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解
社會學家沈奕斐說“情緒背后有需求,情緒不是你的對立面,情緒就是你自己?!?/p>
面對負面情緒,有的人是極力壓制,內耗自己,時間長了身體心理都會生病,還有的人是無法控制,隨便發泄給別人,你是排解了,對方壓抑了。
那么,處理負情緒正確的做法是“學會識別負面情緒,并理解和善待它?!?/p>
一、親密關系中為什么會出現負面情緒?
談戀愛,出現負情緒面情緒有“原發”和“繼發”兩種情況。
原發,就是你本來就帶著壞情緒回家。跟你、跟你男朋友、跟你們的戀愛都沒關系,單純是你在外面心情不好,沒及時消解,進而影響到了你的生活。
這種情況好解決,外面的煩惱不帶回家,不要讓其他人和事影響你們的感情。
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是后者,感情里的負面情緒是兩個人之前產生的,有你的問題,有對方的問題,也有兩個人相處模式的問題。
比如,你的問題:缺愛、敏感、沒安全感,為了刷存在感不停發脾氣,為了博對方關注情緒泛濫。
對方的問題:他的性格不討喜,他的缺點不改正,總達不到你滿意,不經意間會觸碰你的情緒開關。
相處的問題:溝通不順暢,一方是事實邏輯,一方是情感邏輯,兩個人情感上沒有共情,精神上沒有共鳴。
其實,后面這些繼發的負面情緒,歸根結底都源于你的依賴心。換句話說,你在親密關系中焦慮、憤怒、不開心,還是因為太在乎,太害怕失去,太容易丟失自我。
你總想讓對方滿足你的所有需求和期待,解決掉你的壞情緒,及時給予安慰,讓你脆弱的心好起來。
這時候,無形中你就把解決情緒的主動權交給了對方,人家不理你,你就會一直內耗,情緒不好。
二、與伴侶相處,如何應對自己的負面情緒?
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主動權一旦交出去,就會陷入被動。
談戀愛雖然是最親密的關系,但說到底大家還是獨立的個體,誰都不歸屬誰,誰也不能為誰的人生負責到底,你的情緒問題最終還是指向你自己。
那么,感情中出現了負面情緒,你應該秉持以下三個原則:
1.你的問題你自己解決,你的情緒你自己消化。
兩個人相處,必須放下過度依賴,建立一種相互舒服的適度依賴。
你有問題你可以找對方商量,但不要企圖讓對方解決,你心情不爽你可以跟對方分享,但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疏解心情,尤其是因為安全感出現的情緒焦慮,解決問題的主體永遠是你自己。
那么,如何緩解負面情緒,保持穩定的狀態,我給大家幾點建議,分兩個步驟完成:
第一,緩解、平穩當下的強烈情緒。
?、儆浵仑撁媲榫w,事后復盤。情緒上頭時,不要做任何決定,可以試著記錄下當時的心情,包括觸發這種情緒的源頭,越詳細越好。
等你寫完后,你的壞情緒其實已經消化了一半,而真實客觀的描述,為的是讓情緒能夠被看到、被釋放、被尊重。
?、诜稚⒆⒁饬?,緩解當下的焦慮。記錄過后,如果你的情緒依然崩潰,那就試著分散注意力,不要聚焦在當下煩惱。跟伴侶發生了不愉快,可以出門跟朋友聚餐、逛街,不出門就收拾家務、做美食、煲劇。
壞心情會逐漸被你忙碌的其他事沖散,這是抽離當下焦慮的最好方式。記住,千萬別自找苦吃,反復沉浸在之前的情境中,或者糾纏對方解決你的情緒,那樣你只會更難受。
第二,培養、建立良好的情緒習慣。
?、?自覺反省負面情緒的消極影響。能和自己情緒好好相處的人,不是沒有情緒,而是在認知上對負面情緒有根本的定位,深知負面情緒的破壞性,所以能自覺規避錯誤的行為。
做到這點不難,觀察身邊那些跟你出現負面情緒表現差不多的人,換位思考在他身邊的不舒服,那時你就知道自己有多糟糕了。
?、趯W習情緒穩定的“榜樣”模板。說到底,沒有能力調節自己負面情緒的人,主要是不具備穩定情緒的能力和技巧,而這個是可以靠長期學習、修煉獲得的。
那怎么去學習呢?最簡單的方法,去學習身邊的榜樣,學習那些情緒穩定、心態平和的長輩、朋友、師長,看他們是怎么面對選擇、解決困難、處理親密關系問題的。不懂就問,實在不行就模仿。
2.他的問題你不必過度苛責,諒解也是平復情緒的方式。
當你的負面情緒,不是因為自己的問題,而是因為對方產生的,這個解決原則是在不觸碰底線的情況下,允許對方“犯錯”。
換句話說,就是理解和包容。談戀愛不就是這樣,沒有完美戀人,只有完美的想象,大多數人都是在磨合中變得更加契合。
當對方達不到你滿意時,不妨多想想對方的優點,轉移下關注的焦點。
3.沒有核心的沖突,情緒性的問題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實。
兩個人溝通不暢,相處不和諧,必然會有負面情緒,而負面情緒積累越多,就會看對方越不順眼,吵架頻繁發生。
我建議,如果是情緒上頭引起的不愉快,先處理情緒,彼此都冷靜下來再溝通誰對誰錯。
如果事實在先,比如因為男生不做家務,女生太愛花錢等發生的情緒問題,最好先解決主要矛盾,之后的負面情緒都會自動化解。
#情感事務所##情感點評大賞#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3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