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常用的補鉀藥物有氯化鉀、枸櫞酸鉀、谷氨酸鉀和門冬氨酸鉀鎂等,這些鉀鹽之間有什么區別呢?在臨床實踐使用時又該怎樣選擇?
補鉀藥物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鉀離子是細胞內主要的陽離子,是維持細胞內浸透壓安定的緊張因素。當鉀攝入量不敷、消弭量增多或其他要素形成的分布特別時都約莫形成低鉀血癥,此時臨床上必要經過補鉀來增長體內的鉀含量。
但補鉀藥物品種多樣,不同補鉀藥物有何各自的特點呢?
1.含鉀量不同。由于不同鉀制劑在制備歷程中成鹽不同,因此每克含鉀量也不相反,口服制劑含鉀量從高到低分散是枸櫞酸鉀顆粒、氯化鉀緩釋片、門冬氨酸鉀片、門冬氨酸鉀鎂片。注射劑型從高到低分散是谷氨酸鉀注射液、氯化鉀注射液、門冬氨酸鉀注射液、門冬氨酸鉀鎂注射液。
2.順應證不同。補鉀制劑的主要作用是用于低鉀血癥的醫治和防備,除此之外還可用于洋地黃中毒惹起的心律反常。枸櫞酸鉀除了以上2種順應證外,還可經過增長枸櫞酸分泌和低落鈣分泌來防治泌尿體系結石的構成,門冬氨酸鉀鎂還可用于心肌代謝停滯所致的心絞痛、心肌梗死、肝炎、肝性腦病的醫治。谷氨酸鉀中的谷氨酸能與血中過多的氨團結,從而低落血氨濃度,可用于醫治肝性腦病。
?臨床使用時該怎樣選?
1.通常情況下優選氯化鉀。低鉀血癥患者常伴有代謝性堿中毒,此類患者常會顯現氯離子斲喪過大,氯離子的斲喪會招致代謝性堿中毒的持續和增重。假如使用不含氯的鉀鹽,體內保存的鉀僅為給予氯化鉀的40%。并且氯化鉀上升血清鉀濃度的速率最快,氯離子的存在可以促進加載細胞外液中的維持,堿性的鉀制劑約莫經過增重代謝性堿中毒而局部抵消補鉀的好處。
2.特別情況選別的鉀制劑。關于低鉀血癥伴高氯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優選堿性的枸櫞酸鉀和谷氨酸鉀;關于低鉀血癥伴肝硬化、腹水或肝性腦病的患者可優選谷氨酸鉀或門冬氨酸鉀鎂;關于低鉀血癥伴低鎂血癥或心臟疾病的患者優選可改本心臟功效的門冬氨酸鉀鎂。
?總結
綜合所述,補鉀藥物品種多樣,具體使用時必要依據具體病情,遵醫囑選擇使用。
參考文獻:
1.葸風林,孟靜.口服氯化鉀注射液補鉀的臨床可行性探究[J].甘肅醫藥,2013,32(02):133-134.
2.藍創歆,陳康,徐紹洪等.枸櫞酸鉀防治泌尿系結石的研討歷程[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5,30(12):1142-1145.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5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