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唐)劉禹錫
湖光山色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看洞庭山川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正文】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兩: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諧。指水色與月光互相輝映。
潭面:指湖面。
鏡未磨:前人的鏡子用銅制造、磨成。這里一說是湖面無風,水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色,隱隱不清,好像鏡面沒打磨時照物含糊。
山川翠:也作“山川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銀盤:形貌寧靜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這里用來形貌洞庭湖中的君山。
【譯文】
驚濤駭浪,月光與水色意會,水天一色,湖面就像一面不必磨拭的銅鏡尋常,平滑而光芒。遙望洞庭,水綠山青,那林木蔥郁的君山屹立在泛著粼粼波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銀盤里的一只青螺。
【賞析】
墨客以豐厚的想像,用清新的筆觸,外貌、生動地刻畫了洞庭湖水安靜、祥和的昏黃美,勾勒出一幅明麗秀美的洞庭山川圖。。
首句展現的是澄徹空明的湖水與素月青光交相輝映的畫境,勾勒出一派空靈、縹緲、安靜、和諧的地步。一個“和”字,體現出了水天一色、玉宇廓清的融和的畫境。接下去交代“湖光山色兩相和”的緣故——潭面無風,同時迷迷濛濛的湖面宛如未經磨拭的銅鏡,才會顯現“兩相和”,不然就會是“陰風怒號、濁浪排空”的情形了。接下去,墨客仿佛一位拙劣的拍照師,把視角從開闊浩大的洞庭全貌聚焦到湖中的君山一點:銀輝下,洞庭山翠水清,宛如一只小巧剔透的銀盤里,放了一顆風雅小巧的青螺,是那么的惹人喜好。
墨客用富麗的想象和恬淡的筆觸,把秋月之中的洞庭山川化作一件精巧絕倫的藝術珍品,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用。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56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