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詞人,也是將領;
他文能橫槊賦詩,武能騎馬斬賊;
他被稱為“詞中之龍”,
他與蘇軾合稱“蘇辛”,和李清照并稱為“濟南二安”
他努力于收復故鄉,規復山河,終身不休,
他是辛棄疾。
作為豪放派詞人的辛棄疾,他的作品豪放如驕龍,滿懷壯志,專心為國。豪放之外,亦能婉約,柔腸相思,不輸花間派。
今天,我們分享25首辛棄疾最出名的詩詞,一同了解他詩中的快意與柔情吧!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 此詞刻畫了鄉村一個五口之家的情況和生存畫面,借此體現人情之美和生存之趣,具有濃厚的生存氣味,體現出作者對鄉村安靜安靜生存的喜好。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山河,好漢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騷總被雨打風吹去。
夕陽草樹,尋常巷陌,人性寄奴曾住。
想當年,英姿英才,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博得倉促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煙揚州路。
可堪回顧,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 辛棄疾懷著深重的擔心和一腔悲憤寫下這首詞,他歌頌了英勇維護國度的孫權和劉裕,挖苦好大喜功、北伐失敗的劉裕。全詞豪壯凄慘,義重情深,放射著愛國主義的頭腦光芒。詞中用典貼切天然,緊扣題旨,加強了作品的壓服力和意境美。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 此詞著意形貌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全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景色,情形意會,精巧如畫,溫馨天然,生動傳神,是宋詞中以鄉村生存為題材的佳作。
《青玉案·元夕》
旭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地回顧,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此詞從盡力渲染元宵節壯麗多彩的繁華場面動手,反襯出一個高傲恬淡、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外貌,寄予著作者政治懊喪后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傲風致。構思精妙,言語風雅,委婉委婉,余味無量。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味道,愛表層樓。
愛表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現在識盡愁味道,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此詞經過回憶少年時不知愁苦,烘托“現在”深深明白了愁苦的味道,卻又說不出道不出,寫出兩種判然不同的頭腦情感的厘革。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郁孤臺下清江水,正中幾多行人淚。
東南望長安,不幸多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 此詞寫作者登郁孤臺遠望,“借水怨山”,抒發國度興亡的感受。全詞一片神行又潛氣內轉,兼有神理高絕與沉郁頓挫之美,在詞史上完全可與李太白同調詞相媲美。
《摸魚兒》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急遽春又回去。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多數。
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
怨春不語。
算僅有周到,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
令媛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
閑愁最苦!
休去倚危欄,夕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 此詞是一首憂時感世之作。詞中表層寫的是玉人傷春、蛾眉遭妒,實踐上是作者借此抒發本人壯志難酬的憤慨和對國度運氣的關心之情。全詞托物起興,借古傷今,融出身之悲和家國之痛于一爐,沉郁頓挫,寄予遙深。
《鷓鴣天·代人賦》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
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 這是一首歌唱江南鄉村優美景致的詞,作者為人們刻畫出一幅清新、斑斕的山鄉景色畫,反應了他沉醉于鄉村精巧景致的心境,畫面精巧,情致盎然,意蘊深沉。
《生查子·游雨巖》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行家云里。
高歌誰和余?空谷濁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 此詞作于作者罷官之后閑居帶湖時期,經過記敘獨游雨巖的情形,抒發了蒙受打擊、閑居鄉里的苦悶,反應了作者內心的不屈和對國事的系念。全詞即事敘景,寓情于景,構思新奇,剪裁精妙,刻畫生動,地步俊逸。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景色北固樓。
千古興亡幾多事?悠悠。
不盡長江滔滔流。
幼年萬兜鍪,坐斷東南方戰未休。
天下好漢誰對手?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
★ 此詞經過對古時好漢人物的歌唱,表達了作者巴望像古時好漢人物那樣英姿英才,拾掇舊山河,為國效能的壯烈情懷,飽含著濃濃的愛國頭腦,但也暴顯露作者報國無門的無窮感受。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戰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轟隆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博得生前死后名。
不幸白產生!
★ 此詞經過對作者從前抗金步隊豪壯的陣容敦睦概以及本人戰場生活的追想,表達了作者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抱負,抒發了壯志難酬、好漢遲暮的悲憤心境。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邊。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夕陽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
把吳鉤看了,雕欄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華。
可惜流年,哀愁風雨,樹猶云云!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好漢淚!
★ 全詞經過寫景和遐想抒寫了作者規復中原國土,一致故國的志向和愿望無法完成的懊喪的感受,深入展現了好漢志士有志難酬、報國無門、煩悶悲憤的苦悶心境,極大地體現了詞人誠摯無私的愛國情懷。
《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急遽過了,青明時節。
刬地旭風欺客夢,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以前別。
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
聞道綺陌東頭,行人曾見,簾底纖纖月。
舊恨春江流不休,新恨云山千疊。
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
也應驚問:邇來幾多華發?
★ 這首詞是辛詞少有的婉約作風中抒懷性較強的佳作。寫懷念一個與其有親密干系的家中女樂,是一首典范的抒發懷念之情的詞作。
《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夕陽塞塵起,胡騎獵清秋。
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層樓。
誰道投鞭飛渡,
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貍愁。
季子正幼年,匹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
二客東南方勝景,萬卷詩書遺址,
實驗與君謀:
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 此詞是詞人乘船赴湖北任所途中泊駐揚州時所作,上片氣勢沉雄豪放,體現了少年時期抗敵報國創建功業的好漢作風;下片則抒發了抱負不克不及完成的悲憤,貌似奔放實則感受極深,失路好漢的憂憤與掃興心情呼之欲出。
《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鐘》
出身羽觴中,萬事皆空。
古來三五個好漢。
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
夢入少年叢,歌舞急遽。
老僧夜半誤鳴鐘。
驚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風。
★ 此詞雖以“萬事皆空”總攝全篇,實充盈家國出身之感,作風沉郁凄慘。上片懷古,實嘆喟今無好漢,秦漢亂世難再。下片歌舞急遽者,亦少年盛事惟夢鄉再現。聞鐘夢覺,只西風滿窗罷了。形貌的是人到中年,有些凄凄惶遽心態,但又不趨炎附勢的低姿勢。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云,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悵一生、交游寥落,只今馀幾!
