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乒乓球這項運動成為了國人最喜愛的運動之一,而且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技術能有質的飛躍,但乒乓球的旋轉成了最難理解的一個點,如何接“帶轉”的乒乓球,卻成了眾多球迷的一個老大難;
其實乒乓球一共就四種旋轉,乒乓球小白們記得點贊、收藏起來,方便以后能持續翻看;大家接不好帶旋轉的來球,主要的原因在于大家讀不懂來球的旋轉,自然就不會接,接下來東北乒乓俠就教大家如何接好這四種“帶轉”的乒乓球:
一、發球中的下旋球
1,發下旋球的目的:下旋球多數出現在發球中,也是我們接發球必須要過的一關,發球的目的很簡單,就是通過乒乓球的逆向旋轉,導致我們觸碰到乒乓球時會向下砸,從而導致乒乓球下網,是防止我們進攻的一個手段。
2,如何發出下旋球:之前乒乓俠說過,下旋球是逆向旋轉,也可以理解成“倒著轉”,對手將板型放平,水平摩擦球的底部,自然就會形成下旋球,觸碰后會下網。
3,如何分辨下旋球:第一我們要通過眼睛看,對手是否摩擦球的底部,發力是否向前并向下,第二下旋球在落到球臺后,因摩擦力的緣故,會進行減速運動,這兩點是最有效辨別下旋球的辦法。
4,如何接好下旋球:
第一種方法很簡單,不論是對手發長下旋球,還是短下旋球,他是什么動作,我們就做什么動作,我們也可以將乒乓球拍放平,摩擦球的底部,向前,向下摩擦,這個動作在乒乓球技術中叫“搓球”;
如果想把“搓球技術”提高的話,我們要學會減力搓,也就是擺短,防止對手進攻的一項技術,找到球剛剛彈起來的位置,我們的板型要稍微接近垂直桌面,打到80°左右,像小雞吃米一樣向下剁,不要向前發力,球自然就會很短;反之加力搓,也叫劈長,板型放平接近于20°角,小臂由彎曲——伸直,給球一個足夠向前的力,下旋球就會很長。
第二種方法需要技術,對手發的下旋球較短,我們還想進攻,那就要用擰拉來處理(擰拉板型稍立,接觸球的側部為最好),而對手發的下旋球較長,我們可以充分地發出力去擊打,我們就要選擇拉沖;
第三種接球方法,正手挑打,這是臺內的正手進攻技術,挑打要以打為主,大體姿勢為球拍后仰45°——60°,手臂由上到下伸入臺內,畫一個V字,小臂和手腕向前擊打為主,乒乓球進入到我們的膠皮內時,手腕順勢向前摩擦。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樣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二、發球中的上旋球
1,發上旋球的目的:上旋球有兩個定義,我們先說發球中的上旋球,發球中的上旋球有足夠的旋轉,但是它與拉沖中的上旋球不同,他的力量更小,需要我們自己發力去抵消旋轉更多,這種上旋球是為了讓我們接到球后,球因摩擦力的緣故會高高地彈起,導致被動挨打,或者接球后直接落地丟分。
2,如何能發出上旋球:這個動作與發下旋球的動作截然相反,我們的板型要立起來,摩擦球的側面,并且手腕要加速向前上摩擦,如果對方沒有判斷出來,球會被接得很高,導致被動挨打。
3,如何判斷上旋球:發球中的上旋球其實也很高判斷,板型是很重要的觀察因素,下旋板型稍平,上旋板型稍立,下旋摩擦球的底部,上旋摩擦球的側部,下旋球向前下摩擦,上旋球向前上摩擦,而且下旋球會逐漸減速,上旋球會逐漸加速,在球臺上呈現出向前加速“拱”的一個狀態。
4,如何接好發球的上旋球:
乒乓球的上旋球也分長球和短球,但無論是長球還是短球,我們觸碰到來球后,乒乓球都會向上彈出,所以我們要蓋住來球頂部,也俗稱為“壓板”;
