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部的“冷知識”當中,我們跟大家提到了在小組賽中決定排名的方法,比到最后哪哪都平的情況下,甚至都會以抽簽的方式決定。
但是到了淘汰賽里,往往就不會這么兒戲了。
點球
雙方在常規時間和加時賽都打平的情況下,會直接進行點球大戰,獲勝者將晉級,敗者被淘汰。
雖然點球大戰也有著運氣的成分,但和抽簽相比,還是有些“技術”在里面的,踢點球看似就是進與不進各占50%的概率,其實,這里面還有心理博弈的因素在里面。
會踢到點球大戰的球隊,往往實力都是相當匹配的,如果實力不對等,前面早就分出勝負了,根本不可能踢了120分鐘依舊是平局(這還是不算傷停補時的情況下)
我們中國隊就曾在世界杯總決賽上,和東道主美國激戰120分鐘比分依舊0:0 ,最終點球大戰4:5告負,憾失冠軍。
這一幕發生在1999年7月10日的美國女足世界杯上,這里的中國隊指的是中國女足。
男足也有很多具有中國特色的點球手,像邵佳一、郜林等等都相當不錯。
點球大戰雖然很刺激,但它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
在說點球大戰之前,就不得不說點球了。
早在19世紀末的英國舉行了一場足球比賽,當時攻方球員在禁區被守方絆倒。
裁判就根據當時的規則判罰了任意球。
結果,防守的一方把人墻擺進了球門里,把門圍得水泄不通,這球換誰也踢不進啊。
英國足協就認為,這樣肯定不行,如果允許這樣操作,以后大家都會在禁區里肆無忌憚地犯規了。
隨后就發布了“點球”的規則,凡是在禁區內犯規,攻方將直接面對守門員進行射門,且在球發出來之前,其他人不準踏進禁區。
后來,點球就正式運用到了球賽當中。
點球大戰的英文是:Penalty Kick,簡稱PK,后來這個簡稱被運用到了多種競技領域,現在我們玩電子游戲的時候,經常說的“PK”就是打這來的。
足球比賽規則中,用手觸球是犯規,在己方禁區犯規要送給對方一個點球。所以,帶球進入對方禁區發現射門無望的時候,就會有人故意往防守隊員手上踢,就有很大的機率得到一個點球。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