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三黃瀉心湯以及治療現代疾病研究

時間:2024-12-20 06:37:58 閱讀:3

經方——三黃瀉心湯以及醫治古代疾病研討

吳文博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學院

三黃瀉心湯

泉源:

三黃瀉心湯一見于《傷寒論》,一見于《金匱要略方論》。見于《傷寒論》的,仲景指出“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閉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見于《金匱要略方論》的則是醫治“心氣不敷”產生的吐血衄血之證。從而體現了“瀉心湯”既能清氣分之熱,又能清血分之熱。此中最大的優點,“瀉心湯”能治心的陰氣不敷,陽氣剩余,氣血陰陽不相和諧之病變。

處方:黃連酒煮,黃芩酒炒 ,大黃酒浸各平分麻沸湯二升漬之,頃刻,絞去滓,分溫再服。為末,煉白蜜丸梧子大,名三黃丸

主治:三焦實熱,統統剩余火證大便秘結者。癥見: 邪火內熾,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三焦積熱,眼目赤腫,口舌生瘡;外證瘡瘍,心胸煩悶,大便秘結;干冷黃疸,胸中煩熱痞滿,舌苔黃膩,脈數實者。

方解:

元?朱丹溪:少陰不敷,亢陽無制,致陰血妄行,故用大黃瀉其亢盛之火;又心本不敷,肺肝各受火邪而病作,故用黃芩救肺,黃連救肝。肺者陰之主,肝者心之母,血之舍也。肺怒氣退,則血歸經而自安矣。

清?吳謙等:三黃湯用黃芩瀉上焦火,黃連瀉中焦火,大黃瀉下焦火。三焦實火大便實者,誠為允當。若大便不實者,黃連解毒湯證也。以大黃易黃柏者,因其下焦熱結未實也。加梔子者,使其熱不從大便出而從小便出也(《醫宗金鑒》)。

三黃湯可以醫治的古代疾病

1.影響病之細菌性痢疾。

2.消化體系疾病之慢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

3.呼吸體系疾病之胸膜炎、急性肺咯血(kaxie)

4.心腦血管疾病之高血壓、動脈硬化。

5.泌尿生殖體系疾病之膀胱炎、尿道炎。

6.新城代謝疾病之高脂血癥、高膽固醇血癥。

7.神經精力體系疾病之三叉神經痛、中風、精力崩潰癥

8.外科疾病之急性膿腫、多發性癤腫、急性闌尾炎、急性乳腺炎。

9.婦產科疾病之附件炎。

10兒科疾病之重生兒黃疸。

11皮膚科疾病之銀屑病、脂溢性脫發。

12五官科疾病之紅眼、耳癤、鼻衄(nv)、鼻癤、急性口腔炎、急性扁桃腺炎。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56714.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