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標題:線上二手交易越來越火)
根據相關報告,中國二手閑置物品交易規模從2015年約3000億元快速提升至2020年破萬億的市場規模,閑置物品交易的范圍覆蓋了幾乎所有的消費品品類,預計2025年中國二手閑置物品交易規模將達到接近3萬億的市場規模。除了閑魚、轉轉、愛回收,抖音快手也對此有所涉獵。
各種喜好、各個圈層的人群在這里聚集,也衍生了各式各樣的生意生態,這里不僅僅賣二手衣服、二手運動鞋等實物,也賣快樂、賣服務等虛擬商品,交易的范圍越來越廣。
但是,隨著網上二手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人看到了內中的商機,套路也隨之產生。閑魚、轉轉這些平臺上的籃球鞋職業賣家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與轉讓二手的個人賣家不同,職業賣家多是工廠直銷廠家、線下門店商家,以及做“一鍵代發”的普通玩家。
其中,“一鍵代發”是一種無貨源交易的新玩法,即先在閑魚上線,再從拼多多、1688購買發貨,賺中間差。
面向無貨源的寶媽、學生、白領人群,有人將“一鍵代發”做成了一門生意。主要以提供更便宜更全面的廠家貨源,更專業的賬號運營方法論,減少前期的沉沒成本等誘惑性的話術將“一鍵代發”包裝成了一個穩賺不賠的投資:
“如果二十年前錯過了房地產、十年前錯過了公眾號、現如今不要錯過閑魚電商”;
“門檻低、助理全程陪跑、貨品有保證”;
“一個大爆品收入近百萬,別人一輩子賺不到的錢,在閑魚一個單品就賺到了”……
這門生意的運營模式有點類似于龐氏騙局:
在上游與線下的廠家對接貨源,在中游做付費內容的培訓,讓學員又再發展下線,將影響力進一步鋪開。一條圍繞“一鍵代發”的產業鏈在野蠻生長。
?、?/p>
批量制造職業賣家
第一步,招募引流。
他們在百度貼吧、知乎、小紅書等各大平臺發布關于閑魚職業賣家的招募信息,大概內容先講述閑魚如今的流量紅利,引出如今做職業賣家是一門成功的副業,并強調自己有貨源、有運營指導,發貨、售后全包,加入后只需動動手指一單純利潤就在幾十元到100元不等,最后附上聯系方式收尾。
按照上述聯系方式,我們以想做閑魚電商為由添加上一位自稱閑魚電商金牌運營策劃的徐姐。徐姐表示,臨近雙12,閑魚會有一大波的流量紅利,現在入局正是好時機。同時她以雙11期間另一位職業賣家的銷售成績舉例:雙11前幾天新加入,剛開號第三天就賣出五單,凈賺400多,整個11月份賺了五六千,不到一個月就回本。緊接著又發來了價碼表,原價4980元/一年,現在優惠2980元/年,年底會漲價。
按照對方的說辭,雖然這門生意回本快、利潤高,但2980元的付費門檻并不低,這2980元的費用主要是貨品測試費和服務費。
貨品測試費,是指他們為確保商品質量,提前購買貨品用于測試的費用。
服務費,是賬號運營經驗分享的指導培訓的費用,包括如何養號提升權重,文案如何寫、如何快速賣貨、售后服務等全程指導。
家電、數碼、美妝、母嬰是閑魚上比較受歡迎的類目,徐姐的貨品主要也集中在這四個大類,其中數碼類多是二手的相機、手機、電腦等,賣的最好,其他辦公用品、家居日用品、兒童玩具等則是對接的廠家直銷的新品,價格低且復購率高。對于爆品的測試,徐姐透露,他們每隔一段時間會去1688或者拼多多參考平臺銷量,將前十的產品在閑魚上架,然后再根據閑魚的銷量將前五個跑出來的爆品對接給學員,進行批量式售賣。
?。ㄩe魚貨架)
爆品有了,賣出去并賣得好是關鍵一步,此時便需要靠運營出圈。
徐姐在群里教學員在實際運營時一定要做到幾點:
一是要保證時刻在線,出單要好評,聊天要關注,30秒內回復;
二是文案要用萬能模板才會吸引人:寶貝特點優勢+稀缺性+出售原因+寶貝規格+保障服務;
