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時間:2022-12-30 13:30:47 閱讀:109

  01

  今天這篇是《美國特色資本主義》續篇,還沒看過的,怕無法深入理解本文內涵,建議先回頭看前作。

  前作中,我說美國由于“清教徒精神立國+殖民地翻身起家”,在西方屬“另類”。

  有強烈理想主義情懷,對政府和官員充滿警惕甚至敵意,能讓自由市場和私人部門做的,一律不讓政府沾邊,以防權力尋租。

  這種價值觀,在經濟生活中優缺點都非常明顯。

  優點是效率高,易成事。

  比如二戰后奧運會規模越來越大,1976年出現“蒙特利爾陷阱”,直到20世紀末,蒙特利爾市納稅人才把這筆債務還清。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首次引入私人資本,把奧運會徹底商業化,辦奧運既能宣傳國家和城市形象,也有利可圖,引發現代奧運史上最偉大的“薩馬蘭奇中興”。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缺點是私人資本過于強勢,容易引發貧富差距拉大和資本導致的社會不公。

  比如美國連監獄都能承包給私人公司,私人老板經營監獄為賺錢,天然希望看到治安變差,罪犯變多,監獄人滿為患,邏輯上說,容易產生嚴重的負外部性。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昨天2022賽季NBA總決賽收官,恭喜34歲的庫里拿下首座總決賽MVP,完成生涯“大滿貫”。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正巧上海疫情封鎖期間,我整理了NBA史上所有偉大球員的生涯數據和生平經歷,以及NBA規則的多次修訂,正好做為美國模式的正面案例。

  02

  作為史上最偉大的的籃球聯賽,NBA的故事,正是在非公眾核心利益部分,政府靠邊站,由私人資本操盤,帶來巨大成功的典范。

  二戰結束后,美國經濟從戰時軍工模式,轉回常態化模式,作為二戰最大贏家,美國內需大爆發,民眾強烈的精神娛樂需求,暗藏巨大商機。

  1946年,11位老板決定成立一個籃球聯盟,叫BBA(全美籃球協會)。

  從一開始,在美國組織籃球協會,搞全美籃球聯賽這種事,就和官方沒半毛錢關系,全是民間私人資本操盤運營。

  沒有誓要把某國聯賽打造成“世界前N”,把某國打造成“籃球強國”的政績導向,只有一門心思蠅營狗茍的商人賺錢邏輯。

  經營得好,能賺大錢,規模越做越大。

  經營不好,虧損連連,最后關門倒閉。

  沒有行業特許審批,只要資金實力夠雄厚,想上就能上。

  所有BBA誕生前,1937年,美國已出現第一個籃球聯盟NBL(國家籃球聯盟)。

  BBA誕生后,兩個聯盟展開激烈競爭,最終NBL不敵BBA,1949年被兼并,這才有了延續至今的新名稱——NBA(國家籃球協會)。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1967年,看NBA做得風生水起有錢賺,又有一伙老板組織了一個新的聯盟——ABA(美國籃球協會)。

  兩個聯盟最標志性的區別是,NBA籃球是紅褐色,ABA籃球是紅藍白相間的彩球,色彩更艷麗,今天很多花式籃球表演賽還在用這種籃球。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為了和NBA競爭,ABA在規則設定上更開放自由,強調更多變的進攻套路(包括引入三分球規則),希望讓比賽更好看。

  同時,被球迷津津樂道的NBA全明星賽和灌籃大賽,也是ABA首創。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這一時期,被稱為NBA“上古時期”,籃球運動在美國地位快速上升,出現了“指環王”比爾·拉塞爾、“籃球皇帝”張伯倫、“天勾”賈巴爾、“LOGO男”杰里·韋斯特、“J博士”朱利葉斯·歐文等一批巨星。

