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8日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單決賽,馬龍4-1戰勝瑞典M.法爾克奪得男單冠軍第三次捧起圣·勃萊德杯,成就世錦賽三連冠的壯舉。2015年蘇州世乒賽,馬龍半決賽中4-1戰勝樊振東,決賽4-2力克方博,第一次捧起圣·勃萊德杯。2017年杜塞爾多夫世乒賽男單決賽馬龍苦戰七局以兩分險勝樊振東第二次捧起圣·勃萊德杯。加上世錦賽男單冠軍,馬龍的世界冠軍總數達到了驚人的23個之多,已經超過由匈牙利巴納創造的22個世界冠軍的紀錄,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男乒“歷史第一人”。 2019年6月2日中國公開賽男單決賽,馬龍4-0戰勝林高遠,奪得個人中國公開賽的第八個冠軍,同時馬龍奪得的世界巡回賽冠軍達到28個,超越白俄羅斯名將薩姆索諾夫,成為國際乒聯世界巡回賽歷史上奪冠次數最多的球員。馬龍的職業生涯還在繼續,以后的每獲得一個世界冠軍都將是新的世界紀錄。
馬龍是遼寧省鞍山人,1988年10月20日出生,屬龍。馬龍的父親屬龍,母親也屬龍,加上馬龍也屬龍,所以馬龍“理所當然”地姓馬名龍。馬龍5歲時父親因為既能“鍛煉身體”,又“不容易受傷”的原因,讓他學打乒乓球。11歲時馬龍進入遼寧省體校,師從第34屆世乒賽冠軍王俊。13歲時北京西城體校的教練到遼寧挑選苗子,老教練關華安相中了馬龍,把他帶到了北京。
馬龍性格偏內向,心思很重,十分要強,對待每一場比賽都兢兢業業,任何比賽都不愿意輸都想拿冠軍,輸球了之后自己特別難受。馬龍小時候屬于那種家長眼里的乖孩子,十分自律,按時上學練球寫作業沒有讓家長操過心。進入國家隊馬龍仍然十分努力,他與張繼科住在一個房間時,教練的指導馬龍都會記筆記,而張繼科正在練簽名,倆人的性格差異可見一斑。
2003年馬龍進入國家隊,2006年18歲的馬龍參賽不萊梅世錦賽團體賽獲得了自己第一個世界冠軍也成為中國乒乓球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但是馬龍確屬于大器晚成的類型,一直到2012年英國利物浦世界杯他才拿到自己第一個單打冠軍,2016年28歲的馬龍在巴西里約奧運會奪得男單冠軍完成大滿貫。2011年8月蘇州公開賽到2012年1月底的斯洛文尼亞公開賽,馬龍延續了224天實現了的56場不敗的記錄,該記錄成為國際乒聯和中國乒聯最高連勝個人戰績。而且馬龍還創造了一項不是紀錄的紀錄,既在他所有參加過的比賽中都拿過冠軍,不光是大滿貫(奧運會、世界杯、世錦賽),而且是首位集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亞運會、亞錦賽、亞洲杯、巡回賽總決賽、全運會單打冠軍于一身的超級全滿貫選手。
然而這樣一個集各種光環與榮譽一身的馬龍,卻經歷多無數次痛苦的失敗和對自己的懷疑。在馬龍失利當中,王皓和張繼科扮演著重要角色,甚至王皓一度有馬龍克星的綽號。
2009年橫濱世乒賽上馬龍先后淘汰德國奧恰洛夫和丹麥名將梅茲打進男單四強,半決賽中1-4不敵王皓無緣決賽。2011年鹿特丹世乒賽男單半決賽,馬龍再次2-4不敵王皓無緣決賽。2013巴黎世乒賽男子單打半決賽馬龍又再次2-4不敵王皓無緣決賽.三次世乒賽敗在同一個人手下,王皓真可以稱做是馬龍身邊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山了。
2014年杜塞爾多夫世界杯男單決賽,馬龍3-4不敵張繼科。張繼科踢碎擋板慶祝勝利,而馬龍被踢碎了全部自信。不久后馬龍參加全國錦標賽,決賽2-4不敵樊振東,使馬龍對自己的實力產生質疑,他認為毫無還手之力,贏下的兩局也是靠經驗騙贏的。賽后飯局中不知誰說了句:“你剛輸了世界杯,這場球打成這樣已經不錯了。”沒成想,再抬起頭時,馬龍已經淚流滿面,不斷喃喃自語:“我為什么要打乒乓球?如果不打球,我不會這么痛苦?!?/p>
2018年馬龍似乎又跌入低谷,6月份日本公開賽馬龍不敵張本智和。隨后馬龍因膝傷退出多站公開賽,長達8個月的時間無法參加比賽。膝傷不容樂觀,甚至馬龍自己以為無法參賽2019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馬龍用自律、勤奮和執著,戰勝了一個個強敵對手,戰勝了傷痛病魔也戰勝了自已。31歲的馬龍雖然已經過了乒乓球運動員的黃金年齡,但是他的技術全面無死角,經驗豐富抗壓能力強,生活訓練自律嚴格,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乒乓球選手之一。隨著2019年各種比賽的進行,現世界排名第四的馬龍很可能在今年重返世界排名第一的寶座。對馬龍來說,未來還有更多的奇跡等著他去創造!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0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