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訊息10月17日訊 金秋十月,瓜果飄香。眼下正是石榴成熟的季候,在棗莊市薛城區,火紅的石榴綴滿枝頭甚是惹人喜好。當地以石榴產業為抓手,以強村富民為目標,量體裁衣提高“邊角經濟”,做好石榴“致富文章”,探究強村富民新途徑。
一個特征產物成果一個產業,一個產業鏈條帶富一方村民。怎樣讓小小的石榴變身成團隊經濟的“致富果”?張莊村開頭摸家底、壯家業、盤產業,在傳統石榴蒔植上風基本上完成資源整合就是第一步。先后經過展開“陽光舉動”“打劫移用整治”等村團隊“三資”算賬專項舉動,算賬村團隊房前屋后邊角土地1450畝,為提高邊角經濟留出空間、打下基本。同時,提供種管銷全程托管辦事,處理策劃化水平不高等成績。村民依照每棵樹每年3塊錢的標準,向村團隊交納管護費,石榴販賣收益歸村民一切,每年可動員戶均增收2.3萬元,村團隊增收9萬元。
棗莊市薛城區沙溝鎮張莊村村民張長建說:“如今石榴樹提高得很多,越提高越多了,都上門口來買,也好賣,收入都不低,家家戶戶都有,像我家門口的石榴紅紅火火結的也大,最大的有2斤多?!?/p>
依托村內豐厚的石榴資源,張莊村大力推進“石榴+”產業提高,吸引石榴深加工、石榴零碳數字產業園、榴花圃林等項目落地建立,產物有石榴酒、石榴汁、石榴煎餅、石榴扮裝品等。從田間地頭到加工車間、從傳統的線下販賣到如今盛行的網上直播,在張莊,石榴不僅是鮮味,它更是一條完備的產業鏈,是鄉村復興的緊張力氣,是這座小山村的機會和渴望?!跋乱徊剑覀儚埱f村將持續做大做強石榴品牌,以果為媒、促進農文旅交融提高,讓房前屋后有景色,更有‘錢’景,不休提升石榴產業的附加值,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棗莊市薛城區沙溝鎮張莊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張世沖先容。
閃電訊息記者 劉印紅 薛城融媒 宋欣 郭俊池 王銘浩 報道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53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