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拙”讀zhuō,此字始見于戰國時期文字。本義是笨拙,不靈巧。后由笨拙引申為事物粗劣,事情不順?!独献印返谒氖逭轮姓f“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边@里的“拙”字是自謙之辭。古人對別人謙稱自己的妻子也作“拙荊”。
2、“拙”組詞:
笨拙、弄巧成拙、勤能補拙、心勞日拙、拙笨、拙劣、眼拙、藏拙、拙澀、拙筆、古拙、愚拙、拙目、稚拙、拙陋、養拙、取拙、鳩拙、華樸巧拙、憨拙、坐拙、勤能補拙、日拙心勞、相形見拙、巧不勝拙、拙句、拙分、犯拙、拙淺、拙謀、蹇拙、藏巧守拙、重拙、抱樸守拙、露拙、憃拙、老拙、拙生。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8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