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很多人不太了解CBA裁判
好巧,阿湯也不太了解
每當一場比賽結束,球員退場
工作人員關閉場館,觀眾關上電視機
看著剛剛還一片熱鬧的場地變得空空蕩蕩
阿湯對著密密麻麻的技術統計
不禁想要從內心深處發問
“某某裁判吹出了這樣一場比賽
這波什么水平?”
中國職業聯賽CBA走過25年歷史
而中國裁判的職業史更是遠遠超過25年
雖然球迷常常因為裁判問題罵罵咧咧
但或許我們連他們的名字都不知道
一直以來,中國籃球江湖上流傳著
楊茂功指導場均吹罰一個技術犯規
這個不可言明的傳說
楊茂功是中國籃球近幾年的功勛裁判
是中國籃壇最早一批
執法男籃世錦賽的代表人物
在業內的地位首屈一指
同時他還是沈陽藥科大學的體育部教授
是見了面要恭恭敬敬喊一聲“老師好”的人物
在體育界,一位好的裁判
可以把一場比賽吹罰成盧浮宮的藝術品
出于東北人豪爽直率的天性
由楊老師吹罰的比賽
往往像一幅梵高的《星空》
你不知道場上的故事將往何處發展
不過在該暫停,該引領
該雙方球員就快要火冒三丈的各種當口
楊老師的哨子都會及時響起,絕不含糊
發人深省的同時還往往能引人入勝
籃球場上,最難纏的
是那些小動作不斷的刺頭
他們外表單純,但內心老練
深諳各種避開裁判視線的門道
對于這類球員,楊老師一向頗有心得
面對在球場隱秘的角落發生的爭執
他從不拖泥帶水
而是直接以一個“T”
宣告游戲結束
如果一個不行
那就再來兩個,三個
有的人離開了江湖
而江湖上仍有他們的傳說
前幾個賽季首鋼與廣廈的比賽中
雙方教練對裁判的判罰幾乎暴跳如雷
楊茂功當時作為技術代表坐鎮現場
他態度強硬,和當值裁判面授機宜
勸退各路教練席代表
完美捍衛了技術臺的尊嚴
在CBA聯盟13號裁判楊茂功退役之后
從話題度和潛力來看
37號裁判段鑄或許隱隱有接班的勢頭
段鑄裁判是軍人出身
十分講究條理,同時堅持按規定辦事
這些年來在球迷心中也算有口皆碑
他吹罰過2015年亞錦賽
吹罰過里約奧運會
吹罰過NBA夏季聯賽
段鑄的特點在于十分果斷,堅決
在關鍵時刻絕不拖泥帶水
2017-2018賽季總決賽第四場
外援博洛西斯不斷向裁判抱怨對手對他犯規
段鑄再三勸阻無果后
果斷上去給了一個技術犯規
引起球迷一片驚呼:
“只有他敢在這種時候吹出這樣的判罰”
看段鑄吹罰比賽
就感覺在看解方程式
邏輯很清晰,每一步都有理有據
該計算,該求導的地方一板一眼
絕裁判不敷衍了事
甚至連草稿紙都有跡可循
有這樣的裁判在場你會覺得十分放心
你不會擔心他亂來
只會擔心他今天有事不來
如果有球員對他的判罰感到不滿以及不理解
他也會主動和球員及主教練進行交流
解釋清楚為什么會這樣吹罰
如今段鑄是中國籃協的重點培養對象
也擔當著講解爭議判罰的任務
在CBA越來越重視裁判發展的情況下
段鑄等優秀裁判也將成為比賽的門面擔當
“判罰”是一件主觀的工作
因為每個人的觀點都不一樣
所以極易產生爭議
一位好的裁判能將比賽吹成藝術品
反之,也能吹成絞肉機
裁判這種職業就像評委
喜歡他們的人覺得這場
比賽吹的又準又硬
不喜歡他們的人
覺得他們干啥都會夾帶私貨
不可否認,人無完人
一場判罰肯定會存在失誤
但或許一個聯賽的職業性
并不完全體現在一場比賽吹罰的好不好
更在于“吹罰水平能否一直進步”
cba
CBA的裁判問題一直被詬病
但肉眼可見的是
CBA也在不斷改進
現在每場比賽結束后
CBA都有專人進行復盤
同時會及時更新裁判報告
這是一個成熟的聯賽的軟實力
至少,CBA現在逐漸具備了這種氣質
職業賽場上,裁判與比賽
一體雙生,如影隨形
它們就像工匠與藝術品
有生之年都會緊緊聯系在一起
所以,屬于裁判的故事還將繼續
由此,出于各種原因而喋喋不休的球迷
或許也將永不停息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