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前線僵持之際,遭到西方孤立的俄羅斯正密集展開外交活動,向周邊國家釋放信號。近日,統一俄羅斯黨主席梅德韋杰夫訪華,與中方高層在北京舉行會晤。梅德韋杰夫轉交了普京的親署信,并表示俄方愿與中方共同推進兩國經貿、能源、農業等領域合作。
此外,作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俄烏沖突的話題雙方自然不能忽略。只是俄方在會晤中談到此事時,說話的調子明顯變低了。當著中方高層的面,梅德韋杰夫表示,烏克蘭危機事出有因,十分復雜,俄羅斯愿意通過和談解決面臨的問題。
梅德韋杰夫是普京的盟友,主張對烏克蘭及其西方盟友采取強硬立路線,他本人關于俄烏沖突的言論往往比較激進,調子也一直很高。因此,外媒也稱他為“俄當局中最強硬的聲音之一”。然而這次訪華,梅德韋杰夫在談到俄烏沖突時,卻表現得很克制,沒有像平時那樣嚴厲指責基輔當局,也沒有痛批持續拱火的北約國家,反而態度放軟,釋放“愿意和談”的信號。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都支持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可惜在多種因素的干擾下,俄烏的和談之路格外曲折。俄烏前前后后舉選行了多輪談判,但雙方在諸多方面遲遲難以達成共識。即使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俄烏之間賣力斡旋,效果也依然不理想。俄烏這一戰拖了300天,在此期間,和談取得的唯一成果,大概就是俄烏簽訂的黑海運糧協議了。
實際上,莫斯科方面也不愿意繼續拖下去,他們很清楚,和談是盡快結束沖突的有效途徑。因此,俄方官員多次對外表示,愿意與烏方進行談判?;o方面近期也對雙方和談持開放態度。只是恢復談判的過程依然困難重重。
一方面,俄烏雙方提出的停戰條件不同,甚至完全對立。俄方不愿放棄已占領的陣地,堅持要達成發起特別軍事行動時設定的目標,即“解放”頓巴斯全境;烏方的訴求是讓俄軍徹底離開烏克蘭領土,退至蘇聯解體時談好的邊界以外。換句話說,烏方這是想讓俄軍歸還頓巴斯和克里米亞。俄烏提出的條件雙方目前都無法接受,所以只能任由局勢繼續僵持下去。
另一方面,俄烏和談進度慢跟某些西方國家持續拱火也有關系。俄羅斯防長紹伊古披露的數據顯示,為彌補烏軍在戰斗中的損失,西方成倍增加了對基輔的軍事援助,27個國家相繼出手,給烏克蘭提供了大批軍火,總價值超過970億美元,比美國在阿富汗留下的武器總價還要多久。
最近澤連斯基訪問美國,拜登繼續煽風點火稱,他知道克宮“無意停止這場戰爭”,所以,美國打算“確保烏方繼續擁有保衛自己國家的手段”。這個手段指梅德韋杰夫的就是美國計劃提供給烏方的最新一批軍援,其價值約為18.5億美元,其中最重要的裝備就是 “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
針對西方對烏軍援加碼的事,俄方多次表示不滿,當局還警告稱,西方國家向烏克蘭供應武器是“在玩火”,而且俄烏談判進程具有消極影響。不過這些國家并不拿俄方警告當回事。五角大樓近日回應稱,莫斯科的警告不會迫使美國停止向基輔交付他們需要的系統。
就這樣,烏方又從西方搞了一大批軍援,而俄方也不甘示弱,繼續增加軍事投入,不僅要提高核戰備水平,還承諾以后不為俄軍經費設限,要給軍隊“他們想要的一切”。
臨近年底,俄方提出上述計劃,可能也有提振士氣和向烏方施壓的意圖,后期能不能全部實現還真不好說。只是現在局勢敏感,俄方突然搞這么大動作,有可能會刺激到烏克蘭和北約,導致沖突進一步升級,而俄烏和談的希望也將更加渺茫。這與俄方盡快停戰的愿望南轅北轍,可是眼看300天過去了,依然沒打贏的俄方必須要給國民一個交代,除了像這樣對烏示強,好像也沒有別的辦法。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4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