第一種接法,我們在面對臺內上旋球時,可以進行擰拉(近臺進攻技術),優點是動作小,突然性強,而且旋轉足,我們站位近臺,等到乒乓球的上升后期,我們的板型前傾,一定要蓋住球的頂部,肘部前頂并固定,小臂向鐘擺一樣向前揮動。
第二種接法,對方發的上旋球很長,我們有足夠的發力空間時,我們可以選擇“撕”,蓋住球的頂部是必須要做的,其次是撕的擊球點,要找到來球的上升期,動作就好像我們雙手拿著一張紙,一只手向前,一只手向后,將紙張撕開的動作類似。
第三種接法,我們依然可以選擇正手挑打,或者正手拉沖,只是與下旋不同的是,面對上旋球,我們的更前傾,力量以向前為主,向上為輔。
三、發球中的側旋
1,發球的目的:現在很多選手發球基本都會帶側旋,比如:側上旋,側下旋,這是為什么呢?發球的上旋和下旋其實很好判斷,但一旦帶上側旋后,球不但會拐彎,而且有多側旋很難判斷,可能大家的上下旋并沒有吃,卻接發球吃了側旋。
2,如何發出側旋球:首先觸球的點區別于上旋和下旋,要摩擦乒乓球的3點鐘位置,也就是乒乓球的“后背”,板型也要立起來,手腕向左或向右摩擦即可。
3,如何判斷側旋球:判斷側旋極其簡單,主要是看對手球拍觸球瞬間,是向右摩擦,還是向左摩擦即可,而且球的軌跡會畫出一道弧線。
4,如何接好發球的側旋球:對方的來球不管是純側旋,還是側上旋,或者是側下旋,我們接發球都遵循一個原則:“對手往哪一側抖腕,我們接球時,球就會往那一側飛,我們板型就要蓋住來球那一側”,乒乓俠可以很負責的說,這是乒乓球接側旋的通用規律;
唯一的變化就是,蓋住來球一側的同時,我們是“打”還是“擰”,是“挑”還是“拉”而已;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樣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乒乓球小白們的基礎教程 ¥25 購買 四、發球中的不轉球
1,目的:有些球迷說:“不轉球還算是旋轉球嗎”?其實不轉球是可以配合任意一種旋轉體系,所以也被專業選手稱之為一種旋轉,目的就是用來迷惑對手,使我們的接發球冒高,導致挨打。
2,如何發出不轉球:我們可以用以上任何一種姿勢來發,但是區別就是,我們不會去真的摩擦,所有的動作都要做,觸球的一瞬間,輕輕的碰一下乒乓球即可,或者是我們利用乒乓球拍的位置,來發出不轉球,比如用球拍的上沿去發球,都是屬于不轉球,因為球拍上沿觸球后,沒有足夠的摩擦距離,所以你使出吃奶的力氣,球也不會很轉。
3,如何判斷不轉球:首先我們要聽聲音,撞擊乒乓球和摩擦乒乓球的聲音不同,其次盯住乒乓球接觸球拍的位置,最后不轉球的運行軌跡很均勻,不會加速也不會減速,只是偶爾很短罷了,那也只是為了迷惑你,有興趣大家可以觀察不轉球,因為球沒有進行高速旋轉,我們很容易就能看見球的標志。
4,如何處理不轉球呢?
第一,若防守的情況下,搓、擺的時候板型要立起來,否則會冒高
第二,若進攻的情況下,挑、擰、撕的時候,板型保證前傾90°-60°,但摩擦要多于擊打,畢竟不轉球容易造成回球下網,雖然不是很嚴重,所以我們要多摩擦保證過網的弧線。(伊藤美誠的生膠彈擊技術,回過來的球都是不轉球,國乒選手若摩擦跟不上就會下網)
“微調”是門學問
其實對于乒乓球旋轉也就這四種,而接法普遍就這幾種,側旋球的接法大家學會之后,剩下的幾種旋轉我們最重要的是學會“微調”,而國乒選手吃發球,差也就差了一點“微調”罷了;
比如下旋球:是很轉的下旋,還是側下旋,還是微弱的下旋,還是不轉球,判斷清楚來球的旋轉是一門學問,之后我們只需要調整自己的板型即可,難度并不大。
我是東北乒乓俠,希望我的作品對乒乓球的小白們能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0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