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起源】
冰球運動(Ice Hockey)是以冰刀和冰球桿為工具在冰上進行的一種相互對抗的集體性競技運動。據考證,現代冰球運動起源于加拿大。在加拿大的英國留學生W·F·羅伯遜,滑冰很出色,他把在英國學習期間了解到的曲棍球,移到冰上打,并結合“拉克羅斯球”的特點,于1783年創造了一種新的冰上運動——冰球。
冰球運動速度最快,也是一種較為亢奮的集體運動,極具侵略性,比賽中運動員間的身體碰撞,會令人血脈噴張。因此,這項運動員也伴隨著很大的危險性,北京冬奧會上,冰球也是唯一在場外配備了牙醫的運動。
也正因為此,1924年的夏蒙尼冬奧會,冰球就正式被劃入冬季奧運會項目,而女子冰球項目直到1998年長野冬奧會才劃入冬奧項目中,隔了整整74年。
【比賽場地】
北京五棵松體育中心。五棵松體育中心冬奧場館選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系統,利用冷熱聯供一體化設計對制冷余熱進行回收利用。通過改造,五棵松體育中心實現了6小時冰球場與籃球場之間的轉場。
圖源CFP
【比賽規則】
比賽時每隊上場六人,前鋒三人,后衛兩人,守門員一人。運動員在被界墻圍起來的冰球場內按規則運用滑行、運球、射球等技術,在戰術配合下相互攻守,力爭用冰球桿將球射入對方球門。每進1球得1分,得分多者獲勝。每場比賽60分鐘,分3局進行,每局實際比賽20分鐘,每局中間休息15分鐘。比賽進行中可以不通過裁判隨時替換隊員和守門員。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1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