  但由于兩強對峙,1967-1975年期間,美國最優秀的籃球運動員無法同場競技。

  最有代表性的是效力于ABA的“J博士”,被譽為喬丹之前,史上第一個“灌籃高手”,已有ABA合約在身的他,想去NBA打比賽,卻被ABA嚴令禁止和處罰。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J博士”朱利葉斯·歐文

  雖然ABA做了很多努力,但終究還是打不過已經成熟的NBA。

  1976年,ABA被NBA兼并。

  像籃網、掘金、馬刺、步行者等ABA球隊,幾經轉手,今天依然活躍在NBA賽場上,但更多實力不濟的球隊只能解散。

  從此,NBA壟斷了美國職籃市場(雖然1999年,美國又出現了全新的ABA聯盟,但已完全不是NBA對手)。

  別一聽“壟斷”二字,就無比憎惡。

  如果私人資本壟斷的是國計民生不可或缺的核心部門,比如食品、石油、水電煤、航空鐵路……而政府又無力(或不愿)有效監管制約,老百姓就遭殃了。

  但如果是動漫、游戲、綜藝、電影、體育這些文體娛樂領域,壟斷并不能帶來暴利,因為不看球不會死人呀。

  且世界上不是只有美國有籃球聯賽,其他國家也有,還有世界杯、奧運會,你NBA拼命割韭菜,球迷不買單,最后死路一條。

  合并ABA后,NBA逐漸擁有全球影響力——肇始于80年代“魔術師”約翰遜和“大鳥”伯德的藍綠大戰,巔峰于喬丹統治的90年代,最終在2000年代后,群星璀璨,人盡皆知。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03

  NBA的成功,歸根到底,是因為政府不插手引導規范管制,任由資本家以利益最大化為宗旨,進行各種改革創新嘗試。

  想靠經營體育聯賽賺錢,最重要的是比賽好看,能吸引觀眾。

  有球迷,才有可能通過賣球票、周邊、電視轉播分成、到世界各地打表演賽(季前賽)等各種方式,賺更多錢。

  大鍋里賺到的錢夠多,才能球員吃飽,球隊老板吃飽,聯盟自己吃飽。

  優秀球員能賺大錢,就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努力打球,從中學聯賽打到大學聯賽,最后爭取打入NBA,也會吸引全球最頂尖籃球人才加盟NBA,大幅提高NBA水平。

  比如南非的納什、阿根廷的吉諾比利、德國的諾維茨基、西班牙的加索爾、法國的帕克、塞爾維亞的約基奇、希臘的字母哥、中國的姚明……

  球隊老板有錢賺,就有動力購買更多優秀球員,把球隊成績搞上去,吸引更多球迷買單。

  聯盟有錢賺,就有實力砸錢做更多市場推廣和各種創新嘗試,把整個聯盟搞得越來越好。

  由此形成良性循環。

  如果政府不停插手,按自己意圖理解,制定各種規則,試圖引導市場走正路,最后就很難賺錢。

  不賺錢的事,大家都提不起興致,只對領導負責,不對市場負責,吃公糧混日子,聯賽水平就很難提高。

  當然,不是說放手讓私人老板搞聯賽,人家就真會無法無天,假球黑哨遍地,因為你這樣亂搞,觀眾不買賬,最后賺不到錢。

  事實上,NBA管理非常嚴格,對球員、教練和球隊的不合規行為,動不動罰款警告。

  艾弗森喜歡一身嘻哈風格,20年前,NBA最主要的金主爸爸還是比較傳統的中產白人家庭,嘻哈風被視為“地痞流氓混混”的標志,生怕孩子看到艾弗森的打扮,有樣學樣,所以紛紛向聯盟投訴,對球員著裝進行限制。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NBA怕得罪金主,真就發布著裝令,明確規定球員教練在賽場內必須著正裝,不許穿休閑服裝。

  這些年,嘻哈文化逐漸被美國主流文化接受,尤其黑命貴這么一鬧,今天NBA著裝令就沒以前那么嚴格。

  最能體現NBA唯“賺錢/金主爸爸喜歡/球賽好看”馬首是瞻的,是歷次對規則的修改。

  最早籃球規則很簡單,高掛一籃筐,把球放進去就得分,誰得分多誰贏。

  理論上說,越靠近籃筐,命中率越高。

  怎么才能擠入籃筐底下最易得分的區域呢?

