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既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一場對各種高科技裝備的檢閱。
今天就跟大伙盤點一批看似普通,可實際上卻飽含科技含量的比賽裝備。
曲棍球,一個比較小眾的項目,起源于法國,是法國農民在農閑時,進行的一種田間地頭的小游戲,后來一點點演變成為了曲棍球。
曲棍球運動員在比賽時用的球桿,就是根據法國農民收割莊稼時,用的一種長桿鐮刀演變而來的。
可就這根曲棍球的球桿,不但價格不菲,還滿滿的都是科技含量。
最初的曲棍球球桿都是由木頭制成的,不但很沉,而且不結實,撞幾次就折了。后來被塑料材質所取代,現在曲棍球球桿基本都是碳纖維的,堅硬程度比鋼鐵還要硬,可是重量大大減輕了。
但是價格是多少呢?
業余選手用來打著玩的球桿,大概人民幣兩千多塊錢一根。如果是專業運動員的裝備,人民幣大概要兩萬一根。而一名曲棍球運動員,至少要準備三根以上的球桿備用。
守門員戴的手套,人民幣五千塊錢一副。頭盔兩萬多,護胸、護肘、護膝,這一套大概六萬六。守門員的這一套裝備全下來,就需要人民幣將近十萬塊錢。
正式比賽的時候,曲棍球的場上隊員多達32人,這還不包括訓練保障人員。各種訓練器械全算到一起,絕對是天價。
當初曲棍球起源于田間地頭,可是現在,這妥妥是一項貴族運動。
跟曲棍球類似的冰球也是一項貴族運動,而且裝備價格比曲棍球還要貴,基本上就是在曲棍球的基礎上再乘一個3。曲棍球的裝備要是一萬,冰球就得是三萬。
乒乓球,號稱咱們的國球,是咱們國內最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老幼皆宜。
很多小區都有露天的乒乓案子,球拍也不貴,幾十塊錢一支,球就更便宜了,一塊錢一個。
但這也就是普通人平時自娛自樂,如果是專業運動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運動員手里對那支球拍分為兩部分,一個叫底板,一個叫膠皮,底板不用換,膠皮經常需要換。專業運動員,每打一場比賽就需要換一塊膠皮,正面一塊反面一塊。
普通老奧運會百姓用的底板,幾十塊錢的就可以,而專業運動員使用的底板,都是幾千塊錢價位的,如果是世界水平的選手,底板還會更貴。
至于膠皮這種消耗品,同樣價值不菲。
剛才說的這些,從價位上來說,還都屬于入門級的,普通人咬咬牙也能買得起。更專業的,更貴的,還在后面。
田徑比賽中的撐桿跳,就那一根撐桿,價值就超過一萬元,而一名運動員參賽時至少要帶5到7根撐桿。
撐桿跳這項運動,始于19世紀的歐洲。最初的撐桿是木制的,硬度、彈性都不怎么樣。后來發展成竹竿,再后來有了金屬竿和玻璃纖維竿,現在普遍使用的都是更高科技的碳素桿。
一根撐桿的好壞,直接影響撐桿跳運動員的成績。撐桿表面必須光滑,這才能保證運動員在握桿時不會因為撐桿表面不光滑而影響發揮。
之所以要帶這么多撐桿,一是因為撐桿的長度不一樣,二是因為防止撐桿折斷。根據大賽規定,撐桿如果斷了就取消成績。所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從預賽到決賽,一名運動員至少要跳五到七次,所以就得帶五到七根桿參賽。
擊劍比賽,也是一項歷史悠久的貴族運動。既然是貴族運動,自然就便宜不了。
一套業余選手的擊劍裝備,大概兩千多元人民幣,包括護面、劍、保護服、小背心、護板、手套、和劍包。
而專業運動員的一套裝備,價格超過15000元人民幣,國家隊選手的裝備則是定做的,價格是5萬元人民幣一套,每個運動員至少三套。
不過貴有貴的道理。
擊劍運動員戴的面罩,都是由金屬制成的,網眼長度不超過2毫米,保證重量夠輕的同時還不能減弱防護力,正面要能承受160公斤的沖擊力。
比賽服也有保護作用,由質地結實的面料制成,可以抗擊80公斤的沖擊力,強度足以抵擋劍的刺劈。運動員還要穿上防護內衣,女運動員在上衣里還要多穿一層由金屬材料制成的護胸。
運動員手里的那把劍,必須要用馬拉金剛打造,而這只有歐美少數幾個國家可以生產。劍的劍身不叫劍身,叫劍條,這也是可以換的,一般幾場比賽過后就需要換一根劍條,而一根劍條也合人民幣幾千塊錢了。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