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茨威格赴前蘇聯,參加了托爾斯泰誕辰一百周年的紀念活動。他在那一年出版的《人類群星閃耀時》一書中,談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和列寧。關于托翁的章節,名為《逃向上蒼》。
1942年,奧地利被并入納粹德國的四年之后,茨威格在流亡之地巴西出版了最后的自傳《昨天的世界》。
一段人生成為歷史,需要十四年。一屆世界杯成為歷史,只需要四年。
1
離開歐洲,才能更好地看清昨日的歐洲。
2018年7月15日,莫斯科,世界杯決賽頒獎儀式。
四年前滂沱大雨的的莫斯科之夜,普京站在孤零零的一把小傘下,面帶慈祥的笑容為決賽兩支隊伍頒獎。他見證了,一個27年前才獨立的小國與一個1500年歷史的大國,在綠茵賽場上公平較量。
身旁的法國總統馬克龍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不停地揮舞著緊握的雙拳。他不會想到四年之后,有兩通重要的說服電話等待著他去撥打。一通是打給姆巴佩,他成功了;另一通是打給普京,他失敗了。
身穿紅白格子戰袍的克羅地亞美女總統基塔羅維奇,已經淋得個渾身濕透,但她堅持與每一名格子軍團的戰士擁抱安慰。特別是莫德里奇,她一把將身形嬌小的隊長攬入懷中,親手為這位落寞英雄擦拭眼淚。
四年之后的今天,我們一而再地抬頭仰望這些舊日的星辰。
2
俄羅斯世界杯的看臺上,一個阿根廷的“神”,馬拉多納最后一次肉身下凡;一個巴西的普通人,費爾南德斯的空留帽子與金杯。
2018年6月30日,喀山,法國VS阿根廷,馬拉多納看臺熱吻女友,左為羅納爾多。
阿根廷與尼日利亞的小組賽生死戰,梅西進球的瞬間,激動的馬拉多納在看臺上張開雙臂,仰天長嘯,狂放不減當年。當球員,他是最偉大的那個;當教練,他是最狂野的那個;當球迷,他也是最引人矚目的那個。他的人生不是拿來“度過”的,而是拿來“燃燒”的。
兩年之后,馬拉多納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他遺憾地錯過了,梅西帶領阿根廷隊奪得2021年美洲杯——近28年來首個大賽冠軍。
巴西人費爾南德斯一生去過七屆世界杯的現場,每一次他都頭戴著那頂可愛的黑色帽子、懷抱著那座金燦燦的大力神金杯。中國球迷稱他為“金杯爺爺”。
2018年,黃花風鈴木叢中已經沒有了“金杯爺爺”的身影,老人3年前已經因為癌癥去世,享年也是60歲。在俄羅斯,他的兩個兒子弗蘭克和古斯塔沃,一個戴著他的帽子,一個捧著他的金杯。
那一年的綠茵場上,梅西“躺平”了,內馬爾“翻滾”了。沒有人天生強大,每一種選擇,都是為了掙扎站起來,迎接下一場戰斗。
2018年6月17日,羅斯托夫,巴西VS瑞士,內馬爾痛苦倒地。
3
每一個戰士,囂張、兇暴的男人,都有屬于他的溫情花火。
C羅不惜與全世界為敵。但請別忘記在俄羅斯,當一位小球迷因為錯過與偶像邂逅的機會而難過流淚時,C羅從大巴車上沖了下來。他為小球迷簽名、合影,還送上一個大大的擁抱。
皮克昂著頭,驕傲地離開了巴薩。有人說他身敗名裂,妻離子散,萬人唾棄。請別忘記在俄羅斯,當一只小鳥驚慌失措地出現在數萬人中間,只有皮克輕輕走了過去,小心翼翼將它捧在手心,托舉著它放飛。
伊比利亞半島的這兩個男人在賽場上相遇,共同奉獻了最精彩的進球大戰。葡萄牙隊開場僅2分鐘就取得進球,被扳平,又領先,帶著2:1的比分進入更衣室;易邊再戰,西班牙隊發動疾風驟雨般的反擊,4分鐘內反超了比分;最后時刻,葡萄牙隊獲得任意球機會,C羅當仁不讓,分腿,挺胸,吸氣,一腳爆射,皮球像“海馬斯”一樣劃過皮克頭頂,竄入網窩。C羅帽子戲法,比分定格在3:3。
2018年6月25日,薩蘭斯克,葡萄牙VS伊朗,C羅主罰任意球。
我記得那個夜晚,央視解說員用“翩若驚鴻,宛若游龍”來形容那記絕平的“炮彈”。同樣一組辭藻,和平年代的綠茵賽場,這是華美的贊歌;血肉橫飛的真實世界,這是殘酷的悼詞。
4
人們在綠茵賽場上追求公平。
亞洲綜合實力最強大日本隊,在16強戰中一度2:0領先“歐洲紅魔”比利時隊,在技戰術上完全壓倒了對手。但是身高體壯的比利時人,用簡單粗暴的兩記頭球扳平了比分,并在補時階段,通過反擊機會完成絕殺。
自然的公平,是否存在?
俄羅斯世界杯上,首次引入了VAR(視頻助理裁判)技術。點球判罰變得非常頻繁,64場比賽一共打進22粒點球(總進球數為169球),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而此前兩屆世界杯的點球進球數分別只有9球和12球。VAR技術也引來許多爭議,尤其是決賽中法國隊獲得的那粒點球。
規則的公平,是否存在?
英格蘭人以為自己打破了點球“魔咒”。他們的頭號球星哈里·凱恩摘走金靴獎,6粒進球當中有3粒是通過點球打進的;英格蘭隊也贏得了歷史上首次世界杯點球大戰的勝利,并時隔28年重返四強??蓻]想到3年之后的歐洲杯決賽,三獅軍團還是倒在了點球大戰上。
命運的公平,又是否存在?
這就是世界杯,足球好比人生,抱憾的心情無法使業已失去的一瞬重返,絕無僅有的90分鐘,甚至是一分一秒,所貽誤的,千載難以贖回。
一百年前,茨威格還說過:人變老其實并不意味著別的,只意味著不再對往事感到害怕。
又有多少故人,在多哈,回望四年前的莫斯科雨夜。
俄羅斯世界杯,我在深圳也很想念她。
來源 | 晶報APP
編輯 | 鄒振民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