  一是夠高,你能攔住對手投籃路線,對手卻攔不住你的投籃路線。

  二是夠壯,你能把對手擠在身后,對手拿不到球,扛不過你,也搶不到籃板。

  所以早期NBA,是“巨人”統治的時代。

  最偉大的球員,幾乎都是高中鋒。

  上古“四大神獸”,賈巴爾218cm、張伯倫216cm、拉塞爾208cm,NBA史上第一位巨星,“籃球先生”喬治·麥肯,也是208cm。

  進攻時,只要本隊球員向站在籃下的高中鋒傳個高拋球,高中鋒一躍而起,就能輕易灌籃/打板得分,命中率極高。

  防守時,只要高中鋒籃下一站,對方矮個球員就很難有打入籃下,上籃/投籃得分的機會,只能在外圍出手,命中率低,籃板還會被高中鋒搶走,這比賽就沒法打了。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籃球皇帝”張伯倫

  我上學那會兒,有個籃球廣告,上寫“風雷激蕩”,“風”是速度型球員,“雷”是力量型球員,問你站哪邊?

  其實“風”都是被逼出來的,沒有“雷”的身高力量優勢,只能靠速度快,才能制造轉瞬即逝的得分機會。

  如果不對巨人球員限制,比賽會變得毫無懸念,老看巨人站籃板下,用很慢的速度,很單調的戰術,就能輕易得分,觀眾就會索然無味。

  比如說,看姚明和喬丹打球,你覺得誰更有觀賞性?

  是看226cm的姚明輕輕一躍就能輕松扣籃,還是看198cm的喬丹從罰球線起跳飛身扣籃,更能讓你腎上腺素狂飆?

  所以NBA規則修改史,就是根據實際情況,讓比賽變得更好看的歷史。

  04

  起初,NBA的防守規則和大學籃球一樣,允許區域聯防,但1947年就給禁了,只許人盯人防守。

  區域聯防的核心是盯球不盯人,每個球員都有自己負責的防守區域,目的是盡最大可能,不給對手突破內線得分的機會,特別是當球權落到對方得分主力手上時,還可以多人包夾,限制其得分能力。

  這么一來,就降低了防守難度,增加了進攻難度,球員突破、灌籃難度加大,和NBA想要提高比賽觀賞性的目標相悖。

  1951年,為削弱喬治·麥肯在籃下的統治力,將三秒區寬度由6英尺擴大為12英尺。

  所謂“三秒區”,又叫籃下“禁區”。

  上面說過,進攻時,只要本隊球員向站在籃下的高中鋒傳個高拋球,高中鋒一躍而起,就能輕易灌籃/打板得分。

  所以NBA規定,進攻方球員不得在無球狀態下,禁區內停留超三秒。

  這就要求巨人球員不能一直杵在對方籃下,必須跑動起來,巨人的靈活性和速度相對差,優勢就被削弱。

  1954年,引入限制進攻時間的24秒規則。

  目的是避免分數領先的球隊,采取控制球權,消極比賽,把時間耗完的戰術取勝(這在足球比賽很常見)。

  畢竟,觀眾愛看激烈對攻,不喜歡看磨洋工。

  1964年,由于張伯倫籃下統治力無人能敵(最高單場100分),為削弱張伯倫得分能力,讓比賽更平衡,三秒區寬度再次擴大為16英尺。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還是為了限制張伯倫,NBA出臺了罰球時禁止在罰球線外助跑起跳灌籃的規定。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這條規則可能讓你很懵逼,怎么會有這種騷操作?

