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日本對波蘭戰后評論(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動蕩的民主波蘭)

時間:2022-12-20 12:40:50 閱讀:74

  貓不聞餃子 時拾史事

  本文系時拾史事原創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搬運

  世界杯日本對波蘭戰后評論(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動蕩的民主波蘭)

  一戰期間的德國軍隊

  一戰后波蘭雖最終艱難地獲得了獨立地位,但一切都還處于百廢待興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戰同樣也使得波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因為一戰前并不存在一個主權完整的波蘭國家,因此波蘭的軍人只能在四個不同的軍隊中戰斗。據后來的統計,他們中約有45萬人在一戰期間喪生。同時戰火下的波蘭本土遭受的創傷也十分得駭人,近200萬棟建筑被摧毀,1100萬公頃的農田遭到了破壞。戰后在波蘭流通的貨幣就多達六種,這一狀況直到1924年新的波蘭貨幣“茲羅提”發行才有所改善。由于戰前長期被瓜分的命運,每一個占領波蘭的國家在各自的占領區都強行實施本國的稅制,波蘭的工業和貿易也都是為列強而服務的。

  世界杯日本對波蘭戰后評論(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動蕩的民主波蘭)

  波蘭貨幣“茲羅提”

  據戰后的統計,波蘭整個國家70%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1919年波蘭開始實行土地改革,將大莊園土地收歸國有,再重新分配給農民,然而這依然很難解決農業人口過剩的問題。據估計1920年至1929年,有近125萬波蘭人口移居到了海外,其中的大多數去了美國和比利時。

  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股市大崩盤,造成嚴重的經濟危機。為了省錢人們各出其招,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自己動手卷紙煙,要不就抽“翅膀”牌(一角錢一包);為了省電,改用25瓦燈泡。孩子們撿汽水瓶到鋪子里退錢,一個兩分;上面包店排隊買隔宿的面包。婦女們把舊被單剪開再把兩邊縫接起來,這樣就把中間磨損的地方分移到兩邊去了;許多人家把收到的祝賀圣誕的卡片保存起來,明年好改寄給別的朋友。很快這場危機便席卷整個西方社會,造成經濟大蕭條。

  世界杯日本對波蘭戰后評論(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動蕩的民主波蘭)

  1933年18歲的馬里昂.伯杰隆打敗所有競爭對手,榮登美國小姐

  波蘭當然也無法獨善其身,波蘭政府與其它各國政府一樣,在這場危機面前顯得束手無策。波蘭是除了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之外工業遭受損失最大,衰退最為明顯的國家。這種情況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才有所好轉,隨著波蘭在凱爾采和克拉科夫之間建立了中央工業區,波蘭的工業化進程才算重新踏入了正軌。另外,為了防止德國干預波蘭的海上貿易,1924年,波蘭人在臨近但澤自由市的格丁尼亞開挖了一個新的港口,到1938年,已經發展成為了波羅的海區域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除了社會面貌和經濟發展,波蘭在一戰結束后的政治領域也邁出了關鍵的一步。1921年,波蘭人制定并通過了一部新的憲法,此憲法是以法國的憲法作為參照基礎的。

  波蘭議會采取兩院制:眾議院議員以全國21歲以上的所有公民按比例選出;參議院議員則由全國30歲以上的公民選舉產生??偨y任期為7年但不具有立法否決權,總統只能頒布法令,而這些法令必須先由總理和法令所涉及部門的部長簽署。憲法規定了司法機構的獨立,并保障波蘭人民的言論、信仰、集會和新聞自由。

  然而雖如此,不足之處也同樣突出。波蘭因為長期處于被瓜分的狀態之中,因此具有經驗的行政管理人員嚴重缺乏。在獨立前的德占區,波蘭人雖然能夠當選議員然而卻無法真正參與到實際的行政管理中去。而在俄占區,因為波蘭人多次的反抗起義,俄國人不但在地方行政管理上不信任波蘭人,還極力推行俄羅斯化。相比前兩者而言,奧占區的情況要相對好一些。奧地利人對波蘭人的統治相對溫和,波蘭人能夠成立自己的議會和地方政府。

