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選手猝死(跑馬拉松猝死,多半是血氣方剛,沒有敬畏之心)

時間:2022-12-20 21:10:45 閱讀:146

  馬拉松選手猝死(跑馬拉松猝死,多半是血氣方剛,沒有敬畏之心)

  馬拉松選手猝死(跑馬拉松猝死,多半是血氣方剛,沒有敬畏之心)

  跑者和醫護人員輪番心肺復蘇,也沒救過來(圖片來自微博@低調跑渣)。

  撰文 / 黃繼平

  編輯 / 小葉

  11月24日昨天,2018·昆明晉寧馬拉松鳴槍開跑。其中,有800人參加了半程馬拉松項目。而昨天晚上,有一個視頻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刷屏了。

  視頻中,一位跑者猝倒在地,身邊的跑者和醫護人員輪流在為他進行心肺復蘇。

  聽旁邊的醫護人員表示,遠遠地看到這名跑者狀況不太好,就趕緊往這邊跑,結果還沒跑過來,就倒下了。

  據跑友透露,這名跑者是在半程馬拉松19公里處倒在地上的,距離終點只有2公里多,而且他比賽時用的配速是4分多。

  最終,令人遺憾的是,雖然身邊的跑者和醫護人員緊張地輪番為他進行心肺復蘇,但還是沒能救過來。跑馬拉松

  關于馬拉松猝死,馬拉松助手(malasongzhushou)曾經采訪過一位專業的急救跑者——黃繼平先生。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在手機上一個字、一個字地敲出了這篇文章。由此也可以看出,黃繼平對跑者生命安全的關切,希望可以借馬拉松助手(malasongzhushou)這個平臺提醒更多的跑友,注意跑步時的生命安全,避免悲劇的再發生。

  黃繼平:2014年7月開始跑步,參加幾十場馬拉松及越野比賽。持有中國紅十字會急救證,是多場馬拉松的急救跑者。

  馬拉松選手猝死(跑馬拉松猝死,多半是血氣方剛,沒有敬畏之心)

  馬拉松選手猝死(跑馬拉松猝死,多半是血氣方剛,沒有敬畏之心)

  跑步猝死多發生于半馬,普遍是男性,平時沒怎么系統訓練過;年輕,血氣方剛;對馬拉松沒有畏懼。

  從癥狀體征出現后6-24小時內的死亡稱為猝死。但是在運動中常常見到的是在數分鐘、數秒鐘乃至來不及出現癥狀就迅速死亡,稱為即刻死亡。從這里就能看出,猝死發生十分突然,有的短短幾秒、幾分鐘就發生,常?;颊叩貌坏郊皶r的救治,死亡率極高。所以急救跑者、現場醫生如果不及時趕到,在黃金4分鐘做心肺復蘇、AED除顫的話,基本上都是救不過來了。

  運動性猝死發生雖然很突然,但并非沒有任何預警,運動員要學會傾聽來自身體發出的信號。在比賽及日常運動過程中可能出現胸悶、氣促、心慌、頭猝死痛、惡心等身體不適的情況,而人們往往忽視這些身體反應,以為可能是運動過程中的正常反應,不予理睬繼續運動,這恰恰增加了運動性猝死發生的概率。如果在近期有比賽的話,賽中會由于現場氣氛下的帶動,進而引發運動性猝死。

  猝死絕大多數是心源性猝死和腦源性猝死,最常見的是心源性猝死,原有心臟結構異?;虿∽?,例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在國外的研究中,心源性猝死占運動性猝死總數的82%。此外,腦溢血、呼吸系統疾病、中暑、肝臟和腎臟的病變,都有可能導致猝死。今年的比賽猝死原因不少都是中暑、腎臟功能衰竭引起的。

  一些外部誘因也會導致猝死,如:體內有感染病灶、高原地區缺氧、飽食后運動等。之前曾有兩個案例,一個是健身房教練,感冒嚴重,仍然去健身房跑步、力量訓練,結果訓練完上公交就倒下了;另一個是比賽前感冒嚴重,仍然去比賽,還想著PB,當然成績還是可以的,在當地也是個跑步大神,在比賽中也倒下了。

