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正式落幕,32強的故事迎來大結局。雖然還是歐洲區、南美區球隊唱主角,但無論是3支亞洲區球隊挺進16強,還是最大黑馬摩洛哥創造非洲區歷史最佳戰績(4強),本屆世界杯都讓人印象深刻。
與此前6屆世界杯相比,歐洲區球隊的統治力依然穩固,13隊參賽,8隊進入16強,4隊闖入8強,2隊挺進半決賽。阿根廷則守護了南美區球隊的榮耀,第3次捧起了大力神杯。
突破
黑馬進4強,近7屆僅韓國和摩洛哥做到
自世界杯于1998年擴軍至32支球隊以來,各大賽區的名額比較穩定,加上成熟的賽制,很難有球隊能對歐洲區、南美區的統治地位造成威脅。時至今日,從未有歐洲區、南美區以外的球隊闖進世界杯決賽。
不過,足球場上的對決從來不是硬實力比拼那樣簡單,尤其當世界杯規模擴大至32強,爆冷的比賽越來越多,從小組賽到淘汰賽,傳統強隊也經常栽跟頭。
最近7屆世界杯,歐洲區和南美區球隊相加,晉級16強的球隊數量分別為14支、11支、13支、11支、11支、14支、10支。換言之,每屆世界杯,也有少數晉級16強的球隊來自非洲區、亞洲區和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區。
闖進4強,摩洛哥成為卡塔爾世界杯最大黑馬。 圖/新華社
當然,隨著賽事更加深入,從16強到8強再到4強,大部分非洲區、亞洲區和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區的球隊會被淘汰。1998年以來,只有兩支球隊是例外,分別是2002年世界杯的韓國、2022年世界杯的摩洛哥,他們均闖入4強。
2002年韓日世界杯,主場作戰的韓國小組賽擊敗葡萄牙、波蘭,戰平美國,以小組頭名出線。進入淘汰賽后,球隊先后遭遇實力強勁的意大利、西班牙,均涉險過關,成功闖入4強,直至半決賽不敵德國。
舞臺來到卡塔爾世界杯,摩洛哥成為最大黑馬。小組賽戰平克羅地亞,擊敗比利時、加拿大,以小組頭名出線。淘汰賽先后挑戰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均驚險取勝,非洲球隊首次闖入世界杯4強,直至半決賽不敵法國。
格局
歐洲區兩次包攬4強,唯南美區可與之抗衡
自1998年以來,歐洲區的參賽球隊數量比較穩定,最少的時候13支,最多的時候15支。僅從晉級16強的球隊數量來看,歷屆世界杯的情況略有不同,最少的時候6支,最多的時候10支,本屆世界杯,8支歐洲區球隊晉級16強。
尤其進入淘汰賽后,歐洲區球隊的整體實力占據優勢,當其他賽區的球隊紛紛被淘汰,歐洲區球隊的“存活”比率會越來越高。以近7屆世界杯的8強球隊為例,歐洲區球隊的數量分別達到6支、4支、6支、3支、4支、6支、5支,6屆比賽的占比過半。
最近3屆世界杯,梅西率領的南美區球隊阿根廷兩次挺進決賽。
近7屆世界杯4強球隊,歐洲區球隊最少也有兩支,最多的時候達到4支。以2006年世界杯為例,德國、意大利、葡萄牙、法國4支歐洲區球隊包攬4強。2018年世界杯同樣是類似的情況,克羅地亞、英格蘭、比利時、法國包攬4強。
唯一能和歐洲區球隊對抗的賽區自然是南美區,雖然參賽球隊數量只有4支到6支,但最近7屆世界杯,4次決賽出現南美球隊的身影,巴西、阿根廷各占兩次。烏拉圭、巴拉圭、哥倫比亞等南美區球隊也是淘汰賽的???。
2010年南非世界杯,巴西、阿根廷、烏亞洲區拉圭、巴拉圭、智利等5支南美區球隊參賽,全部闖入16強,其中4隊晉級8強,一度比歐洲區的整體發揮還要好,可惜最終沒能憑借集團優勢奪冠。2010年巴西世界杯,6支南美區球隊參賽,其中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哥倫比亞、智利闖入16強,巴西、阿根廷晉級半決賽,但兩隊最終無緣決賽。
驚喜
3隊晉級16強,亞洲區整體表現亮眼
本屆世界杯,由于卡塔爾是東道主,而澳大利亞在世預賽附加賽中發揮出色,出現在世界杯賽場的亞洲區球隊數量達到6支,為歷屆世界杯最多。這一數量僅次于歐洲區的13支,比南美區、非洲區的參賽球隊都要多。
賽前,外界并不看好亞洲區球隊的前景。過往6屆世界杯,1998年、2006年和2014年,亞洲區球隊全部小組賽出局,2010年和2018年,亞洲區球隊的最好成績為16強,唯有2002年,韓國歷史性地闖入4強。
在對陣加納的小組賽中,韓國前鋒曹圭成頭球梅開二度。 圖/新華社
卡塔爾世界杯開幕后,6支亞洲區球隊不斷制造驚喜。首輪比賽,沙特逆轉戰勝阿根廷,日本逆轉擊敗德國,為本輪最大的兩個冷門。隨后的比賽,伊朗戰勝威爾士,澳大利亞戰勝突尼斯、丹麥,日本戰勝西班牙,韓國擊敗葡萄牙。小組賽結束,亞洲區球隊共收獲7場勝利,除了東道主卡塔爾,全部有勝場入賬。
最終,日本、澳大利亞、韓國3支亞洲區球隊晉級16強,尤其是身處“死亡之組”的日本,接連戰勝德國、西班牙兩支前世界杯冠軍,以小組頭名晉級,是本屆世界杯亞洲區球隊的最大驚喜。
進入淘汰賽后,雖然日本點球大戰不敵克羅地亞,韓國輸給巴西,澳大利亞不敵阿根廷,3支亞洲區球隊止步16強,但亞洲區球隊的整體表現讓人印象深刻。未來的幾屆世界杯,亞洲區球隊完全有機會沖擊8強甚至4強,成為世界杯賽場的攪局者。
新京報記者 徐邦印
編輯 王春秋
校對 趙琳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3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