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首《臨江仙》,每都城經典,都有佳句,令人叫絕。讀一讀,你最愛哪首?
01 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回頭仿佛半夜。家童鼻息已雷鳴。拍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自此逝,江海寄余生。
總有那么多次,在夜深人靜時分,如東坡一樣,發射“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小舟自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感受。多想如想象中的那樣,闊別世俗,歸于自在,自在安閑,奔放超脫。
小舟自此逝,江海寄余生
02 楊慎·《臨江仙·滔滔長江東逝水》
滔滔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好漢。好壞成敗轉頭空。青山仍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旭風。一壺濁酒喜邂逅。古今幾多事,都付笑談中。
楊慎這首《臨江仙》落筆即富麗豪放,讀來有勾魂攝魄之感。詞寫千古興亡事,寫人事無常,寫天然永久。道出一個千古至理:好壞成敗,但是都不外是轉頭而空的事,比之天然的永久而言,都暫時得倏忽即逝,又何必掛懷?
那便看淡榮辱得失,恬淡灑脫過終身。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旭風
03 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塵世。仍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憂傷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必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這是一首東坡所作的一首贈別詞,上片寫邂逅前友人流浪的歷程,表達對交人情懷的贊賞;下片寫惜別,卻點到即止,從淡淡的離愁別緒轉乘入奔放的情懷。末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成為后代很多人的座右銘。
人生如寄,自當超然物外,隨緣自適,隨遇而安。
04 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幾多事,漁唱起半夜。
陳與義這首臨江仙應該是他傳播度最廣的一首作品,最愛上片中“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這三句真實寫得太美,隨時想到便能給人以愉悅的享用。宋詞之美,在這17字中體現得極盡描摹。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05 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枯槁也干系。
最是繁絲搖落伍,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幾多恨,吹不散眉彎。
這首《臨江仙·寒柳》借詠寒柳而抒懷人之情,被人評為是“納蘭詞的壓卷之作”。詞的上片寫寒柳的運氣,飄蕩無依,帶出明月無私;下片寫懷念故交,在柳絲搖落的時節,最是相憶。
上下片收尾兩句最為冷艷,“愛他明月好,枯槁也干系”“西風幾多恨,吹不散眉彎”極致優美,別有風致與靈性,令人一讀難忘。
愛他明月好,枯槁也干系
06 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沉??蜌q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事先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晏幾道這首詞上下片的末句都是名句,寫得很出彩冷艷,“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事先明月在,曾照彩云歸”刻畫了十分唯美的意境。很多人知曉這首詞,約莫也源自這四句。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07 辛棄疾·《臨江仙·再用前韻,送祐之弟歸浮梁》
鐘鼎山林都是夢,人世寵辱休驚。只消閑處過一生。羽觴秋吸露,詩句夜裁冰。
記取小窗風雨夜,對床燈火多情。問誰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
稼軒這首詞我也很喜好,它本是一首送別詞,卻無分別的悲戚,字里行間,都在勸人看開“”。他說,從仕或是退隱都不外是一場夢罷了,人在面臨得失榮辱時便不必心驚,只需閑靜恬淡過終身?!坝鹩x秋吸露,詩句夜裁冰”,寫秋飲瓊漿,也吟詩句,志趣高潔。
下片寫于送別之人世的心意,風雨夜,燈火映照,對床夜話,只管如今就要單獨面臨遠行,但另有明凈的山川作伴,又何必傷懷呢?全詞以“晚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收尾,寫景優美明快,卻又寄意豪放灑脫。
秋水晚山
08 周紫芝·《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記得武陵相見日,六年往事堪驚。轉頭雙鬢已星星。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交傾。
鐵馬紅旗寒日暮,使君猶寄邊城。只愁飛詔下青冥。不應霜塞晚,橫槊看詩成。
宋代詞人周紫芝這首《臨江仙》也是一首送別詞,上片寫闊別六年的光陰,已不堪回顧,可如今又要急遽面臨分別。上片寫得有些凄慘,下片轉入對友人遠別后生存的想象之中:天寒日暮,寬廣邊塞,鐵馬奔馳,紅旗飄揚,展現出一幅令人奮發的情形。
贈別意圖不在惜別,而在別后。但“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交傾”兩句,照舊醉人。
這8首臨江仙,可謂首首冷艷,你最愛哪一首呢?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4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