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2018俄羅斯世界杯比賽的第一張紅牌出現了。G組哥倫比亞與日本的小組賽開場不到3分鐘,哥倫比亞后衛卡洛斯·桑切斯面對日本隊的反擊,在己方禁區內手球,被主裁判紅牌罰下。日本隊香川真司打入了在本屆世界杯的首粒進球。最終,日本隊以紅牌2比1戰勝哥倫比亞隊,一雪四年前1比4不敵對方之恥,取得了亞洲球隊在世界杯歷史上對南美球隊的首場勝利。
關于禁區內手球的判定,國際足聯有明確規則。如果被當值主裁認定為故意手球,犯規方不但送給對方點球的大好機會,還意味著要被罰下一人,在接下來的比賽中以10人對陣11人,代價不可謂不慘重。無規矩不成方圓,足球比賽規則是參與者必須共同遵守的。參加比賽,就必須承認和遵守,在規則框架下展現自身的技術與水平。
規則的產生,是事物發展的客觀需要。在1966年世界杯英格蘭隊與阿根廷隊的四分之一決賽中,由于當時還沒有現行的紅黃牌制度,很多球員動作過大,粗野碰撞的場面比比皆是,導致比賽幾乎失控。時任國際足聯裁判委員會主席、英國足球裁判肯?阿斯頓由此想到,可以像紅綠燈那樣借助紅黃指示信號來約束警告那些嚴重犯規的球員。在1970年世界杯賽上,包括紅黃牌在內的“阿斯頓建議”被正式采用,給足球運動帶來了一次歷史性的飛躍。手球
在足球場上,裁判們根據比賽規則和場上的實際情況來把握執法方式和尺度,對不同的違規行為給予不同的處理。最常見的就是當球員動作稍微有些大或者輕微違規沒有造成對比賽的干擾和對手的傷害時,裁判一般會采用口頭警告的方式,這像是我們常說的“抓早抓小”“紅紅臉出出汗”。如果球員做出了必須判罰的犯規行為,裁判就必須給予相應的處罰。哥倫比亞對日本的比賽中,哥倫比亞隊員扳平的一球,就是利用日本隊員因在本方禁區前犯規而被判罰的任意球打入的。
在比賽中,如果球員不能知止收斂、依然故我持續違反規則,或者做出暴力、違反體育道德等觸犯“底線”的嚴重犯規行為,不但要受到交換球權、判罰定位球等處罰,還要對球員進行黃牌警告或者紅牌直接罰出賽場。本場比賽中,哥倫比亞球星J羅就因為防守中鏟到日本隊員吃到了一張黃牌。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決賽中,荷蘭隊的海廷加在防守中故意拉倒了突破到禁區弧頂的西班牙隊球員伊涅斯塔,被主裁判出示了本場比賽的第二張黃牌,兩黃變一紅被罰下場。一般情況下,被罰出場的球員還將在后續比賽中停賽一場,犯規嚴重的,還會受到追加停賽場次的處罰??梢姡t黃牌的處罰是程度非常嚴重的“紀律處分”。此外,很多比賽組委會還額外增加了紀律條例,對嚴重違規或不符合體育競賽精神的行為進行停賽、追加禁賽或罰款的處罰。
當然,規則亦非一成不變。自1863年英格蘭足球協會成立,頒布了第一批足球規則起,至今足球比賽規則已經經歷了數十次較大的修改,我們熟知的越位、點球等規則,都是隨著足球運動的發展變化而制定產生的,有的規則因為不適于新的發展而被取消或進行修改完善,比如“金球制勝”。今年3月3日,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第132次年度會議聲明稱,同意在俄羅斯世界杯上采用VAR技術,借用錄像回放系統幫助裁判執法比賽,這可以說是足球規則有史以來最重大的變革之一。目前看來,這項新規則已經在世界杯賽場上發揮了相應作用。
制定規則的目的,并不僅僅為了在賽場上懲罰犯規的隊員,而是為所有參與者劃出可為和不可為的界限,引導人們公平、文明地參加比賽,保障體育運動健康規范發展。制定規則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培養規則意識,當人們重視規則、遵守規則,習以為常,久而久之,規則自然就會成為內心的“信仰”,行動的“指南”。
世界因有規則而美麗。實踐已然證明,小到一場足球比賽、一次交通通行、一個單位的管理,大到社會事務的處理、經濟的運行、國家的治理,都不能沒有規則,人類社會得以文明有序發展,離不開林林總總各種規則的制約與平衡,這是人類理性與智慧的成果。哲學家康德有云,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是人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個則是頭頂燦爛的星空。當我們的人生遇到關于利益與紀律、規矩、底線的思考和抉擇時,真正聰明的人應該能給出最正確的答案。(聶新鑫)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4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