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中使用的距離單位“天文單位(A.U.)”是指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均勻距離。底下是具體的表明:
- 天文單位是天文學中用來表現距離的一種單位,通常用縮寫“A.U.”表現。它是指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均勻距離,也就是太陽到地球的均勻距離。由于太陽系中行星的軌道是橢圓形的,以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不休厘革的。因此,天文學家使用地球到太陽的均勻距離來表現天體之間的距離。
- 天文單位最初是由天文學家約翰·赫歇爾在18世紀提出的。他最初使用了一個相似于“天文英里”的單位來表現天體之間的距離。厥后,天文學家們熟悉到這個單位不太便利,由于它的值不休厘革。于是,他們開頭使用地球到太陽的均勻距離來表現距離,并將它界說為1個天文單位。
- 天文單位的值約莫是1.496×10^8公里,大概約為93,000,000英里。它是一個十分大的距離單位,通常用于表現太陽系中天體之間的距離。比如,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距離約莫是0.38個天文單位。
- 在已往,天文單位的值是不休厘革的。這是由于太陽的質量不是恒定的,而是在不休厘革。但是,為了便利盤算,國際天文學團結會在2012年將天文單位的值界說為一個定值,即149,597,870,700米。
- 天文單位之外,天文學家還使用別的一種距離單位,即“光年(ly)”。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進一年的距離,約莫即是9.46萬億千米。它通常用于表現星際之間的距離。別的,星等也是天文學中常用的一個看法,用于表現天體的亮度。星等數值越小,天體就越亮。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5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