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參圖片(《本草精薈》:補氣生津:太子參)

時間:2024-12-29 14:01:02 閱讀:3

《本草精薈》:補氣生津:太子參

太子參也叫孩兒參、童參,為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其藥性安然,較合適小兒體質,因此得名。然一些古書中的太子參,是指五加科人參之小者,并非今天的石竹科太子參,不成殽雜。太子參今多人工蒔植,采挖后去除須根,曬干或先經沸水燙過再曬干。生用。

一、成效使用

太子參味甘、微苦,平。歸脾、肺經。

成效能益氣健脾,生津潤肺。其特點功似人參,但藥力較弱,其性不溫不涼,不壅不滑,乃補益生津之妙品,又被稱為清新補氣藥。

常用于脾虛體倦,食欲不振,病后健康,氣陰不敷,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證的醫治。

名家名著擇要:

《本草再新》:“治氣虛肺燥,補脾土,消水腫,化痰止渴?!?/p>

《陜西中草藥》:“治小兒虛汗,心悸口干,不思飲食?!?/p>

二、配伍使用

1.用于脾虛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虛咳嗽,津虧口渴等證。太子參功似人參,能益氣生津,補益脾肺,但藥力較弱,是補氣藥中一味清補之品,實用于小兒及熱病之后,氣陰不敷,而不宜溫補者。治脾虛倦怠,食少便溏,常配伍山藥、扁豆、谷芽等補氣健脾之品。

若治心悸失眠,虛煩多汗,常配伍五味子、酸棗仁、小麥等養心安神之藥。

若治肺虛燥咳,常配伍沙參、麥冬等養陰潤肺之品;若治津虧口渴,常配伍石斛、天花粉、麥冬等滋陰之藥。

別的,太子參配伍合歡皮,另有調肝解郁,益氣和陰之功??捎糜谥涡臍獠环?,心悸乏力,虛煩不寐,及臟躁等證,療效明顯。

2.鄧鐵濤組方用藥,凡用人參之方,常用太子參代替人參,亦取其和緩之性。如治早前肝硬化,在四正人湯基本上,常配伍楮實子、菟絲子、鱉甲、土鱉蟲、丹參等補養肝腎、祛瘀活血之品,即軟肝煎。此中四正人湯,即以太子參為君。本方對肝炎所致的肝硬化及酒精中毒性肝硬化都有很好療效,值得學習。

三、用法用量

太子參常入煎劑,也可做丸散。入煎劑常用量幾克至幾十克不等;小兒用量酌減。

四、使用注意

太子參為補氣之品,故有實證、干冷者慎服。

——中醫學實戰條記:20.11.7

#中醫學實戰條記#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57033.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