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外桃園”一般寫作“世外桃源”。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美好世界。
2、故事:東晉文學家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記載:一個漁夫只身劃船進入一山洞,發現一座桃源,這里的居民男耕女織,大人小孩均參加勞動,沒有賦稅和徭役,人們的關系十分淳樸親切,到處是一遍安樂祥和的氣氛,與外面的世界隔絕
3、出處:晉·陶潛《桃花園記》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沒有遭到禍亂的美好地方。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9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