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仙村鄧氏——中醫世家

時間:2024-11-27 03:34:38 閱讀:5

東莞仙村鄧氏——中醫學世家

編者按:今天無事閑讀了族譜上的一篇《耀林公行傳》,是其孫鄧元(鄧壽生)寫給祖父的一篇傳記。文章寫的情詞老實,祖上幾代詩書禮易之家,祖父也曾在北京傳授鄧瀛兩個孩子,直至去世,而他7個孫輩僅有本人從事舉子之業。出于獵奇翻了下族譜,原本是我同硯福生一脈的,試著群眾號搜刮了一下鄧元(鄧仁孚,號受生),沒想到真有,不測之喜。今轉載分享給各位。


中醫學世家 · 鄧氏


旨亭街鄧氏,世代為醫。清末民初,鄧壽生是東莞出名中醫學,其兄弟、兒子(鄧伯和)、侄子、表侄等均為醫生,石龍出名中醫學郭瑞章也是其學生。鄧壽生兒子鄧白生于中醫學世家,自幼喜好繪畫,并在鄧壽生的支持下,自小跟隨畫家梁景新學畫,是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界泰斗,中國美術學院工藝美術教導奠基人,出名美術實際家,中國古代出名花鳥畫家。




從旨亭街走出的中醫學世家


鄧壽生,名仁孚,與袁仰山、歐月山被譽為“東莞三學名醫”。鄧壽生本籍福建上杭縣,其父鄧自明來粵做生意,先在石龍開染布作坊,后遷至莞城定居。鄧壽生是排行最小的第五子,19歲中秀才。由于老父多病,染坊休業,生存困難,一家老小,均賴奉養,于是鄧壽生棄文從醫。


中年今后,醫道大行,鄧壽生租旨亭街一號關氏祠為醫館。鄧壽生承繼中醫學治病的優秀傳統,以扶原養神,補中益氣為本,加強體質及抗病力,不得已才用藥,倡導“不藥是中醫學”。鄧壽生醫術精深,尤其以白疹(傷寒)病著稱,獨得不傳之秘,救活過不少病?;颊?,吸引省會、鄰縣的病人前來就醫。


1922年(民國11年),鄧壽生與李子繩、盧月湖等人,倡導建立東莞縣中醫學公會,以聯結情感,增長醫學知識。鄧壽生被選為評議長,公會會務主要有四項便民辦法:發贈診券為民無償診病、定期聚會會議交換履歷、保證中醫學權益、加強醫藥接洽,而活動的經費主要泉源于會員入會費,不占百姓分毫。


鄧壽生還樂于將醫術傳授于后代子侄,其兒子鄧伯和,侄子鄧大全、鄧永康及內侄和半子均得其真傳,是名副但是的中醫學世家。別的,鄧壽生還著有《白疹論》《白疹病理與醫治》《安胎驗方》《痢疾驗方》等多種手稿,惜抗日戰爭時期,原稿多流失,所著《辨舌秘略》由李翼農整理,《白疹證治》及《醫案》由何炎整理,均在《廣東中醫學》公布。



在中醫學世家走出的藝術泰斗


1906年,鄧白生于東莞的一此中醫學世家,自幼喜好繪畫,并在父親鄧壽生的支持下,七歲便跟隨畫家梁景新學畫。梁景新之父為嶺南畫派鼻祖居廉的入室弟子,家藏很多“二居”(居廉、居巢)畫稿,幼年的鄧白得以摹仿嶺南畫派鼻祖“二居”的作品,為日后成為卓爾不群的花鳥畫家與書法家打下堅固的基本。

鄧白一家六十年代的合影,前排右一鄧白,左一為夫人周璐。


1928年,鄧白考入廣州美術學校學習,后進入上海美術專封建校與中央大學藝術系學習,結識陳之佛、徐悲鴻、潘玉良等古代著名字畫家,學習油畫與裝飾畫,多次創作裝飾畫到場展覽,深得陳之佛器重。


1934年,鄧白從中央大學畢業后回鄉任教,幾番輾轉后于1940年前去重慶,在中央大學修建系任助教,兼顧拾國畫,在陳之佛影響下積極寫生,研討寫意花鳥雙勾重彩技法。1941年7月,鄧白出任國立藝術專封建校(現為中國美術學院)圖案系講師,后承繼國畫系系主任及工藝美術系系主任、傳授、藝術學科博士研討生導師,培養了吳玉田、熊寥等多量美術人才,復建中國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對中國美術學院計劃教導學科的建立奉獻出色,耄耋之年仍為工藝美術教導的變革與提高煞費苦心,撰寫《提高工藝美術教導芻議》《談談工藝美術創新》等文章,號令要器重工藝美術教導,培養社會急需的工藝美術計劃人才等極具前瞻性的看法。



上個世紀60年代,鄧白將目光聚焦于國內尚屬空缺的陶瓷史論范疇,在古陶瓷國際研討會上公布學術報告《中國古陶瓷的藝術成果》,掀開了研討中國今世陶瓷裝飾及其演化紀律的序曲。為了深化了解中國陶瓷汗青,他曾幫助浙江省輕產業廳舉行龍泉青瓷的規復性研討和試制事情,后又帶領團隊開頭規復南宋官窯的科研事情,于1980年分散取得文明部和輕產業部發表的科技后果二、三等獎。



多年來,經過對陶瓷的實踐與研討,以及對古籍的爬梳剔抉,鄧白先后編撰《中國美術全輯陶瓷分冊》上卷(原始社會至南北朝)、《中國陶瓷史》(合編)、《中國歷代陶瓷紋飾》《龍泉青瓷論文集》《中國古陶瓷的藝術成果》《論官方青花瓷器》《中國古陶瓷論文集》(合編)、《陶瓷美術史綱》《原始社會及仆從社會陶器的裝飾藝術》及《中國陶瓷全輯醴陵窯》等著作論文。此中,《中國陶瓷美術史綱上卷》是國內首部較為體系整理和研討中國陶瓷美術史的著作,以傳統和創新為基點,將中國陶瓷的汗青傳承和民族審美特性向全社會舉行廣泛轉達,補償了國內干系研討范疇的空缺。


除了陶瓷、工藝美術等范疇的研討,鄧白亦編撰《趙佶》《徐熙與黃荃》《馬遠、夏圭》《潘天壽評傳》《圖畫見聞志詳注》《永樂宮壁畫》《居巢作品挑集》《居廉畫選》《寫意花鳥畫家陳之佛》《中國畫論初探》《論畫漫筆》等畫冊、美術史論著作,內容涵蓋中國傳統畫論點注、畫論研討、畫家評傳和美術批評等方面,對中國傳統繪畫與傳統美學舉行了體系的梳理和研討。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55946.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