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世萬事。
問何物、能令公喜?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
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
回顧叫、云飛風起。
不恨前人吾不見,恨前人不見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 寫下此詞時,辛棄疾被免官閑居以前四年了。全詞在一個個典故的層疊中抒發了詞人熱血激越的豪放情懷,表達了撤職閑居時的寂寥與苦悶的心境。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綠樹聽鵜鴂,
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
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世分別。立刻琵琶關塞黑。
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
向河梁、轉頭萬里,故交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正勇士、悲歌未徹。
啼鳥還知多么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誰共我,醉明月?
★ 此詞為送別抒懷之作。首尾以啼鳥相照應,形貌暮春的凄厲暮色;正中引述汗青故事,鋪敘古時種種人世離情別恨,借送別族弟,抒發尤物不遇、好漢名裂、勇士難酬的義憤。全詞筆力雄健,沉郁凄涼。
《阮郎歸·耒陽道中為張處父推官賦》
山前燈火欲傍晚,山頭往復云。
鷓鴣聲里數家村,瀟湘逢故交。
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
如今枯槁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 該詞上半晌畫巧遇故交的天然背景,山村燈火昏暗,住民希罕,氣氛清冷,隱見張處父平庸艱苦的退居生活。下片回憶友人少年的兵馬生活,羽扇綸巾,模樣形狀灑脫,鞍馬馳騁,英恣勃勃。收尾轉入如今,顯見仕途沉溺,心腸煩悶。全詞運用典故奇妙而天然,雖詞短但情長,情感樸拙淳厚。
《鷓鴣天·代人賦》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和。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世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
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在。
★ 這首詞是代替一位內心充溢離愁別緒的女性所作。上片中,詞人從寫景入筆,經過形貌哀景和樂景,從正反兩個方面的形貌來抒發主人公的愁思。下片直接形貌了女性因意中人不在身邊而體現的種種痛楚,苦苦懷念以前讓女性困在此中,不克不及自拔。此詞是作者婉約作風的代表作之一,極寫離恨,在尋常的言語中卻表達了深厚的情感,情真意切。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
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一生塞北江南,歸來回頭華發蒼顏。
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山河。
★ 這首詞寫獨宿博山王氏庵的以為。上片以所見所聞渲染寂寥荒涼的情況敦睦氛;下片寫白發蒼顏、壯志難酬的憤慨心境,最初體現雖處境凄慘但雄心不減的憂傷精力。
《漢宮春·立春日》
春已歸來回頭,看尤物頭上,裊裊春幡。
無故風雨,未肯收盡余寒。
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
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旭風,自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
閑時又來鏡里,變化朱顏。
清愁不休,問何人會解連環?
恐怕見花吐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 此詞到處切“立春日”標題,以“春已歸來回頭”開篇,寫官方立春日習俗,表達本人對地利人事的感受,抒發本人懷念故國的蜜意,以及對南宋君臣偷安江南、不思規復的不滿,并轉達出光陰流逝好漢無用的無窮清愁。
《滿江紅·暮春》
家住江南,又過了、青明寒食。
花徑里、一番風雨,一番狼籍。
紅粉暗隨流水去,園林漸覺清陰密。
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疲勞。
庭院靜,空相憶。無說處,閑愁極。
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始今何處也,彩云仍舊無蹤跡。
謾教人、羞去表層樓,平蕪碧。
★ 這是一首十分委婉繾綣的傷春相思詞,抒發了一個女性暮春時節對遠行戀人的懷念之情。全詞意境精巧,情感樸拙,可謂佳作。
《西江月·遣興》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光陰。
邇來始覺前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 此詞借醉酒表達本人對實際社會和本身處境的不滿,抒發了壯志難酬、壯志難酬的傷感和憤慨,體現出詞人的耿介、奔放的性情。
《鷓鴣天·送人》
唱徹陽關淚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無量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
江頭未是風云惡,別有人世行路難。
★ 此詞上闋述分別之情,飽含惜別之意;下闋為臨別贈言,由離情別恨引降世路困難之嘆。全詞運用景色烘托、比力和比力等伎倆,生動地寫出了依依惜別的蜜意,并抒發了對社會人生的深沉感受,思緒開闊,托意深入。
《一剪梅·中秋無月》
憶對中秋丹桂叢?;ㄔ诒?。月在杯中。
今宵樓上一尊同。云濕紗窗。雨濕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
滿堂唯有燭花紅。杯且冷靜。歌且冷靜。
★ 該詞上片形貌了詞人追念以前在一個明朗的中秋,置身丹桂叢中,月波花影蕩漾在羽觴中,現在晚云雨濕了紗窗,僅有蠟燭閃光的情形,表達了詞人壯志難酬、壯志難酬的怨憤情懷。
該詞上下片二、四、六、八句用疊韻,僅首字相異,構成一種特別的回環的音韻美,讀來如口含珠玉,動聽入耳。
如此集豪情與柔情于一身的辛棄疾,你喜好嗎?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54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