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聯賽第一階段,16支球隊14輪聯賽的比賽里,裁判組共出示了453張黃牌及22張紅牌。平均下來每個球隊28張黃牌,場均有2張,而紅牌每個球隊有1.4張。
然而裁判組如流水般的出牌仍引發巨大的爭議,國內的足球裁判員對于場上的控制力還有一定的欠缺,導致有些場次的比賽雙方球員沖突不斷。以至于包括北京國安裁判在內的多支球隊先后向足協上訴由于裁判的尺度問題,導致球隊遭遇不公?;蚴菫榱似较⒏鱾€俱樂部及球迷對裁判組的不滿,隨著第二階段的臨近,足協近期邀請了外籍裁判來執裁。
中超
據足球報消息,由于歐洲疫情原因,足協選擇邀請亞洲籍裁判執裁中超第二階段的淘汰賽,但目前也只確定了3名亞洲籍裁判來到中超執裁(由于人員的不足,外籍裁判優先安排在重要場次的比賽中)。足協相關人士也表示,由于外籍裁判員的執法習慣及對中超比賽規則的解讀會有各自的理解,也有可能出現一些尺度問題。
對于足協這樣的做法,既邀請外籍裁判來執裁,又表示各個裁判員對規則的解讀都有自己的理解,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失誤問題。球迷表示看不懂,既然知道有可能會出現失誤,怎么還邀請來執裁?執裁的標準已經規定在那里,還能說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難道執裁的標準是參考裁判的個人理解,而不是已經制定好的規則……
淘汰賽
“前有傅明“復明”,后有張雷“踩雷”,更有“敢判上港點球,罰錢”的說法”中超復賽以來,裁判的判罰層出不窮,同樣的犯規卻有不同的裁判,甚至同一場比賽同一個裁判對同一個犯規也有不同的判罰,場上球員示意觀看VAR,主裁卻無動于衷堅持自己的判罰。
執裁
從而也引出了球員在場上的動作越來越大,戴琳大力放鏟后還理直氣壯表示:哥鏟的是線路,我要鏟人他(梅方)還能起來嗎?像戴琳這樣把犯規當成理所當然的球員或不在少數。
失誤雖不可避免,但頻頻的誤判(甚至人為的失誤)不僅讓聯賽籠罩著不公的氛圍,更讓中超的整體觀賞度下降,讓比賽失去了原有的意義。請來的外籍裁判未賽就先表明執裁的尺度也可能有問題,足協這樣的做法是不是有點明知道這樣是有誤的,還繼續用,強行充數……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