  張伯倫籃下無敵,也就無需練習中距離投籃,導致罰球命中率很低。

  還在NCAA(美國大學籃球聯賽)打球時,張伯倫就想出這種騷操作,以提高罰球命中率。

  這招只用了一次,NCAA就禁了,后來NBA也跟著禁了。

  為了限制喬治·麥肯,NBA很早就引入防守干擾球規則,防守方不能干擾正在下降軌跡中的球。

  后來為限制張伯倫,不讓他空接暴扣,又增加了進攻干擾球規則,球在籃網上方時,誰都不能碰。

  1978年,飛行中的球被允許從場外拔回場內。

  因為這種球員舍命飛身救球,甚至“砸”到場外人員身上的畫面,非常刺激,觀眾看了很爽。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1980年,NBA引入三分球制度。

  目的同樣是限制內線巨人強大的統治力,鼓勵多樣化得分方式。

  喬丹拿到第一個三連冠后,很多球迷認為喬丹是GOAT(Greatest of All Time,NBA歷史最佳)。

  這種觀點,引起好勝心極強的張伯倫強烈不滿。

  他對喬丹說,我打球時,聯盟為限制我不斷修改規則,你打球時,聯盟為幫助你不斷修改規則。

  這主要是因為大衛·斯特恩上臺后,NBA開啟了大規模的造星戰略和國際化路線。

  斯特恩認為,對巨星進行限制,讓比賽打得更平衡,的確能吸引觀眾,但如果能制造超級巨星,讓球迷為之瘋狂,能創造更大收入。

  90年代初,NBA最成功的造星運動,就是喬丹。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但喬丹1991年獲得第一冠前,在東區阻擋他挺進總決賽最大的攔路虎,是伊賽亞·托馬斯領銜的底特律壞小子軍團。

  活塞為了贏球,打法很臟,各種小動作,擦邊球,惡意犯規,容易造成身體傷害,直到今天,喬丹依然沒原諒當年活塞的齷齪打法。

  為了保護喬丹,NBA出臺一系列新規,通過罰款、離場、禁賽等處罰,嚴懲非法防守。

  05

  當然,對今天NBA影響最大的規則調整,都出現在新世紀。

  經歷“大夢”奧拉朱旺、“海軍上將”羅賓遜、“大猩猩”尤因和穆大叔領銜的90年代中鋒高峰后,NBA又出現了一位現象級中鋒——

  “大鯊魚”奧尼爾。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216cm的身高,和張伯倫一樣,但奧尼爾巔峰時期的體重高達395磅(約179公斤),又高又壯,沒有任何對手能扛得住。

  喬丹之后,NBA一直在尋找接班人。

  不只是球技上的接班人,更是全球商業影響力上的接班人。

  作為得分后衛,喬丹打法全面,比賽極具觀賞性,奧尼爾這種又高又壯的中鋒很難具備類似喬丹的頂級商業價值。

  聯盟更希望看到科比、麥迪、艾弗森、卡特、雷·阿倫、韋德、詹姆斯這類更靈活,更全面的得分后衛或小前鋒崛起。

  后來出臺的一系列規則,還是延續“限制內線巨人”+“限制防守,鼓勵進攻”的方向,只不過下手更狠。

  一是設置“防守三秒”。

  過去的進攻三秒限制了巨人在籃下得分的能力,但沒限制巨人在籃下防守的能力。

  “防守三秒”要求,防守方球員不能在沒有防守任何對方球員的情況下,在禁區里停留超過三秒。

  這樣一來,奧尼爾防守時也不能一直站禁區內,防守難度大增。

  二是取消handcheck。

  禁止防守方球員用手接觸對方身體來跟蹤對手位置,外線防守難度大增,直接導致外線投手崛起。

  三是重新允許聯防。

  由于上述規則的改動,區域聯防的技術優勢有所下降,反而能增加比賽戰術的豐富性。

  加上在NBA的推動下,籃球的全球影響力迅速提升,各國籃球水平迅速提高,國際籃聯允許聯防,但NBA球員不適應,導致參加國際大賽時,對美國隊戰績造成沖擊。

  開頭提到的改變NBA打法的男人,又要登場了——只有188cm的控球后衛,史蒂芬·庫里。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從數據上看,庫里今天取得的榮譽成就,還比不上喬丹和詹姆斯,卻是勵志+幸運兒的結合體。

