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以前步入初秋
但是健脾祛濕還要持續!
“祛濕達人”茯苓仍舊是廚房“座上賓”,不僅能化濕,還能健脾,切合平常的養生必要。
茯苓
茯苓,中藥名,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枯菌核。
前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由于它成效十分廣泛,并且四序皆宜,將它與種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濕、風、溫等諸疾均可發揚其共同的成效。
性味: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
成效: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茯苓的成效作用
☆ 利尿作用
由于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并且藥性十分安然,利水而又不傷浩氣。
只需是小便攔阻、水濕停滯的癥狀,不管是偏于寒濕照舊偏于干冷都可以共同使用。
☆ 抗菌作用
茯苓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均有克制造用。
☆ 低落血糖
茯苓可以影響肢體內的推陳出新,關于肢體性能起到一定的均衡作用,調停肢體的電解質,低落血糖。
只管有不少成效
但是以下的服用忌諱
必要特別注意
茯苓注意事項
1. 制止同服
制止與秦艽、鱉甲、龜板等配伍使用,制止形成氣機不暢。
2. 忌諱人群
① 陰虛體質或虛寒體質氣虛下陷者,不實用。
②腎陽虛伴有排尿不暢者,不實用。
③虛寒遺精分明者,盡力制止使用。
茯苓&土茯苓,傻傻分不清
平常有很多人分不清茯苓和土茯苓的區別,以為茯苓就是土茯苓;但但是,這兩種藥雖僅有一字之差,區別卻很大!
茯苓和土茯苓的區別
☆ 因素不同
茯苓屬于真菌類,是呈白色,切成塊狀,無任何氣味;
土茯苓屬于植物,根部有多量的根須,有雞蛋輕重。
☆ 成效不同
茯苓,可驅邪,扶正;具有利水消腫、健脾滲濕、寧心安神的成效。
土茯苓有清熱解毒、祛濕利樞紐的成效。
☆ 使用不同
茯苓主要用于醫治肢體水腫、眩暈、心悸、恐慌不安、失眠、善忘、吐逆、倦怠乏力、食欲不佳、大便不成形等病癥;
土茯苓主要用于醫治腳氣、梅毒、樞紐屈伸攔阻、小便淋瀝澀痛等病癥。
茯苓養生膳食方
茯苓包子
質料:茯苓50克,精白面1000克,豬肉500克,生姜15克,胡椒粉5克,麻油10克,紹酒10克,食鹽15克,醬油100克,大蔥25克,骨頭湯250克。
做法:
1. 將茯苓去凈灰渣,剝去殘皮,用水潤透,蒸軟切片,然后加熱煮汁,每次加水約400克,加熱提取3次,每次約煮1小時,3次藥汁兼并,濾凈,再濃縮至500克待用。
2. 用藥汁合面,揉和成團,堆置發酵。將豬肉絞碎,與調料殽雜做餡。再用堿水揉面團,壓成20個面皮,包入餡料,做成生坯,放入蒸籠內用旺火蒸15分鐘即成。供早點食用。
成效:安心養神,益智健脾,除濕化痰,利水消腫。
茯苓貝梨
質料:茯苓15克,川貝母10克,梨1000克,蜂蜜50克,冰糖過量。
做法:茯苓洗凈,切成小方塊;川貝母洗凈;梨洗凈,去蒂,切成丁。將茯苓、川貝母放入鍋中,到場過量水,用中火煮熟。再到場梨、蜂蜜、冰糖持續煮至梨熟,出鍋即成??沙岳?、茯苓,喝湯。
成效:清熱潤肺、生津止咳。
茯苓牛骨湯
質料:牛骨250克,茯苓50克,山藥100克,姜塊、蔥段、鹽、味精各過量。
做法:牛骨洗凈劈開,將茯苓、山藥洗凈。鍋置火上,加水過量,放入牛骨、茯苓、山藥、姜塊、蔥段,煮40分鐘,再到場鹽、味精等調味即成。
成效:補腎利尿。實用于慢性腎炎、下肢水腫、尿少食少等癥。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43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