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重慶深似海,從此“菊花”是路人。
當你來到重慶,感受了老火鍋的魅力,肛腸有些疲憊,一般情況下這時候就歇了,吃點清淡的,但重慶從來不給你猶豫的機會。
什么吃不動?給我吃,魚跟雞都準備好了。上山吃雞,下江吃魚,體驗老重慶人的生活,來不及讓腸胃歇一歇了。
重慶地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逐級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為主,東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兩座大山脈,坡地較多。
這種地理位置培養出來的山雞肉質勁道,能做出來的種類也是頗多。比如歌樂山辣子雞、鐵山坪花椒雞、南山泉水雞、李子壩梁山雞、渝北枝椒雞、燜燒雞、芋兒雞、肥腸雞......
你可能想象不到肥腸雞是一種什么菜,這里面有肥腸、雞、芋兒、土豆等等,雞肉跟肥腸都很軟糯,味兒濃,雞跟肥腸的香味都融在芋頭里,嗯,香。
講究的雞店里,雞都是現殺的,雞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做法,用內臟炒雞雜,用雞血做湯,雞肉鮮嫩入味,雞皮軟爛。
雞珍子嚼起來咯吱咯吱的,讓辣椒一嗆,味道包圍住整盤子雞雜,這是你不敢輕易嘗試,一旦嘗試就容易上癮的下酒菜,下回再有人問你幾個菜啊喝成這樣,你就回他:不多,一盤子雞雜而已。
重慶的雞脾氣再大,也大不過廚子的鍋臺。
跟什么炒就會變成什么味道,在重慶吃雞的時候,表面上看上去,雞肉被辣椒沒過去,在辣椒里挑雞肉吃。你以為你吃的是一類雞,但是細一打聽,就連辣子雞的炒法都不一樣,有的選翅中肉,有的選雞腿肉,走地雞的魅力,不是你一眼就能識破的。
它們就藏在各種辣椒里,等著給你驚喜。
重慶位于兩江交匯,重慶朝天門就在重慶市渝中區渝中半島的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是重慶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門之一。在江上坐船看夜景的時候,你能看見兩江交匯的朝天門,你能感受到歷史沉淀下來的厚重感,和重慶都市的現代感。
大吊車立在樓上,晚上發亮,本來是施工工具的吊車爬到樓上別有一番味道,像是變形金剛過來串門了。
江上的重慶人,江湖人稱“無魚不成席”。民間有個說法,從一個人吃魚就能看出他的家庭背景,如果上來就吃魚肚子或者魚尾巴,那就不是富貴人家;如果夾魚背,那多半是大戶人家,因為最嫩的魚肉就在魚背。
當然這只是民間的說法,來了之后你就會發現,重慶的魚哪兒的肉都嫩,還新鮮。
嘉陵江在朝天門匯入長江,水域條件優秀,水里的魚也是肥美鮮嫩。古人說:“魚之味,乃百味之味。魚之鮮,乃百味之首”。這么看來,重慶人可太新鮮了。
到重慶,你問本地人,吃魚去哪里,他會反手一個問題拋給你。明明是給別人拋出去問題,把自己個還給繞暈乎了,你會被問到想吃什么魚。想吃什么魚?我想吃什么魚啊到底?
重慶做魚的做法簡直太多了,你所聽過的那種巫山烤魚、重慶紙包魚、酸菜魚、水煮魚對重慶鋪天蓋地的做法來說,都是弟弟。
而且,這些做法大多重口,恰到好處的是,這些刺激的味道絲毫不能掩蓋魚的鮮味,反而更能讓這種鮮施展出來,讓鮮更純粹、火爆、直擊心房。
圖源|吃喝玩樂在重慶
吃魚的時候,老板還會跟你說好這是什么魚,什么魚怎么吃好吃。
對于不講究就吃個魚味兒的人來說,魚的種類只有刺多跟刺少的區別,你要是以這個為標準去重慶的魚館里點魚,那店家多半還會多透露給你一個信息,刺都不多,你是要肉勁道的還是肉質軟糯的?
問懵了吧?你去你也懵。
去重慶的時候第一次吃的是耗兒魚,是涮在火鍋里吃的那種,我一開始不覺得火鍋里還能涮整條魚,覺得肉還不至于很快就碎在鍋底。果然,沒夠吃。
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物資匱乏,耗兒魚是重慶人能吃到的少有的新鮮魚之一,久而久之,重慶人就養成了吃耗兒魚的習慣。
當耗兒魚跳進老火鍋里,煮一會撈出來,老火鍋的香辣浸在嫩嫩的魚肉里,只有一根刺的耗兒魚非常容易吃,不用費勁挑一次,哪怕直接拿嘴,都能直接吐出整根魚骨。
重慶還有來鳳魚、跳水鯽魚、綦江北渡魚等等,那些用紅油、青椒和花椒、海椒等等輔料炸過魚肉香氣沖頂,拖著你的胃口不讓你走。
上山吃雞,下江吃魚,去重慶吃老火鍋吃頂了的時候,拿魚跟雞溜個縫,美滋滋。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 end -
你最愛哪道重慶名菜?
通過留言和評論分享給我們吧~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那就動動手指
You May Also Like
唐山唐山為什么這么值得吃?
浙江人必經的一道坎:喝李子園發現沒吸管
我們在指尖,為你珍藏了一整個武漢的春天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