  NBA史上從未有一個180+的球員,能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

  上一位如此勵志的矮個子球員,還是20年前的艾弗森(183cm)。

  但庫里比艾佛森幸運,他高得令人發指的三分球命中率,遇上今天這個小球時代,如魚得水。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上面說的只是NBA歷史上比較重要的幾次規則修改,細微規則修改多如牛毛。

  改來改去,都是為了商業考量——不管是限制誰,還是打造誰,最后都是想賺更多錢。

  當然,頻繁修改規則的另一個目的是增加話題度,讓球迷不斷討論規則對比賽和球員發揮的影響,進一步提升NBA關注度,說到底還是想賺錢。

  講真,不管內線高中鋒的強身體對抗和暴力扣籃,還是外線華麗流暢的傳切配合與完美弧線,各有各的觀賞性,青菜蘿卜,各有所愛,但NBA只能不斷小步試錯,盡可能尋求多數球迷認可的最大公約數。

  06

  最后,喬丹和詹姆斯,到底誰是GOAT的問題,我就不參與撕逼了,因為考察維度太多樣。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單從身體素質看,詹姆斯應該強于喬丹,但喬丹給籃球運動帶來的全球影響力,應該難有后人能及。

  我更喜歡按場上位置尋找GOAT。

  中鋒,我個人最欣賞奧拉朱旺,這樣的身材,打球還這么有腦子,真心罕見。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其次是奧尼爾、賈巴爾、張伯倫、霍華德。

  我統計了史上最牛中鋒數據,姚明排不進TOP10,但能擠入TOP20。

  但這已是所有亞裔球員能達到的巔峰,姚明往下看,很遠很遠才能依稀看到林書豪、易建聯的背影。

  向大姚致敬~

  大前鋒,我個人最欣賞鄧肯。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其次是加內特、卡爾·馬龍、諾維茨基、字母哥。

  小前鋒,“小皇帝”詹姆斯說第二,應該沒人敢說第一,詹姆斯的全面性令人贊嘆。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其次是杜蘭特、拉里·伯德、J博士、皮蓬。

  說到皮蓬,多說一句。

  我看過一個很經典的評論,說為啥姚麥兩人單獨拉出來看,都是當時NBA頂尖球星,但配合起來,始終無法帶領火箭更上層樓?

  答案是麥迪和皮蓬一樣,都是“將才”,不是“帥才”。

  性格柔軟溫和,沒有那種你死我活,老子說啥都一定要干死你的那股狠勁!

  喬丹、科比、詹姆斯等人,都是性格上棱角分明的帥才,有時就是一言堂,暴脾氣,打死不服輸,這樣才能團結隊伍,鼓舞士氣,救世主都這種人。

  姚明更是典型東方式的“儒將”,待人接物,點到為止,和諧NBA,你我共建。

  如果姚明遇上科比,麥迪遇上奧尼爾,可能都能拿到總冠軍吧。

  得分后衛,喬丹,無任何爭議。

  其次是科比、艾弗森、哈登、韋德。

  控球后衛,“魔術師”約翰遜。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其次是庫里、斯托克頓、納什、基德。

  我覺得最勵志的還是只有185cm,看起來身子非常孱弱的斯托克頓,打球兢兢業業,生活簡簡單單,nba至今保持NBA歷史助攻王和搶斷王記錄。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其實,不少人應該能看出這篇文章想表達什么,但現在的環境,負能量已太多,我倒希望大家能從這些充滿勵志精神的球員身上,看到更多類似董宇輝這樣的正能量~

  nba為什么有中國(NBA,為啥這么成功?)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3681.html

標簽:nba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