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顏色的雅稱,你知道多少?

時間:2024-01-27 14:03:43 閱讀:5

中國傳統顏色的雅稱,你曉得幾多?

本文轉自:藝術與計劃

微信號:artdesign_org_cn

梅染、荼白、落栗、薄柿、酡顏、躑躅、曙色、緇色、鴉青、胭脂、若草、縞、緗色、竹青、蘇芳、縹色、天水碧、月白、遠山如黛、青梅煮酒、橋下春波…

這些顏色的名字,是不是看著美極了。

中國傳統顏色的雅稱,你都曉得嗎?

梅染

梅染望文生義,就是用梅花樹作為染料的一種天然染色法,而作育的顏色也叫梅花染色,是謂梅染。

荼白

荼白是指如荼尋常的白色。荼在古書中是一種苦菜,如今也有荼靡花開之白色。

《周禮書·考工記·鮑人》有:“革,欲其荼白,而疾澣之,則堅;欲其柔滑,而腛脂之,則需。”

薄柿

薄柿是用柿漆染得的淡柿色。

在日本江戶年代中終期,薄柿色的帷子和白薄柿的足袋就十分盛行。

白居易在《杭州春望》中寫到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薄柿色就像是尚未成熟垂掛于枝頭的柿,正等著誰家巧織女素手采摘做染料。

酡顏

彩袖周到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短短酡顏兩字便想到尤物微醺,一抹紅霞飛上臉梢的模樣形狀。

躑躅

很多人想不明白踟躕畢竟是一種什么顏色,如果曉得杜鵑花別號山躑躅,天然它的顏色也就明白了。

唐白居易《題元十八溪居》詩:晚葉尚開紅躑躅,秋芳初結白芙蓉。那漫山遍野的美麗杜鵑的花樣,便也就是踟躕了。

鴉青

中國傳統顏色名詞,鴉羽的顏色。即黑而帶有紫綠光的顏色。這種鴉青色細細看來也是極美的。

胭脂

胭脂色,也便是血色。經書日月,粉黛春秋,留下幾多有關尤物胭脂的詩詞。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天水碧

天水碧,淺青色。古時絲帛染色名。相傳為南唐后主李煜的姬妾所染。

天水碧,染就一江春色,鰲戴雪山龍起蟄,快風吹海立。數點煙鬟青滴,一杼霞綃紅濕,白鳥明邊帆影直,隔江聞夜笛。

蘇芳

蘇芳色源自蘇木,蘇枋,是緊張的赤色染料,泉源于蘇芳木的染料顏色。

也像是紅豆色,遐想起紅豆生嶺南,春來發幾枝。如此繾綣的詩句。

百草霜

據《本草綱目》紀錄,百草霜是從鍋底刮下的余灰熬藥喝的。

如此一說各位會以為疑惑,余灰怎樣能熬藥呢?但是,鍋底灰,是上百種草燒完之后構成的一層跟霜一樣輕柔的東西,于是就叫百草霜。

雨過天青

天青色是汝窯的代表色,傳說需得在煙雨天氣中燒制才可完成。

雨過天青也就是雨霽,天空還略顯陰青時展現出的顏色了。雨過天青云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

緗色

緗色作為顏色詞最少在漢代就有,唐代今后多見,是淺黃色絲綢的顏色,多用于形貌帛。

南朝梁蕭統有:詞人才子,則名溢于縹囊;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帙。緗帙也就是淺黃色書套,亦泛指冊本、書卷。

緇色

緇色是玄色的一種,為黑泥之色。

緇色也是僧侶的常服顏色,沙門有”緇衣“之稱。

《考工記》鐘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熾之,淳而漬之。三入為纁,五入為緅,七入為緇。

月白

月白色是淡淡的藍色,前人以為玉輪的顏色并不是純白,而是帶著薄冰般的色彩。

月白色在很多文學作品中顯現過,想象有一個穿著月白秋羅裙的溫婉小姐撐傘佇立雨中,畫面多優美。

藕荷

藕荷色是一種顏色,泛指淺紫而略帶粉紅的顏色。比淺紫要暗些。淡淡的紫色,還帶點粉色的樣子。

有深藕荷和淺藕荷,深藕荷比淺藕荷愈加泛紫,下圖即為淺藕荷。

竹月

竹月便是竹林中的月色,想象一下,是不是極為清冷寂寥?竹月也尋常指深竹月色,多用于絲綢顏料中間。

再補幾張傳統顏色的壁紙。

鈷色

蘆(lú)灰

紙棕

章丹

胭脂

辰砂

十樣錦

妃紅

雄黃

從古到今,時間漫漫,

唯有經典,最動民意弦。

另附上一百種中國傳統色。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42196.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