  還有個跑者在參加北京靈山100時,路途中倒下了,越野比賽更沒有馬拉松那么多的急救跑者和醫生。超長距離越野如果身體感覺不適,頭暈,惡心,嘔吐等情況的話,不適當休息而繼續比賽,會增加心臟、肝臟、腎臟的負擔。因為本身熬夜就是增加五臟六腹的負擔,這也就為啥有些職業,像主持人、編輯等會突發死亡的原因。夜跑會更加消耗體能,如果有問題不及時發現并處理,后果是會很嚴重的。

  通常用心率來衡量運動負荷,220-年齡=最大心率,這方面現在很多跑者都開始留意自己跑步時的心率,會買心率手表,日常和比賽時佩戴,經常觀察心率。而且經過長期有效的系統訓練后,同樣的配速情況下心率是會有所下降的,也就慢慢地有了心率跑法。反而有些中老年人更不看重這些跑步的科學知識,有些馬拉松比賽在六七月份時,不少中暑暈倒的都是50歲以上的人,年輕人多半是抽筋。

  負荷過大,運動至力竭時,血液中一氧化氮的含量低于安靜狀態下的水平,一氧化氮是迄今發現的最強的血管舒張物,濃度下降導致血管橫斷面變小,心肌供血量下降。供血不足就會引起暈倒。

  猝死的預防分為三級:

  1、加強宣傳教育,明確低強度運動心率低于100次/分,也就是慢跑,系統訓練是要有慢跑的,不能一直處于高強度的訓練中;中等強度運動心率在130-150 次/分之間,節奏跑;高強度運動心率一般高于150次/分,變速跑、間歇跑、比賽配速跑等。一年至少要做一次體檢,上馬就要求要有體檢報告,這是在對自己的身體負責,體檢費用很低的。

  2、在患有冠心病或其它心臟異常的人群中進行預防。如果體檢報告說心臟有問題的話,最好在醫生或運動專家的指導下進行體育鍛煉,我們之前參加跑步訓練營時,就有一名學員體檢查出心臟有問題,教練就直接把他的訓練計劃修改了,強度訓練減少了很多,多以減脂慢跑為主。PB是次要的,健康還是第一位的,不要忘了初心。

  3、治療急性心跳驟停以防止發展為心臟猝死。主要是加強運動者運動醫學方面的常識,提高其自我保護能力;再者,提供現場醫務監督和建立急救體系,在馬拉松比賽中這方面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不過急救跑者在比賽中合影什么的,我不提倡,不少比賽還是沒有相關的急救體系。有些比賽醫務人員會現場騎車巡邏,這點是可取的。而且越來越多的殘疾輪椅和視障跑者,比賽中也要關注下他們的安全,我看到過就有被踩到腳的。

  我國近年來大力推行全民健身效果顯著,越來越多的人愛上跑步,4年前還沒什么人跑步,現在運動學醫生倒是忙多了。馬拉松比賽組織也日漸頻繁,但是同時有一個問題就是,大部分參加馬拉松運動的人在運動醫學方面的常識不夠,或者在運動時周圍專業人員的服務不到位,猝死發生時不能得到及時救治,導致了嚴重的后果。我們首師大訓練營就有一次日常晚上訓練,一位配速兔子剛帶隊跑完二圈熱身就暈倒,我們兩個人及時檢查,做心肺復蘇,我時不時地摸脈搏,當他心跳恢復正常,附近醫院的醫生也過來了。但他當時還不能站立,并出現了嘔吐的現象,休息了一會兒,醫生把他抬上了救護車。檢查后也沒發現什么心臟問題,其原因主要還是前一天晚上喝酒過度,休息不夠,供血不足,頭暈目眩引起的。

  因此,一方面,應該大力加強跑者的健康教育和急救常識,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來科學合理地選擇參加比賽項目,確保自身安全;另一方面,馬拉松組委會應該形成賽前體檢常規制度,參加馬拉松賽事的人員需要通過體檢,排外猝死風險,以此確定參賽資格,減少意外發生率。一般體檢報告都是可以使用一年的。此外,在比賽現場設立多點運動醫務監督專業人員和相應急救設備AED,一旦猝死發生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救助,最大程度減低傷害,急救跑者如果發現也要立馬做CPR,別不敢做,當然,動作還要做得標準,之前媒體報道過的現場急救,就有兩個CPR是做錯了的。

  這也說明,我們的醫療急救知識的普及,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賽事組委會合作:makongduoren002(微信號)

  搜索微信小程序跑步眾議院,可第一時間了解跑圈最新資訊

  更專業的跑步裝備,戳“了解更多”即可一鍵購買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2889.html

標簽:跑馬拉松 猝死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