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仍舊,厚樸七物湯主之。
【構成】
厚樸 甘草 大黃 大棗 枳實 桂枝 生姜
【用法】
水煎溫服。
【成效】
解肌公布,行氣通便。
【主治】
外感表證未罷,里實已成,癥見腹滿發熱,大便不通,脈浮而數。臨床主要用于醫治急性胰腺炎、腸梗阻、消化不良、支氣管哮喘及胃改動等病癥。
【方解】
方中厚樸行氣消滿,導滯而和暢腑氣。大黃瀉熱通便,通降濁氣,使濁氣借氣機遲滯而下出,物以藉氣而行也。桂枝解肌散風寒,使營衛之氣和合,與生姜相用,使解肌之力專,散寒之力強,散邪之中以和營衛。枳實瀉熱消痞,與厚樸相用,加重申達氣機,并使厚樸溫而不助熱;與大黃相用,則瀉熱通便,寓清熱之中以調氣,使邪不得集聚而散失。甘草、大棗益氣,一助桂枝、生姜借衛氣和諧以抗邪驅邪;一使厚樸、大黃、枳實瀉熱通下而不傷浩氣,更能和諧諸藥而相反相成,以奏其效。
【臨證加減】
風寒傷風,咳嗽痰多,加杏仁、半夏、陳皮;里熱煩渴、咳喘息急,加石膏、杏仁;若吐逆分明者,加半夏、陳皮,以降逆止嘔;若冷氣內結者,去大黃,加附子、重生姜,以散寒溫中,若飲食不佳者,加麥芽,神曲,以消食和胃;若夾干冷者,加黃連,黃芩,以清熱燥濕等。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53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