBA效力過的斯科拉就向姚明提議:“CBA應當廢除外援制度,讓外援自由加盟CBA,激發中國球員的最大潛力。”姚明至今不敢全面放開外援制度,原因十分簡單,大量外援的到來導致國內球員無法獲得上場時間,CBA更加無法為中國男籃輸送人才。
CBA目前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像姚明、易建聯這類頂級人才太少,人才的短缺,造成CBA始終無法引入更多優秀的外援,淪為NBA養老院,國內球員連NBA淘汰的外援都無法戰勝,何談達到NBA的高度呢。
CBA第二個無法達到NBA高度的原因就在于賽程飄忽不定,總是為了國家隊征戰國際比賽讓路,NBA除了勞資糾紛停擺影響賽程外,我們看到的NBA賽程幾乎都是穩定不變,但是我們的CBA聯賽本賽季38場常規賽,上賽季56場常規賽,一直都在變化,姚明上任后,理cba應整頓CBA,讓CBA職業化、穩定化,而不是一味的為國際大賽讓路,姚明必須有壯士斷臂的決心。
何謂職業聯賽呢?最起碼有一點是職業聯賽只需要為聯賽職業化負責,不需要對國家隊成績負責,CBA目前最大的尷尬就在于我們總是要求CBA要為中國籃球培養人才,要為中國男籃輸送人才,但是我們卻忘了CBA職業化的第一步就是去掉這些限制,讓CBA真正意義成為職業聯賽,而不是口頭意義的職業聯賽,姚明必須確定CBA定位,不要在模糊CBA定位。
中國男籃出征世預賽,2次拿下日本,在祝賀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許多在CBA呼風喚雨的球員在國際大賽碌碌無為,為什么會引起這樣深度的反差呢?這都與CBA對抗性太低有關,防守一碰裁判就吹犯規,這直接導致CBA球員習慣低對抗得分,CBA比分越來越高,但是精彩程度卻越來越多,這也是CBA為何很難吸引NBA球迷的最大原因,畢竟NBA都被球迷嘲諷為投籃大賽,更何況是CBA呢?
最后總結
姚明在管理CBA方面確實有許多不到位的地方,這也是CBA很難達到NBA高度的最大原因,姚明還是需要繼續努力,采取大破大立的改革模式不應該在再修修補補又三年,國內球員無法高對抗得分,姚明就得在CBA安排高對抗,讓國內球員早日適應,這不僅有利于CBA的發展,還有利于中國男籃的發展,姚明在管理CBA上目前不夠出彩,才會被質疑管理能力不行,大刀闊斧改革CBA勢在必行。
我是阿木侃球,你認為CBA無法達到NBA的高度,是不是姚明管理能力不行呢?歡迎你關注留言交流。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5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