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魏晉
從明后而嬉游兮,聊登臺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圣德之所營。
我跟隨明主(指其父曹操)嬉戲嬉戲,登上銅雀臺來娛悅心境。觀青銅宮殿的寬廣無邊,賞賢德君王的苦心策劃。
頭條號名詩詞解讀譯文
(解讀:公元210年,曹操取得北征、東進等成功之后,在此大興土木,建成銅雀、金鳳、玉龍三臺。)
建高殿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沖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臨漳川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建起個高的殿宇巍然屹立,兩側的望樓像浮游在天頂,立起突入云霄的迎風觀,毗連著天橋閣道和鄴北城西。君臨彰水潺潺長河,遠望銅雀園中果樹的潤澤欣榮。
(解讀:銅雀臺位于今河北省邯鄲市,古稱鄴。西晉為避愍帝司馬鄴諱,將鄴城易名"臨漳",臨漳享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佳譽。后為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頭條號名詩詞解讀譯文)
頭條號名詩詞解讀譯文
立雙臺于支配兮,有玉龍與金鳳。連二橋于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dì dōng)。
直立起玉龍臺與金鳳臺在支配,左玉龍右金鳳,東西兩橋相保持。像長空中的彩虹。
(解讀:二橋,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將“連二橋于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备Z改成了“攬二喬于東南方兮,樂旦夕之與共?!睆亩づ荑ご偈孤搮歉娼?。頭條號名詩詞解讀譯文)
頭條號名詩詞解讀譯文
俯皇都之宏麗兮,瞰云霞之浮動。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仰旭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俯看皇城的宏偉壯麗,俯瞰云霞的飄浮活動。欣悵然成群的才子前來聚集,懷著像姜太公一樣優美的抱負。劈面旭風暖和,傾聽百鳥齊鳴。
(解讀:飛熊,是姜尚姜子牙的道號,周文王夢見虎生雙翼飛入夢里,解夢虎生雙翼叫“飛熊”,需去尋訪賢士。于是在渭水河碰了姜尚,請他入朝。)
頭條號名詩詞解讀譯文
天功恒其既立兮,家愿得而獲逞。揚仁化于宇內兮,盡肅恭于上京。
帝王不朽的功業以前創建,家屬心滿意足又滿意快意。播撒仁德與教養在宇宙之內,畢恭畢敬于許昌的天子。
雖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澤遠揚。
固然齊桓、晉文稱盛一時,豈能比得上父王的圣明?何等吉利,何等美好!膏澤遠揚。
頭條號名詩詞解讀譯文
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同天地之矩量兮,齊日月之輝光。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年壽于東王。
專心幫手我漢室的朝廷啊,致使天下四方永享安寧。同天地的恢宏,比日月的光芒。永享無盡的高尚,像東王公一樣同壽。
(解讀:東王公,東王公、西王母是中國古時神話的中央人物。漢代特盛行,他們既有不死藥使人永生不老,又能使人們子孫興盛,一個是男神,一個是女神。更緊張的是把握著脫凡成仙的大權,他們便成了前人們抵達優美地步的最大渴望。)
頭條號名詩詞解讀譯文
御龍旗以翱翔兮,回鸞駕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臺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把握著龍旗飄飄的車駕翱翔在天地間,乘著鸞車周游四方。恩德廣布四海,物產豐厚,百姓健康。渴望這銅雀臺永固,興奮的心境永存。
《銅雀臺賦》與《登臺賦》實為一賦,但因子孫修正,以前難確定版本誰為原本。在此不作討論。
銅雀臺建成之日,曹操在臺上大宴群臣,大方報告本人匡復天下的決計和意志,又命武將交鋒,文官作文,以助酒興。其子曹丕作“飛間崛其特起,層樓儼以承天”之語。盛會中次子曹植寫下了名篇《登臺賦》。
頭條號名詩詞解讀譯文
銅雀臺高10丈,有屋百余間,因歷代名士題詠甚多而名。唐朝杜牧的《赤壁》寫道: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旭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先容銅雀臺時道:“卻說曹操於金光處,掘出一銅雀,問荀攸曰:‘此何兆也?’攸曰:‘昔舜母夢玉雀入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利之兆也’。操大喜,遂命作高臺以慶之。乃克日破土斷木,燒瓦磨磚,筑銅雀臺于漳河之上”。
頭條號名詩詞解讀譯文
銅雀臺在西漢時始建,原有一對銅鑄的鳳凰。曹操所建的銅雀臺。卻并沒有銅雀。應是遭到禮法制度的束縛,因事先曹操官居丞相,冊封是武平侯,還沒有進位到魏王。
銅雀臺側的銅雀園是“建安文學”的活動中央。曹操用重金從匈奴贖回出名才女蔡文姬,留下出名的《胡笳十八拍》。曹操、曹丕、曹植、王粲、劉幀、陳琳、徐干、蔡文姬、邯鄲淳等,常常會萃在銅雀臺,留下了多量名篇。
接待眷注:名詩詞解讀。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48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