三是要打造垂直類目的人設,深耕數碼類目就將自己打造成“程序員”、“家里開的相機店倒閉了”的人設,賣化妝品、首飾的則是標注成“前男友送的”、“閨蜜前男友送的”。
掌握了爆品和運營技能的職業賣家,就可以在閑魚出單賺錢了。
據了解,徐姐提供的所有的爆品都會有一個成本價,學員根據成本自行定價。所以閑魚上會出現同款產品但價格不同的情況,例如根據徐姐展示的售賣截圖,一款易烊千璽同款DV機復古1600萬像素數碼攝像機有人出價158元、有人出價188元,這可能都是一款產品。
在售賣貨品時,學員接單后向徐姐提供買家信息,徐姐團隊便會根據買家信息發貨。收到的錢雙方“分成”,徐姐扣除成本價,剩余的利潤歸學員,賣得貴掙得多、賣得多掙得多。學員“出師”之后還可以自己發展代理,賺中間的成本差價。若售后出現問題,也是由徐姐團隊包攬。
?、?/p>
平臺的兩難
這看上去像是一門穩賺不賠、互惠互利的生意——
學員繳納2980元成為“一鍵代發”賣家后,每日只需擦亮新品、對接買家就能賺錢,不用壓貨、也不管售后。
批量制造職業賣家的團隊單就入門費便能賺得盆滿缽滿,零成本啟動、批量化復制。
而閑魚也需要職業賣家來補充內容生態,此外,與個人賣家相比,職業賣家幾乎隨叫隨到,24小時在線,這也拉高了站內的日活、月活。
然而,職業賣家就像是攪屎棍。當越來越多的職業賣家涌向平臺,給網上二手置換市場帶來了機會帶來了亂象,買家不知道自己買的是真貨還是假貨,二手市場沒有質量保證,真正有需求的人利益無法得到保障。
購買二手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發現賣家隱瞞事實,告知虛假信息;在網絡平臺購買二手服裝箱包、首飾、手表等奢侈品,發現是高仿假貨……二手交易后維權難、監管難等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投訴平臺搜索“閑魚”,有八萬多條投訴,投訴的緣由包括職業賣家太多、假貨泛濫、貨不對板、平臺客服不作為。有位買家稱花了130元在閑魚買了一雙籃球鞋,因為職業賣家一直在玩文字游戲,收到后貨不對板,且申請客服介入也被判賣家贏,所以認為這是消費欺騙,要求退貨退款。
(黑貓投訴平臺閑魚投訴結果查詢)
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類似的“職業賣家投訴帖”也不少見,例如有位買家下單買了一款產品后,沒過幾天,賣家又在主頁發布同樣的商品,文字描述也和之前一模一樣,懷疑遇到了職業賣家,隨后發起退款被拒收。
相關投訴林林總總,教人分辨職業賣家和個人賣家也成了熱門的帖子,讓更多用戶就此“避雷”:用關鍵詞搜索產品,如果有大量一致的圖片和文案,那多是職業賣家在售賣;點進主頁,賬號售賣的類型單一,職業賣家的可能性也更高。
如果網上二手交易平臺上的職業賣家越來越多,個人賣家很難爭取到流量,平臺的交易規則又很容易正品被鉆漏洞,用戶申訴無效導致投訴量逐漸提升,假幣、劣幣驅逐下,用戶就會開始逃離。
當前,意識到這一點的各大平臺也在做一系列措施補救。閑魚今年十月份上線了“七天無理由退貨”功能,要求經營性賣家提供七天無理由退貨服務,即入駐了魚小鋪、在個人主頁展示“商”字標識的賣家,將會強制執行這一服務。不過據觀察,這種措施對于少數職業賣家的打擊并不是特別大,部分入駐了魚小鋪的商家主動退出了魚小鋪成為普通賣家后,便不用“無理由退貨”。
二手交易毫無疑問是個大市場,但想要讓生意做得長久,恐怕還得做一些會產生陣痛的選擇。
(內容來源:公眾號探聽視界 每天分享一部生意經)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3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