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埃因霍溫世乒賽,奧地利選手、四年后的世界單打冠軍施拉格終于在世人面前嶄露頭角,殺進了男單前八。此時的他雖然已經27歲,本已可以算是個老將,但因為這哥們兒平時訓練的強度很小,身體狀態保持不錯,所以這個年紀的他職業生涯才剛開始上道而已。
四分之一決賽,施拉格遭遇了來自克羅地亞的兩屆世界杯單打冠軍,1969年出生的普里莫拉茨,一場經典的乒乓球“兇狠”與“中庸”兩種風格選手的對抗,就此拉開了序幕。
施拉格的技術,正是以特長突出而聞名于世。雖然是個歐洲運動員,但施拉格的發球極其精妙,手腕爆發力大,發出來的球又轉又急,經常讓對方直接吃死或者接高被搶攻。此外施拉格的臺內擺短、劈長等小球控制技術也非常出色,打起比賽來基本全在近臺解決戰斗,這點頗有中國運動員的風格。
但是就基本功而言,施拉格的正手動作極其不“標準”,不但和大部分頂級職業選手差別巨大,而且還存在許多業余愛好者“動手不動腰”的習慣。簡單點評施拉格的技術就是:
發球接發球世界一流,反手歐洲一流,至于正手的話……除去搶攻那一板,其它恐怕就只能算是奧地利一流了。
而普里莫拉茨則完全不同,他的球風用一個詞評價就是:“中庸”。正來正打、反來反打。發球一般,但接發球極其出眾。
普里莫拉茨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接發球選手,無論是歐洲的發球大師老瓦,還是中國的發球高手劉國梁、馬琳,都很難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給普里莫拉茨造成比較大的麻煩。相反,普里莫拉茨還經常能在接發球中找到主動權,組織反擊成功。
至于退臺后的施拉格和普里莫拉茨差別就更大了。
施拉格退臺基本上就是放高球,打著打著可能會組織反攻,但正手并沒啥威脅,倒是反手有一板甩拉回頭球,偶爾能逆轉局面。
而普里莫拉茨則挺喜歡連續對拉弧圈球,只是他的弧線還是比較中庸,威脅不大,但穩定性出色。反正就是你一板我一板,看誰先失誤、對方就贏球的節奏。老普唯有一板反手中遠臺“砸球”挺出人意料,就是通過手臂手腕的力量把球狠狠“摁”上球臺,帶點彈擊的意味,又像是推撥。
這種“砸球”在今天很難看到,因為現在的球太重,“摁”的動作不能提供足夠的力道。但在38mm小球時代,老普的這招還算挺成功的,只是殺傷力仍然一般,主要是能在線路上出其不意,至于球的質量的話,比佩爾森的反手暴彈、羅斯科夫的反手暴甩都差遠了。
兩個風格完全不同的選手對戰,比拼的不是實力,而是看誰能發揮出自己的特長技術,并且讓對方的優勢發揮不出。
99年世乒賽這一戰,施拉格和普里莫拉茨打得相當激烈,最終年輕點的老施捷足先登,在第五局決勝局以21-14勝出,以當年一個幾近二流選手的身份,逆襲了世界冠軍普里莫拉茨,第一次殺入乒乓球三大賽的半決賽!
老普輸得有些可惜的,因為如果他能順利晉級,那么就是和劉國梁打了。前面說了,普里莫拉茨的特長就是不吃別人發球,而劉國梁的特長就是發球好,他倆如果開戰,勝負還真不好說。
不過現在是另一位發球好的選手施拉格挺進了半決賽,那么接下來這場中、歐兩位發球高手之間的對決,誰將會勝出呢?
此處暫且打住,且容我下一節講述完埃因霍溫世乒賽的最后一場四分之一決賽、同時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四分之一決賽后,再回頭聊劉國梁與施拉格的這次交鋒,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原標題:《乒壇二十四年(199):施拉格大戰普里莫拉茨!》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