  另外議會民主制的確立也并沒能阻止黨派之間的紛爭。1922年12月9日,波蘭舉行總統選舉,最終角逐的,一個是波蘭農民黨的候選人,另一個則是國波蘭家民主黨的候選人,最終的結果是波蘭農民黨的候選人納魯托維奇以56%的得票率成功當選。對于這樣的結果,國家民主黨人很難接受,畢竟以國家民主黨等右翼政黨組成的“基督教民族統一同盟”在議會中占據著163席的絕對優勢。

  納魯托維奇獲勝后收到過不止一封的死亡威脅信,最終悲劇還是不可避免的發生了。1922年12月16日納魯托維奇在參觀一個畫展時被一位國家民主黨人暗殺。1977年波蘭導演耶爾奇.卡瓦萊羅維奇還曾拍攝過一部電影《總統之死》,講的就是這個事件。

  世界杯日本對波蘭戰后評論(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動蕩的民主波蘭)

  1923年五月維托斯領導的皮亞斯特農民黨與國家民主黨達成協議,組建聯合政府。然而經濟狀況的持續惡化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造成了大面積的工人罷工現象。1926年5月,此前暫時退出政治舞臺的畢蘇斯基決定用自己的手段來“拯救國家”。1925年5月12日凌晨,畢蘇斯基率政變軍隊向華沙進軍。駐扎在華沙的親畢蘇斯基軍隊也同時展開行動,占領了東火車站等戰略據點。政變部隊遇到了政府軍的抵抗,然而政府軍人心已失,鐵路工人們甚至拒絕運送支持政府的軍隊。經過3天激戰,雙方共犧牲379名士兵,920多人受傷,軍事政變獲得成功。眾議院提議畢蘇斯基接任總統,然而被他拒絕了。5月15日,根據畢蘇斯基的提議,由卡齊米日·巴爾泰爾教授組織新政府,6月,國民議會選舉莫希齊茨基任新一屆波蘭第二共和國總統(同時也是最后一任總統),畢蘇茨基任軍政部長。

  說完這些內部狀況,我們再掉轉頭來看看波蘭當時面臨的外部環境??梢哉f獨立后的波蘭處于非常復雜和微妙的國際關系中。波蘭是一戰結束后新成立的國家中國土面積最大,但卻地位最脆弱的國家。首先根據《凡爾賽和約》德國將波茲南地區和西普魯士大部分領土讓給了波蘭,以及建立了一條“波蘭走廊”將東普魯士地區與德國本土分開。但澤也通過關稅聯盟與波蘭聯系在一起。當協約國把這些條款交給德國代表團事,可以想見德國人是何等的憤怒。德國最高統帥部甚至考慮廢除停戰協定, 在東方重燃戰火, 但最終理智地停止那樣做, 只是對此提出了強烈抗議。波德兩國在經濟、少數民族、以及領土糾紛等問題上從未停止過爭吵,后來但澤的歸宿問題也成為了二戰時德國入侵波蘭的借口。

  波蘭東部邊疆存在的爭議則更大,雖然蘇波戰爭后簽署的《里加條約》部分滿足了波蘭人在東部的領土訴求,但這也為后來的波蘭與蘇聯以及烏克蘭人的矛盾埋下了伏筆。比如許多波蘭境內的烏克蘭少數民族對波蘭人抱有反感情緒,認為波蘭人剝奪了烏克蘭國家獨立的機會。波蘭政府在東部地區推行的“波蘭化”政策,也加深了彼此之間的仇恨值。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分子在“東部邊疆”地區攻擊波蘭的標志性建筑,以及電報線路和鐵路等。甚至開展暗殺活動,其中包括那些對烏克蘭民族主義運動表現不太積極的烏克蘭同胞。僅1929—1930年就有35個烏克蘭人、25個波蘭人以及1個猶太人和1個俄羅斯人被暗殺。

  20世紀30年代中后期隨著蘇德兩國實力的回升,波蘭的處境便越加艱難。

  參考資料:

  哈莉克.科漢斯基:《不折之鷹——二戰中的波蘭與波蘭人》(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5年11月北京第1版)

  威廉.曼切斯特:《光榮與夢想》(海南出版社 三環出版社 2004-02)

  龔建偉:《動蕩的民主——波蘭第二共和國至1926年的政治》

  ??捉骸冻惺懿黄鸬呢焸洹獙Χ鹎安ㄌm命運的思考》

  劉明、徐晨光:《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波蘭:企圖恢復大波蘭輝煌歷史》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2632.html

標簽:波蘭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