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倉庫里的武器排名第幾(洋務運動20年,軍火產量只有沙俄的1/10,晚清軍工有多坑?)

時間:2022-12-15 11:31:02 閱讀:65

  清朝倉庫里的武器排名第幾(洋務運動20年,軍火產量只有沙俄的1/10,晚清軍工有多坑?)

  中法戰爭時期正好是洋務運動二十多年,大致相當于四、五個5年規劃,但成果嘛,非常感人,洋務派兵工廠的產能連彼得大帝時期沙俄兵工廠十分之一都不到。

  清朝倉庫里的武器排名第幾(洋務運動20年,軍火產量只有沙俄的1/10,晚清軍工有多坑?)

  從1882年到1885年,江南制造總局一共生產了12,000多支新式步槍,也就是年產量4000多只步槍。同為四大兵工廠的金陵制造總局當時主要生產防治火炮/機槍和火藥,它在中法戰爭時期提供給前線的裝備清單如下:廣東12磅來福銅炮10尊, 云南后膛炮4尊, 浙江過山炮20尊, 臺灣2磅后膛炮6尊, 10管格林炮(Gatling Gun)10尊, 4門神機炮(Nordenfeldt Gun)4尊, 湖北24磅洋生鐵開花炮5尊, 北洋2磅后膛炮6尊, 江西劈山炮10尊, 前膛抬炮100尊。福建船政局則生產了船只31艘,總排水量是7774噸,平均每年內制造299噸木殼船,船只最大排水量是578噸。天津機器局在19世紀八十年年代的產能是黑火藥25.6萬公斤,炮彈6.8萬發,各式槍彈137.6萬,火藥原料的大頭還是進口的英國產品。

  清朝倉庫里的武器排名第幾(洋務運動20年,軍火產量只有沙俄的1/10,晚清軍工有多坑?)

  這些數字相對于戰爭需要嚴重不足,和18世紀初彼得大帝的兵工廠產能都遠遠比不上。18世紀初圖爾兵工廠就有年初燧發步槍上萬只的產能,在17 15年9月到17 19年1月兩年半時間內圖爾工廠一共生產了66354只槍,到1721年產能擴大到15800只。在北方戰爭期間沙俄各大兵工廠的年產能達到了11萬支步槍,比江南制造總局的產能高出20多倍。你可別說我大清用的武器都遠超彼得大帝時期,到清朝滅亡時,新式步槍也才一共制造了17萬只,只能做到新軍人手一支。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八旗京營還有大量使用火繩槍,徹底淘汰火繩槍距離大清快玩真沒幾年,而十八世紀初的沙俄就普遍裝備了燧發步槍。

  清朝倉庫里的武器排名第幾(洋務運動20年,軍火產量只有沙俄的1/10,晚清軍工有多坑?)

  這些武器的造價都不便宜,江南制造總局仿制的美式雷明頓(舊名林登頓)步槍不光價格遠超進口貨,質量上更是坑爹,掌握江南制造總局的李鴻章自己都不愛用,專門為淮軍買了進口貨,“造不如買”還真是它水平的體現。。李大人掌管的金陵制造總局也是如此,淮軍湘軍都把進口的克虜伯火炮、阿姆斯特朗火炮當壓箱底兒的寶貝,把這些自產裝備都扔給友軍。福建船政總局的船少不說,造價還特別坑,艦船每噸造價是都達到600多兩銀子,也就是4000法郎以上,平均每艘船的造價都在100萬法郎以上,1872年出版的《八十天環繞地球》里主人公趕時間買下噸位差不多的蒸汽船也不過30萬法郎。

  清朝倉庫里的武器排名第幾(洋務運動20年,軍火產量只有沙俄的1/10,晚清軍工有多坑?)

  這些兵工廠很坑,那也是只有淮軍、湘軍可以挑剔它們。在中法戰場戰爭第一線的滇軍和桂軍都羨慕的很。滇軍的槍支只要依靠購買,全省只有萬余前膛洋槍,只能把4000多只帶到前線,岑春煊到云南是才從福建帶了3000多只后膛步槍。1883年云南兵工廠只有十幾名,從廣東招募來的工人到戰爭結束后也才擴張到100多人,只能勉強維持維修裝備。

  清朝倉庫里的武器排名第幾(洋務運動20年,軍火產量只有沙俄的1/10,晚清軍工有多坑?)

  中法戰爭清朝軍隊的裝備非常龐雜,光步槍就有十幾個種類,子彈供應更是悲劇。洋務運動的兵工廠花錢很多,效果嘛真是坑,它最大的用處可想而知。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主編原廓、作者李從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0303.html

標簽:洋務 軍火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